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周晚期鸟形玉佩赏析

2019-09-10燕飞杨海青

理财·收藏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玉质青色胸部

燕飞 杨海青

鸟是古代先民们最早关注并被广泛崇拜的动物之一,因为鸟有着人类向往的本领—飞翔,所以我国古代许多氏族部落都喜欢以鸟为图腾,奉鸟为神灵、为始祖。如《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鸟就是商的图腾。古代先民们不仅将鸟类的这种特征神秘化,而且还视鸟为神灵动物,幻想借鸟的神力来往于天地之间,并与神灵沟通。因此,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古代玉雕大师手中不可缺少的素材之一。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鸟形玉器制作的高峰时期,此时期出土的鸟形玉器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制作精细、造型各异。商代的玉鸟多独立成器,采用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进行琢磨,轮廓简练,重点突出,刀法简单,造型构图闭口瞪目,高冠卷尾,昂首凝视,规矩严谨,眼睛多“臣”字形眼,器身多有穿孔。器形既有片状的,也有圆雕的。周代玉鸟造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袭商代风格,但形制不完全同于前代,它有创新和发展。周代玉鸟造型虽然形体较小,但制作较商代更为规矩、精细,其造型较商代多样化,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器形大多都是薄片状的,极个别为圆雕。从雕刻工艺上看,周代鸟的眼睛仍为圆眼或“臣”字形眼,但身体更为修长;身上纹饰有所减少,多用数道曲线勾勒双翅和尾部,且阴刻线条加粗,以双面工为多;鸟嘴有钩喙和尖喙两种,头上以无冠居多,尾稍加长;在鸟嘴和胸等部位处有穿孔,可以用来穿线佩戴。在线条上,完全摆脱了那种规整的短直线条,主要以流畅的弧形线塑造鸟的形象,使鸟显得更加活泼,具有一种舒展而轻快的形象。

这里我们选取20世纪90年代河南三门峽上村岭周代虢国墓地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27件鸟形玉器介绍如下,以供读者鉴赏。

1.青玉鸟(图1)

长3.5厘米,高2.6厘米,厚0.4厘米。出土于M2001虢季墓中。青玉,冰青色,因受沁布满黄白色斑点。玉质较细,微透明。正背面纹样相同,翘首垂尾,曲爪附地,尖喙,圆睛稍凸,胸部有一小穿孔。

2.青玉鸟(图2)

长2.3厘米,高2.4厘米,厚0.5厘米。出土于M2001虢季墓中。青玉,全部受沁呈浅竹黄色。玉质较细,微透明。整体略呈正方形,鸟抬头挺胸,耸肩拍翅,分尾向后,单足着地,圆睛,尖喙,眼睛为一圆穿。

3.青玉鸟(图3)

长3.2厘米,高1.95厘米,厚0.6厘米。出土于M2006孟姞墓墓主腰下。青玉,豆青色,全部受沁呈灰白色。玉质较细,微透明。鸟凸睛短喙,昂视于天,挺胸敛翅,曲爪着地,长尾后翘,胸部有一圆穿。正背面纹样相同,皆以单阴线界出各部位轮廓。

4.青玉鸟(图4)

长3.7厘米,高2.6厘米,厚0.6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玉,冰青色,大部分受沁呈黄褐色。玉质细腻,半透明。鸟做卧姿状,昂首,丁字嘴,尖喙,圆眼,翅卜翘,尾「垂,尾端分叉,曲爪附地,胸部有一小圆穿。素面。

5.青白玉鸟(图5)

长4.1厘米,高2.3厘米,最厚处0.25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白玉,青白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间杂有墨色斑点。玉质细腻,透明。正面略鼓,背面平。鸟做卧姿状,尖嘴钩喙,圆眼,卷冠贴于背上,敛翅略上翘,尾下垂,尾端分叉,曲爪附地,胸部有一小圆穿。正背两面纹样相同,爪饰阴刻细线纹。

6.青玉鸟(图6)

长6.3厘米,高3.9厘米,厚0.35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鸟爪略残。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或黄白色斑。玉质较粗,半透明。鸟做卧姿状,丁字嘴,尖喙,圆眼,冠贴于背上,冠末端上卷,缩颈,凸胸,敛翅上翘,大尾下垂,尾端分叉,曲爪附地,胸部和尾部各有一小圆穿。两面纹样相同,翅上饰羽纹,尾、爪饰线纹。

7.青白玉鸟(图7)

长3.9厘米,高2.2厘米,厚0.15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白玉,青白色,受沁有黄褐色斑或墨色斑。玉质细腻,透明。鸟做卧姿状,丁字嘴,尖喙下钩,圆眼,冠贴于背上,缩颈,凸胸,敛翅上翘,大尾下垂,曲爪附地,胸部有一小圆穿。正面翅上饰羽纹,尾、爪饰细线纹,背部素面。

8.青白玉鸟(图8)

长6.8厘米,高2.2厘米,厚0.15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白玉,青白色,受沁处有黄褐色斑或灰白色斑。玉质细腻,透明。鸟做卧姿状,钩喙,圆眼,冠后卷贴于背上,缩颈,凸胸,敛翅微翘,大尾下垂,尾端分叉,曲爪附地,胸部有一小圆穿。两面纹样相同,翅、尾饰阴刻线纹。

9.青玉鸟(图9)

长4.6厘米,高2.2厘米,厚0.2厘米。出土于M2013醜姜墓墓主口中,做唅玉用,入殓时被有意折为两截。青玉,局部受沁呈青灰色或灰白色。玉质温润,微透明。圆睛,钩喙,胸翘翅,单爪附地,垂尾分叉,嘴与胸部各有一圆穿。

10.青玉鸟(图10)

长4.8厘米,高2.9厘米,厚0.4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或灰白色斑。玉质细腻,透明。鸟作卧姿状,尖喙,圆眼,直冠,翅上翘,尾向后上卷成一椭圆形穿孔,曲爪附地,胸部有一小圆穿。正背面纹样相同,翅上饰羽纹,爪饰阴刻细线纹。

11.青玉鸟(图11)

长3.7厘米,高1.4厘米,厚0.4厘米。出土于M2012梁姬墓中。青玉,浅冰青色。玉质温润,微透明。鸟呈站立状,以单阴线示其轮廓,嘴、翅、尾、爪、目俱全,钩喙,胸部有一单面钻圆形透孔。

12.青玉鸟(图12)

长1.9厘米,高2.8厘米,厚0.5厘米。出土于M2006孟姞墓墓主腰下。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灰白色。质地致密,微透明。鸟圆睛突喙,首上有冠,垂胸翘翅,单爪曲于前,鱼形尾垂于后,眼睛处为一圆穿。

13.青白玉鸟(图13)

长6.7厘米,高2厘米,厚0.2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白玉,青白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玉质细腻,透明。做卧姿状,昂首,长嘴,钩喙,圆眼,长冠卷成一小圆孔,缩颈,凸胸,翅尖上翘,长尾上卷,曲爪附地,尾下有一小环形钮,胸部有一小圆穿。正背面纹样相同,翅与尾部饰羽纹,爪饰阴刻细线纹。

14.青玉鸟(图14)

长5.9厘米,高2.05厘米,厚0.3厘米。出土于M2006孟姞墓中,为缀玉幎目之左眼。青玉,冰青色,大部受沁呈灰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鸟钩喙伸颈,颈下有垂囊,单爪回曲,长尾下垂,喙、尾处各有一个单面钻圆穿。两面所饰纹样相同,身上饰雙顾首连体龙纹,曲爪处饰斜角云纹。

15.青玉鸟(图15)

长5.4厘米,宽5.4厘米,厚0.6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玉,深冰青色,背部受沁有灰褐色斑。玉质温润,半透明。鸟尖喙,圆目微凸,双翅伸展,尾端分叉。器正中部有一个较大圆孔,双翅上端各有一个斜对穿,下端各有一个小圆穿。正面双翅饰羽纹,尾部饰粗线纹;背部素面,有一道切割痕。

16.青玉鸟(图16)

长4.5厘米,宽5.4厘米,厚0.4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玉,深冰青色,受沁处有棕褐色斑。玉质温润细腻,半透明。鸟尖喙,圆眼,展翅,短尾分叉,尾端有一斜对穿。正面双翅饰羽毛纹,背面中部阴刻一“田”字以示鸟爪。

17.青玉鸟(图17)

长2.5厘米,宽4.8厘米,厚0.55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殓衾之上。青玉,浅冰青色,受沁处有黄褐色斑。玉质细腻,半透明。鸟尖喙,圆睛,展翅飞翔,短尾分叉,曲爪,嘴部有一小穿。正面双翅饰羽纹,尾部饰细线纹。

18.青玉鸟(图18)

长2.7厘米,宽4厘米,厚0.2厘米。出土于M2009虢仲墓棺内险袅之上。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黄褐色。玉质细腻,透明。鸟尖喙,圆眼,展翅,短尾分叉,头部和尾部各有一小圆穿。正面尾部饰短竖阴线纹,背部素面。

19.青玉凤鸟(图19)

高5.4厘米,宽2.4厘米,厚0.5厘米。出土于M2011虢太子墓中。青玉,浅豆青色。玉质温润,半透明。鸟呈站立状,花冠,钩喙,圆睛,大尾下垂,嘴部有一穿。两面纹样相同,饰简易勾云纹。

20.青玉鸟(图20)

高4.4厘米,宽4.6厘米,厚0.3厘米。出土于M2006孟姞墓中。青玉,深豆青色,局部受沁有灰白色斑。玉质细密,微透明。全器似一简化鸟形,首、尾俱全,首部有一个斜穿。

猜你喜欢

玉质青色胸部
青色的海
古玉器鉴定与辨伪
女人要学会保护胸部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一抹天青的复古
中国玉文化的玉质美和玉德美
天青色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公主传奇(大结局)
公主传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