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陕革命老区发展路径探析

2019-09-10杨浈浈

青年生活 2019年32期
关键词:达州老区城镇

杨浈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川陕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同其他地区相比,是一块比较难啃的“硬骨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能忘了川陕革命老区,不能忘了川陕革命老区的人民。近年来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相关区域规划的实施及特殊政策的扶持,给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再加上川陕革命老区位于“西三角”的核心地区,面积广、人口多,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川陕革命老区要在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大力弘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奋勇前进、踏实肯干,让老区跨越发展、“弯道超车”变成美好的现实,使城镇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本文将以川陕革命老区中的一员——达州为例,分析达州各项发展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并结合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开放”、“绿色”理念对川陕革命老区提出建议。

一、达州发展取得的经验

(一)完善交通网络体系,为发展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州作为川陕渝结合部的中心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目前,达州铁路通车里程达665公里,建有达州—万州铁路、达成铁路、达巴铁路、襄渝铁路(达州段),全方位融入国家“八横八纵铁路交通网中”;公里总里程突破两万公里,建有达成高速、达巴高速、包茂高速(达渝高速段)、包茂高速(达陕高速段)、达州—万州高速,并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机场航线已开通十条,可达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广州、深圳、泉州、三亚、昆明、拉萨十个国内大型重要城市;同时渠江航道的升级改造也在加速推进。达州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发展良好,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与周边城市交流的时空距离,并和国内大型城市形成良好的交通互动。

达州内部目前形成“三横三纵一环”的交通构架,空间布局合理,并且积极鼓励大容量交通工具的发展,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堵塞问题。达州对外、对内交通网络的科学合理布局为达州的发展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城镇总体布局,发展展现新面貌

现代城镇要走一条“城市群”的发展模式。达州已形成“一核一圈两翼三轴的城市总体布局”。以达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建设包括开江、大竹、宣汉的半小时经济圈城市群,以万源、渠县为两翼,以巴达万、渝达陕、和南大梁高速公路为三个发展轴,在城市群内部形成更大更优的合力资源配置,组团式、放射状、智慧型发展。在共同的利益和发展目标下,达州的各个城镇共享交通、网络资源,共享人才、技术资源,做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携手并进。达州城市群的发展战略有利于达州各个城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最终建设成为多层次、多主体的现代城镇而奋斗。

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四层架构”的城镇体系已大致完成。达州积极拓展城市空间,形成“三横三纵一环”的城市道路网,加快新区开发建设,紧抓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绿化、老城区改造等重点建设工程,加强城市治理。2010年至2015年,中心城区面积增加31平方公里,达到7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净增25万人,达到9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7.7万人。全市的发展率达40.9%,城镇发展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在发展建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引进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达州大力实行“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依靠“千名巴渠工匠培育计划”“万名乡土人才扶贫支持计划”等重点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发展空间,打造一套高水平人才队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为达州发展的科学性提供有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二、坚持绿化开放,推进发展进程

(一)绿色集约,提升发展质量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空间结构

土地是城镇的空间载体,属于有限资源。目前中国大多地区的发展发展主要是依靠“攤大饼”式的单纯追求城镇土地面积的扩大来实现,过多的占用了大量不必要的土地资源,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常出现土地的发展快于人口的发展这种“亚健康”的发展状况。川陕革命老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有许多土地由于土壤或地形等原因并不适宜耕种,过多的占用优质耕地来建设城镇,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可逆,导致土地资源的污染浪费,危害粮食安全。

只有城市面积和建筑增加的,而没有产业和人口增加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政府应摒弃这种错误的做法,不要一味地用城市面积和新城建设来挣政绩,作为发展地重要主体之一,政府应立足于本地区地发展现状,根据本地区地发展需求和人口数量,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和面积,对生活区域、商业区域、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工业园区等不同的城市组成部分用科学的思维进行优化组合,集约布局,建立集约高效的城市结构,节约土地资源。

2.建设绿色产业园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业发展是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产业污染也是发展的主要污染来源。川陕革命老区产业对发展的支撑不够,在积极鼓励发展和引进产业的同时,政府要组织应建立测评小组,对这些企业的污染排放等情况进行评估测评,对水资源,大气资源,土地资源等污染极大,会恶化城镇环境,对居民的健康生活会造成影响的企业,不管对于当地经济和政府税收的贡献有多大,都不准许进入。同时,城镇要建立统一现代化集约的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在规划合理、土地集约、交通便利、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绿色产业园区内。园区内建立专用的能源供应通道,统一供电、供水、供气等,统一处理“三废”问题。在这种统一化的制度下,政府机构对产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和三废排放问题能实现有效的监管,实现“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产业园区建设。

3.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生态型人居

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美丽城镇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在203年12月12日的中央发展工作会议中讲到:“理想的城镇应该是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青山绿水保留给城市居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打造宜居、生态、绿色城市,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来得更为珍贵。

政府要重视城镇的绿化建设,保证市政公园等绿色空间与居住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等相配套,加强空气质量监控和周边企业工厂的排污问题监管,统一建设城镇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处理站,建设生态型人居环境。

市民要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作为绿色发展的直接受益群体,市民们要广泛地参与到绿色发展的建设过程中,绿色出行,节约资源,使用清洁能源,购买节能型家电,珍惜食物等。

(二)打破传统观念,坚持开放合作

1.抓住机遇,积极开放合作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重视革命老区的发展,给予革命老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2015年11月底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时说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川陕革命老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当然也是发展的重要机遇。

川陕革命老区要利用川渝陕结合部中心区域的地理优势,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城市群、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大好时机,把握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與扶贫攻坚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四川“五大经济区”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等的特殊政策支持,充分利用西博会等大型平台。各级地方政府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原则,走有步骤、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之路。扎根川陕结合、融入川渝交汇、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抓住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合作,让川陕革命老区大步追上来,并成为发展进程中的强劲推动力。

2.重视微型合作,发展双城经济

如今,交通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变得密切频繁。暂且不说川陕革命老区实现与国际间的合作、与外省的合作,就目前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来说,城镇与城镇间的开放合作成为能最先走出的重要一环。

以川陕革命老区中的达州市和巴中市为例,目前,作为四川省高速路发展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达巴高速公路已完工通车,实现了达州—巴中一小时经济圈,两市中心城区到两市交汇处仅半小时车程,来往十分便利。两市可加强开放和互动,发展双城经济,在达州、巴中两市的高速公路交汇区域,针对两市的产业空缺,建设工业园区或大型娱乐休闲活动场所,覆盖面积辐射达州、巴中两城,消费群体大大增加,拉动经济增长和加强两市人口物资的流动,实现两市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肖华堂. 县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报告[R].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

猜你喜欢

达州老区城镇
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达州赴京因雨备降天津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老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城市孤岛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