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问题
2019-09-10苏佳岑
苏佳岑
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已经实行了30多个年头了,如今放开了二胎政策,但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人自发性地仍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相关资料显示: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所以如何正确的教养成为了头等重要的新命题,社会、家庭、学校都在寻找一种适宜于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塞德兹曾说过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家庭是创造幼儿健康人格的第一工厂。而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课堂,担任着重中之重的角色,家庭教育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作为独生子女的我,在此吐露一下自己的心声,首先我想谈谈我的“幸福”童年。一个人游戏,一个人说话,一个人发呆,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表现更加淋漓尽致。可“喜”的是,我们所提的要求,一般而言物质上的家长总会尽量的满足我们,却没有人分享。总是一个人,渐渐地,我们就忘了自己是一个人。可笑的是,我们竟无形中被冠以“小皇帝”、“小公主”的种种称号,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从独生子女的家庭特点入手。从家庭结构上来看,独生子女没有姐妹兄弟,童年缺少同伴。从父母的教育观念来看,普遍有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对孩子报以很高的期望,十分重视教育。从家庭的经济状况来看,家庭物质基础殷实。正是这些特点,造成了独生子女各方面的一些缺陷问题,下面我来探讨一下最主要最明显的几大类问题。
在独生子女的性格特质上,独生子女一般较为内向,不善与外人交流,社交能力在小时候表现得较弱。一方面这是由于孩子在上幼儿园前,缺少玩伴,从而也就缺乏与伙伴一起玩耍,分享食物、玩具和图书的愉快体验。另一方面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就习惯了独来独往,有心事更愿意与心爱的玩偶交流的怪现象。其三,家长的期望不切实际地过高。在我们小时候,总有一个特别强大的敌人叫做人家的孩子。当自己的成绩或者各方面表现与父母的期望相差甚远抑或是有一点点的差距,家长的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总会在我们面前提及谁谁谁家的孩子如何的优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沉默内向自卑,症结其实正是在于家庭环境缺少同伴交往的刺激、迫害最深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
在独生子女的心理品格上,普遍而言独生子女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独占欲过强,没有分享的概念,只知道接受不知道给予,不懂感恩。只生一个,独生子女便成为家庭的重心,父母难免会将孩子当成掌上明珠一般溺爱,把所有的爱毫不保留的完全奉献在一个孩子身上,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常常一味的娇惯宠爱,孩子在心理上就容易养成“我是最大的”,养成任性、不合群、乱发脾气、挑食等坏习惯。然而“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这就说明,孩子不良的性格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来自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
在独生子女的生活技能方面,独生子女一般自理能力较差。有报道称:上大学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母亲为其准备30双袜子替换,更有甚者,父母辞职陪读!事件的背后,正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从小,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孩子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父母也觉得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大可不必再麻烦孩子做对学习毫无帮助的家务了。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些家长不鼓励孩子做家务,45.3%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太紧张了,没有时间做家务”;有38.8%的家长说“只要学习好,孩子的一切我全包了”;有34.6%的家长“陪着孩子做功课”。家庭教育走到这一步,实际上已陷入了“知识万能论”的误区。这不能不说是家长偏颇的教育目标在作崇,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他们却把所有的罪责都怪在了高考上。
而上述种种在独生子女身上的“问题”,我们已找到了症结所在,归根结底那就是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妥,那么解决对策又是什么呢?
在此,我翻阅了《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这本书籍。序言中描写道:很多父母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在独生子女身上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诸如懦弱、孤僻、自私、依赖、骄傲……等性格缺陷。这是什么原因呢?并不是独生子女生下来就具有这些性格缺陷,而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所造成的。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的经验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孩子养成诸多不良习惯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这些問题的方法。
首先父母不要觉得自己工作忙没空陪伴孩子就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者亲戚,这并不能代替父母给予他们的关爱。独生子女身边没有伙伴,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本来就已经很容易出现“后天情感缺乏症”,父母应该多花一些时间构建一个良好的亲子气氛(陪伴孩子),不能让繁忙成为忽略孩子的借口。其二,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就是世界的中心。家长对孩子应做到慈爱但不溺爱,应从小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和冷落,要时时提醒孩子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不能只顾自己的好恶,而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要让他知道地球并不会因为少了他而不会转动这回事。让孩子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力所能及之事。一个合格的父母,不是孩子的保姆,而是孩子的导师——指导他做自己的事,无论他做得如何,都要鼓励他、表扬他。其三,有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要以身作则,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责怪他人,要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责任,身教重于言教。其四,要锻炼孩子的胆量。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庇护下成长,长大后将成为一个怯懦的人,在机会面前不敢出头,在竞争中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尝试改变现状,不敢接受新的挑战。而胆大、富有勇气的孩子都是锻炼出来的。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尝试一些新事物,不要担心孩子会因此受伤。“没摔过跤的孩子长不大。”这句俗语是很有道理的,当父母不希望孩子摔跤而把孩子保护起来时,孩子就不会有“在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勇气。如果不想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就不能因为担心孩子破坏东西而不让他尝试新事物。父母所要做的是少一些批评和打击、多一点耐心和鼓励,孩子便能远离怯懦。
以上的这些对策乍看上去很容易,实则不易。尤其是现今8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自己也养育了第二代独生子女时,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的棘手。如何正确向上地教养当代独生子女,我们要探讨的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