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杀青”与拍戏有啥关系?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汗青刻字竹简

现实生活中,某个影视剧拍完后,导演或演员就会发文称:“终于杀青了。”那么“杀青”跟拍戏到底有何关系?

“殺青”一词源于先秦时代,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战国策叙》:“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立以杀青。”

关于杀青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杀青”即“汗青”。如《后汉书·吴佑传》:“恢(吴佑之父)欲杀青简以写书。”李贤注释说:“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为汗简。”那时,书大都用竹简(称“简”)、木简(称“牍”)制成。先在简和牍上刻字,接着将它们打孔,然后用丝绳或牛皮带编联起来,形成了形像“册”字的书。又因为竹竿的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刻字,而且竹简容易被虫蛀,所以古人就想出了火烤的办法,把竹简放到火上炙烤。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所以火烤是竹简制作的重要工序。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作“杀青”,也叫“汗青”“汗简”。

另一种说法认为“杀青”是指“书籍定稿”而言,因古时杀字有削、剐之意,当将初稿草拟于青竹上后,定稿时再将竹削去青皮,用毛笔书于竹白之上,字迹吃于竹后,再改就难了,故后世就用“杀青”泛指“书籍定稿”。

后来,“杀青”被广泛应用到影视剧拍摄上,最初指拍好的底片,已经放在片盒中,也就是说拍摄部分已经完成。不过,一部影视剧拍摄完之后还要进行后期制作,如剪辑、特效等,之后还要等待审核、播放等,这段时间也有可能是很漫长的。

摘自《文史博览》 南晨/文)

猜你喜欢

汗青刻字竹简
书法刻字
竹简和毛笔
智海急流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嘉兴瑞节耀汗青
竹简倒水
“老外长城刻字”该如何面对
“汗青”原来是史书
沙场碧血照汗青——深切怀念70年前牺牲的二伯柳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