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职德育课堂的全面性教学

2019-09-10陈央

青年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素质习惯

陈央

摘 要:多年来,我校努力践行着“培养德技双馨的合格中职人才”的承诺,在学生德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令广大温州人民刮目相看的成绩。“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新时代中职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习惯、较好职业形象的合格中职人才,为学生未来的顶岗实习、就业做人、融于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教育课程的设定是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为重要条件,即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素养、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择业、就业,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进行学习和完善,成为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需要的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新型劳动者。如果在这一阶段只重技能教育而轻德育教育,学生空有专业技能,不擅于与团队合作,遇到困难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人踏入社会后,纵有千般武艺,万般技能,也属“有才无德”之人,不能够为社会所用。因此,为落实我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中职教育应当把“学做人”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做到成才必先成人。

一、构建全员德育模式

要开展好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对本校学生的德育现状做科学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中职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形成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想取得德育实效,首先必须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务实的德育工作,不能单纯地为了赢得上级督导部门的验收通过而弄虚作假、走形式、玩花架子。

学校切实树立“以德为先、全员德育、育人为本”的观念,主动与可靠用人单位合作,根据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对中职学生德育的方向。根据对本校学情的准确分析,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的科学规划。

“全员德育”,即每位教师、家长都是德育负责人,都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德行教育。一线教师是开展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良好德育素质形成的影响力,有时会比学生父母的影响力还要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育人职责,增强全员参与的德育意识;打造和谐课堂,构筑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我们教师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协同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人生教导,观察学生、挖掘优点、鼓励进步,从而实现“德育人人做、德育时时做、德育事事有”的全员德育工作网络。

二、如何丰富德育的新内涵

学生的未来都要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无数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实例证明:当今企业需要的是德技双馨的人才。过去的一些德育内容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看来有些狭窄,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代的人才需求实际。因此,我们的德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中职德育内容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必备素质的教育。

在我们学校,无论是职业指导课、文化基础课、专业课还是实训课,教师每节课都必须贯彻德育内容,每学期都必须完成至少两节的德育专题任务。职业指导课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指明成才之路;文化基础课侧重引导学生主动提高自身思想和品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发现和发展学生职业个性和潜能;专业课和实训课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的能力,增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竞争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聪明才智,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中认识到优秀德育素质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活动体验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德育的细化教学

我们学校制定了不同专业和培养阶段的德育预期目标,把学生在校的一日行为和在校三年的行为规范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从开学初到学期末直至学生的假期都科学地设置了德育活动内容;从学生起床、吃饭、上课到学生就寝直至夜间值班,学校都专人轮班实施教育和管理;我们注重“做中学,学中做”,使德育具体化、可操作,学校的德育实施点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始终。就这样,学生们在学校的精心教育和管理下,一天天成长、进步,改掉了以往的许多“毛病”,逐步向“合格中职人才”、“优秀企业员工”靠拢。

中职学生的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主要靠的是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学校在寻找德育工作落脚点时注重从细处入手,从日常管理入手,着眼于“教师领会得到、学生理解得通、问题解决得了”的工作思路来进行礼貌习惯、守纪习惯、卫生习惯等文明习惯的养成,进行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惜时习惯等职业意识的养成。先求做到,后求自觉,先求某一方面,后求全面。精心布置校园德育环境,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检查监督,在考试试卷中加入德育考题,在期末成绩中增加德育素质考评环节,实施“身边的榜样”的正能量激励法,灵活运用《身边的感动―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强调学生自律,增强学生对习惯养成的参与意识,把外在的要求变为自觉的言行,从而来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在我國当前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下,要培养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新型劳动者,就要求中职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专业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德育教育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时间不断摸索的浩大工程,要求所有的职业教育者共同努力,从“课堂小舞台”到“人生大舞台”,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才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于尝试,及时总结,不断进步,积极推进我国的德育教育改革,是每一位中职教育者肩负的神圣而光荣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劳创波.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

[2]边志明.浅谈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0).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素质习惯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好习惯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