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中特殊的干部休养连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徐特立谢觉哉黎平

长征途中,在贵州黎平整编中成立了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简称“干部休养连”或“干休连”)。该连进行长征途中的战伤救护,安置重伤病员,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批高级干部。

既无暇“休”,也没条件“养”

为应对艰难长征,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在贵州黎平整编中成立了。连内设有医务室、警卫排、担架排、运输排等,部分重伤病员得以进入干休连随军治疗。因硝烟遍地,所谓“休养”名不副实,入连的人既无暇“休”,也没条件“养”。

干部休养连大致分班为:第一,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学员和老人班。成员有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成仿吾等。

第二,妇女班。有邓颖超、贺子珍等人。早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就规定夫妻双方只能在星期六晚上见面,若遇生病,需要对方照顾才可打破规矩。长征途中规定“三不准”,即不准谈恋爱、结婚、生孩子。

第三,休养员班(伤员班)。1934年12月中旬,利用在贵州黎平短暂的休整之机,加强对红军伤病员的治疗,轻伤病员部分得以治愈归队,部分继续随队边治边走。而团职以上的重伤员、病号,则编入干部休养连。

第四,省级苏维埃政府领导班。主要成员有罗明、钱之光等;有重伤病的机要人员等,也临时性地送到班里當“休养员”,治好伤病后再回工作岗位。据《王平回忆录》载:“军团命令有伤病的团营以上干部都要跟着走,不能骑马的就用担架抬,营级干部可以抬一个月,团以上干部要抬到底。”

干部休养连的特殊之处

董必武称干部休养连为“特殊连队”,其特殊之处何在?

首先,干部休养连是为保护缺乏战斗力的人而组建。考虑到干部休养连是保存革命财富的地方,周恩来曾对何长工说:“这一批老人,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你要对他们的安全绝对负责。如果他们在,你也在,那就没事;他们在,你不在,我追记你为烈士;如果他们不在,你在,我就要砍你的头。”

干部休养连行军时走在军委纵队(注:后改称中央纵队)后面,前有干部团开路,后有军委警卫营保驾,安全有保障;总是尽可能走捷径,容易到达宿营地;在过草地时,连里老同志和重伤病员得到重点照顾。

其次,“兵”大于“官”。有许多苏维埃中央政府部长、团级以上首长等曾在干部休养连里当过“兵”,如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徐特立、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兼高等法院院长董必武、苏维埃中央政府秘书长兼内务部部长和中央机关总支书记谢觉哉、福建省委原代理书记罗明、原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成仿吾、红五军团参谋长陈伯钧、红四师师长张宗逊、红五师政委钟赤兵、政治保卫团团长姚晶等。

再次,成员年龄大。如随干部休养连长征的徐特立是58岁、谢觉哉是51岁、董必武是49岁。

干部休养连最终因形势的发展变化,结束了短暂却重要的革命征程。在干部休养连等的保护下,“长征四老”(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都平安到达陕北,到达陕北的女红军则有24人。

(摘自《文史天地》 张中俞/文)

猜你喜欢

徐特立谢觉哉黎平
谢觉哉的读书之道
一条常用的御寒毛毯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做最好的自己
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获死刑
情妇反水引发街头杀戮,公安厅长的“联保阵营”崩溃了
赵黎平警察杀人
七十老将水中舞
谢觉哉家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