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学中思
2019-09-10张敏
张敏
近几年,走进探究的科学课成为科学课程研究的焦点,在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把探究学习落实,让学生能在“做中学、学中思”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简要阐述如何落实学生的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课程,它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落实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既要关注学生本身,还要关注探究过程。因此,落实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一、尊重学生前概念,是落实探究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前概念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目的。
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科书列举了7种材料先让学生猜測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并说明理由,其目的是为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轻的物体容易浮,重的物体容易沉;小的物体容易浮,大的物体容易沉;或者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等等。当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分歧时,他们的探究欲望就产生了——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学生将会迫不及待地通过实证来解释心中的疑问。探究式学习也就真正从此时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是落实探究式学习的关键
学生的知识大多是由直接经验获得。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动手、观察、设计,从而在体验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提炼学习。
在研究物体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大小时,大部分科学老师设计本实验是要求学生测量“小部分浸入”“大部分浸入”“完全浸入”三个位置的浮力大小。学生也就依照指示测量得出三个数据,根据数据大小得出物体浸入水中部分越多浮力越大的结论。就此,探究活动也接近尾声了,后续的交流和反思也不能深入下去。这样的学习是被动式学习,学生并未落实探究式学习。学生的观察活动应该是从物体接触水面到沉入水底整个过程,看看测量的数据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浮力从小到大,直到维持不变这个变化趋势去分析浮力大小与排开水量的关系或从中提出新的疑问,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实验、讨论和思考。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了沉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他们觉得物体在水中任何位置的浮力都是值得研究的。这也说明学生只有在充分探究后才能延伸更多的思维空间。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把探究式学习落在实处,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希望教师能以学生为本,在尊重学生的前提的下,相信学生,多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真正地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