APP下载

注重民生报道 提升地市党报影响力

2019-09-10董一鸣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党报百姓影响力

董一鸣

摘要:报纸需要花费时间以及资金印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纸产业的成本投入正在不断提升。因此报纸行业有必要改善自身的工作模式。本文从地市党报的民生报道模块着手,简要分析了应该如何凸显出地市党报的影响力。

关键词:民生报道;地市党报;影响力

对于民生报道,绝对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为市民生活过程中的琐碎小事报道。事实上,现阶段人们所议论的热门话题,大到我国推行的时政方针、经济对策,小到百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民生报道的内容。对于此类民生问题的报道,地市党报有必要采取更为优质的处理方式。

对于国家层级的时政要素、经济对策等,甚至是我国重要决议、会议等等,其中往往存在极为重大的民生要素,会直接关联到百姓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保障、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等。在对这些内容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地市党报必须从严对待,同时避免出现“高高在上”的态度,利用程序化报道来为百姓解读相关内容。此类民生内容需要将群众的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从决议政策之中寻找能够和公民利益相互切合的关键点,在此开展时事报道,采用本土化以及平民化的语言,从公众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以此来让公众充分感受到我国政府作出的决策对其生活的推进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将大民生做平常化处理,如同和老百姓“唠家常”一样进行播报,从而让公众从心底去支持、拥护政府所做出的决策。

小民生主要是公民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的小问题,只要地市党报工作者深入到事件之中,仔细思考,就能发现其中蕴藏着诸多地方民生问题,其中的困难以及问题均是亟待解决的。对于这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小问题,地市党报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杂七杂八”的报道模式,既要明晰百姓喜乐忧虑之处,又要具备以小见大的本领,从基层小事看起,从细微的小民生之中寻找群众的共同关注点,最终寻找到普遍问题,同时对其加以锤炼加工、适当编写,将类似民生事件进行报道,同时添加诸如图片或者百姓观点的多种表现模式,以此来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为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改善百姓生活状况提供决策依托。

事实上,大民生以及小民生之间的联系密切,二者从属于交互双向行为,大民生是由大及小,而小民生则是由小见大,不论二者展现形式如何,其根本出发点都是相同的,旨在从宏观角度来解决百姓生活存在的问题,着意于政府、百姓一条心,增加群众对于地市党报的关注力度,扩大影响。

时代的发展衍生出了大量媒体新形势,并且大多具有强力的互动性,这一直都是报纸存在的短板问题。由于民生问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所报道的内容就是人们身边的事情,因此其开展互动的积极性要明显高于其他新闻内容。这也说明地市党报的民生报道模块必须足够注重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介于此,地市党报可以创设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以此来全面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例如,地市党报可以创设热线平台,读者可以在平台之中说出自己的烦恼、意见等等,而地市党报部门则是与其进行平等沟通,并将民众的意见反映到报纸内容之中;又比如,地市党报可以推出微信服务平台等栏目,将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予以书写编辑发布,并呼吁其他读者积极地出谋划策,帮助发布人解决其实际困难,以此来全方位地促進地市党报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地市党报的民生报道主要关注的内容是人民的意见、生活以及其问题,其展现出的是微观以及宏观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其内容都是国家、人民相互连接的,内容的独特性使得地市党报的民生报道形成了独特深刻的表现模式。其间,民生报道所存在的服务性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在最近几年,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就报纸来看,读者所希望获得的不仅仅是你能帮我介绍什么,更希望获得的是你能帮我解决什么。地市党报只有做到这一点,那么百姓才会愿意加以阅读。所以服务性是突出地市党报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吸引更多百姓加入到品读报纸的行列之中,久而久之,地市党报必然会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一股洪流。

总而言之,地市党报作为服务民生发展的专业报纸,在新媒体日趋发展的今天着实重要。相关部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扩大民生报道的覆盖范围,为百姓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党报百姓影响力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天才影响力
百姓看家“风”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