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还要不要板书
2019-09-10张建勋王恩
张建勋 王恩
现代课堂,PPT课件大行其道,板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教育管理论坛上,有校长指出,老师写板书至少浪费5分钟课堂时间,为提高课堂效率,应少写板书。由此引发一场讨论:现代课堂还要不要传统板书?写板书浪费时间?
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校长陈康金有着把一个普通农村中学办得全国闻名的经历。他的课堂不提倡写板书。他认为5到10分钟的板书时间,就可以多讲一道题,多和学生交流一个问题。每一节课都“浪费”这板书的时间,那积累起来就难以想象了。而且,老师在写板书时学生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开小差”难以避免。陈康金说,板书内容可以事先准备好,写在小黑板上挂起来,或者利用现代多媒体解决。西南位育中学的李老师刚踏上岗位时,老校长就告诫她要写好板书。但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碰到文字量较大的应用题等题目时,她便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把题目在黑板上抄写一遍的确浪费时间。”李老师认为,PPT信息量大,生动活泼,融入课堂教学很有必要。
一、PPT看起来很“美”
今日看到,老师写板书还是较普遍。中学政治老师陈晓晨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媒体课件无法突出重点,学生多被PPT的特效所吸引,反而分散了注意力。而传统板书只要归纳总结得好,学生就能一目了然。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她也并不排斥,某些教学内容放在PPT上表达更直观。
在大学,板书如今是越来越“稀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小赵同学说,高校教授上课,用PPT唱“主角”已蔚然成风,黑板上的板书只是一些零星的只言片语,纯粹是“配角”。小赵说,系里也有少数教授拒绝用PPT而坚持写板书的,他们的理由是,写板书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一味依赖电子课件,既不利于活跃思维,也容易把老师“束缚”在电脑前。
二、好板书越来越少
在板书受冷落的同时,能写一手漂亮板书的教师也越来越少。在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课程教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工作中,手写板书是一项常规考核内容。但遗憾的是,多数考生板书内容不流畅,字体七歪八斜,笔顺写错的也大有人在。
华东师大课程教学专业王意如教授说,“听、说、读、写”是老师的基本功,四者不能偏废。但也不能否认,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图片、声效等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它们作为教学补充方式,也应該被教师适时采用。王意如说,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就把传统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结合了起来,互通有无,效果比较理想。
但王意如同时指出,PPT课件只是一种“预设”,在实际课堂中能生成的教学重点很多,不可能完全在预想范围内。因而,传统板书有其存在价值,但板书不仅须重点突出,逻辑清楚,还要写得漂亮,才能让学生信服。
我是一个乡村教师,无论是课件板书,还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板书的内容毕竟是精华,是焦点。它的出现必是老师口头说过的,也是学生亲眼见过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有利于学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