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家庭德育环境对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2019-09-10张耀文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优化

张耀文

摘 要: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的环境,因此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有着直接、长期和稳定的影响,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而言,必须重视家庭德育环境的影响,并且要做到对家庭德育环境的有效利用,这样才能让初中生的道德品质获得良好培养,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对家庭德育环境对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家庭德育环境;德育教育;优化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1-0016-01

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更是学生初步建立价值观的场所,对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环境的作用不可替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很多负面能量和错误的价值观开会大面积传播,初中是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這些不好的影响很容易对初中生产生影响,此时家庭就要发挥其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初中生积极、正向的引导,令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1.家庭德育环境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就是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虽然我国古代没有专门针对家庭德育环境进行论述的著作,但通过古人对道德品质影响因素论述可知,古人对家庭德育环境的理解可概括为人际、礼制、风俗等几方面。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家庭德育环境包括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结构、成员间的关系、父母的文化与道德层次、教育方式等很多方面,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理念对家庭德育环境做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其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社会地位等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特别的大变化,因此可称之为客观因素,而教育方式、父母的文化与道德层次等可以通过人为方式进行调整,可称之为主观因素,本文所分析家庭德育环境指的就是主观因素。

2.家庭德育环境对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1)独特性的结果

不同家庭的德育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家庭的文化环境、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等都会存在一定差别。学生从出生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并接受教育,而不同家庭德育环境对学生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因此初中生德育教育体现出了独特性的结果。

(2)渗透性的方式

家庭德育教育体现在学生家庭生活的全部细节,和家庭生活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在家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因此,和学校固定时间地点的教育方式不同,家庭德育环境对初中生的影响是渗透性的。

(3)长期性的过程

家庭德育环境有着动态性的特征,可以不断进行调整。随着初中生的不断成长,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会出现变化,而家庭教育和沟通的方式要随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长期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

(4)动态性的作用

对家庭德育环境而言,其客观因素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但主观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动态性特征。初中阶段刚好是一个人的青春期,独立性增加、依赖性减弱、渴望突出自我个性是青春期最明显的特征,家庭德育环境的平衡因此被打破。很多初中生家长在和教师沟通的过程中都抱怨过孩子叛逆、不好管理的为,其实这是家庭德育环境没有随着学生的变化进行调整所导致,因此只要加家长以孩子的变化为基础对德育环境进行调整,依然可以对学产生积极教育作用。

3.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化

(1)家庭德育观念的树立

要想通过家庭德育环境对学生进行积极影响必须要建立正确的家庭德育观念,当前仍然有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而坚守着成绩至上的教育理念,认为只要孩子能够获得好成绩其他方面都不重要。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将导致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成长受到严重限制。另外有的家长虽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一定认识,但却在使用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导致学生因为家长的“碎碎念”而对德育教育产生强烈的抗拒。因此,家长一定要在正确认识德育教育的同时通过平等的交流和互动来达成教育目的。

(2)家庭德育途径的创建

初中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处在重要的成型期,此时学生家长一定要对家庭德育环境提高重视并且积极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家庭德育拥有更多元的途径。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历史记录片,然后一起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其中有意义的片段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历史故事和人物的影响获得良好培养。

(3)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环境的结合

家庭德育环境不应该是封闭的,应积极和学校以及社会进行互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除了让他们更加勇敢、自信,也让他们懂得什么尊重、感恩、诚信、礼貌,同时也要让它们具备同情、公德等品质。这些优秀品质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合作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因此家长要通过合理方式和学校、社会进行积极联系,对学生进行个更好的培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独特、动态、长期、渗透等方面的特征,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教育环境,因此学生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建家庭德育途径以及积极联系学校和社会,从而让学生的道德品质获得最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进.刍议家庭德育环境的构建[J].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2017,13(12):19-21.

[2]彭勤.中法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途径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3]陆中静.给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现代家庭德育的现状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40-41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