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019-09-10李睿
李睿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教学为主的学科,其教学活动的开展首要地是引导积累语言知识,实现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借助多样的手段引导学生建构、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基于此,我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从品味语言、诵读文本等方面对如何引导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进行了探究,在本文中,将就此作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对策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以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学科,其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并对语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提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将解析文本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忽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诵读语言,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不尽如人意,甚至限制着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发展。。基于现存的问题,我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
一、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文字魅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实现,是离不开语言品析的。所谓的品味语言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以文本为载体,对其中的语言内容进行感知、理解,从而在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魅力的教学方法。就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来看,其中收录着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这就为我们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供了现成的素材。所以,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从文本入手,按照品味字词含义、感受字词妙用、品味文本哲理这样的步骤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文字魅力。以《荷塘月色》为例,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利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一幅幽静的月夜美景。在刻画的过程中,每一文字的使用都极具思想内涵,蕴含着作者的思绪和情感。所以,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品味语言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知其中的深刻内涵,从而体会到文字的魅力。比如,在第五自然段,朱自清先生大量地使用了动词,如“泻”“浮”“笼”等。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可谓是恰到好处。那么,我们要如何引导学生透过这些词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画面呢?我使用了文字对比法。我鼓励学生将这一自然段中的动词改为“流”“飘”“罩”等,以此再次品读文字语言,看看哪一个词汇使用得比较好,好在哪里。如此对比教学的实施,不仅给予了学生品味语言的机会,还使其在对比分析中,感受到词汇中寄予的内涵,体会到月色下的荷塘是那么的朦胧和静谧,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诵读教材文本,培养学生语感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现,不仅可以利用品味语言此方式,还可以使用诵读的方式。因为诵读的实现,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多种感官,如眼、耳、口等作用,在感官的融合下,获得较高的感官体验,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语感。所以,我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以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为切入点,采取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诵读,从而使其在的反复体验中形成语感。以《短歌行》为例,古诗词尽管词汇简单,但其意蕴却极为深刻,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高中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尤其,学生难以透过原本文字感知到其中的深刻情感。此时,如果教师还单一地采取诵读的方式,则会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面对此情况,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古诗词的教学特点,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呈现这首诗词的背景画面,同时播放相同基调的乐曲。在视听结合下,我鼓励学生回归文本,对其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品读。在视频和音乐的辅助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在内心深处产生相应的情感,进而将此情感以语言表达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读出曹操寄予其中的思想情感。
三、創设言语实践,锻炼口语表达
语言积累与建构的实现,离不开语言的积累,更不离开语言的运用。根据对话主要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在语言学习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极地与教师、文本、其他学生进行对话,从而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在学以致用中提升语言能力。由此,我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为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为其创设语言实践活动。以必修一的“新闻及报告文学”此主题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为学生设计了搜集新闻及报告文学信息,做演讲报告的活动。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切实地以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指导,以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诵读文本、实践言语,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进其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纪友.阅读教学如何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J].学语文,2018(01):15.
[2]丁圣俊.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阅读能力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