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的研究

2019-09-10高宽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8期
关键词:灾害工程环境

高宽

【摘  要】地质灾害多是因为自然地质作用而造成的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的人为破坏也是造成了很多的地质环境恶化问题,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并且有些地区尤其是煤矿采空区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就会对当地带来难以修复的破坏。有统计显示,我国近年来的地质灾害已经是呈现出频繁的趋势,同时因为我国各地的破坏行为未被有效的遏制,因此以后的这一类问题将会更加的严重,会严重阻碍当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探究了应该如何加强各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地质环境;应用

1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概述

近几年,在全球气候变化水平的不断加剧下,全球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频发。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地球频发的地壳运动是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地区的人在利用和开发资源的时候在无形中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从发生情况来看,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的特点,在面临地质灾害的时候人们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由此使得地质灾害的发生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地质环境主要是由地球变化所发生的,通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物质和能量的互相作用来产生一定的能量交换,进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地质环境体系。地质环境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地质环境具有开放性特点,地表的各个圈层都和地质环境存在密切的关联,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会体现出周期性的发展特点,地质环境变化十分缓慢,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会出现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2.1地质灾害的现状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的大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世界上都是较为靠前,对人们身体和心理的破坏都非常大。地震灾害在我国是最为频发的,同时带来的破坏也难以挽救,因此抗震技术就要发挥一定的价值。地震灾害的防治主要就是通过优化建筑的抗震能力,降低对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危害。近年来,地震在我国的发生次数越来越多,导致大量房屋倒塌,还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就要求建筑工程师要加强对建筑工民建研究的重视。不断地提高建筑抗震系数,做好检查和鉴定的工作,建筑的抗震系数一定要符合建筑标准,一旦发现有不符合的建筑,应该及时提出,对建筑采取加强抗震的措施,减少地震给建筑以及人民带来的损耗和生命安全问题,尽量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2.2搬迁治理工程

首先对区域进行灾情分析,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发出警报的时候,如果发生更为严重的危害,范围较大的时候就要采取紧急方法和手段,对相关的人员采取搬迁的措施俩避开灾害。有效的搬迁能够很好的避免人员伤亡,降低对人们现有生活条件的破坏程度。

2.3完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国家和政府对地质灾害建立完善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是较为有效的防治手段。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防治系统也很难有效的建立起来。无论是灾害的重建工作还是环境恢复,或者说是灾害的监测和预防,灾害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地质环境应用措施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一直处于一个不断运动和改变的一个状态,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板块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发生碰撞。人们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地质灾害的发生也有着的很大的影响。最近,我国多地都发生了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就是地震和山体崩塌等等,让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无法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为了减少或者避免这些灾害的发生,就需要国家和政府有所作为,及时做好预防引领工作。

3.1安装报警设备

我国与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部门要积极引进或者是研发先进的地质灾害预警技术,在我国一些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针对性的安装完善的报警设备,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的掌控当地的地质信息,以便配合救援队救灾。并且在灾后,我国相关的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些预警系统所收集的地质灾害数据以及信息来有效的分析其预防效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总结经验,完善对应的预防体系,进而保证预警的有效性。当然构建的报警设备的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在灾前提前预警,并且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监测技术有效的搜集地质灾害发生时的相关数据以及波段信息,总结其特点,进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地点,以達到及时预测的目的。第二,在灾后,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报警设备所搜集以及反馈的灾害信息来分析其破坏程度,进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配合救援,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3.2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在进行相关工作时要落实调查区的划分,构建完整的地质灾害环境调查区域。做好有关地质环境会发生的地质灾害的预判,并进行不同危险等级及发生可能性的划分。在了解区域的地质条件及特点的基础下,进行全面的分析,使用科学、专业的技术与方法,对区域内地质环境做出合理的、全面的分析,进行对地质的分类并做出不同的防治方案,做到高效的防灾减灾工作,从而给予人民生活及财产上的保障。地质环境评估的主要目的就是做到在工程实施方面的风险的预防,提高其工作安全性。因此,在工作前就要整理好完善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其地质环境。更便于找到科学合适的措施来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治。相关人员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在此环节上做好,为地质灾害的防治起到关键的作用。

3.3完善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一般来说,开展建设工作前,项目承建方都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开展地质环境勘察,明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方案,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实现对建设风险的有效规避。实现工程建设的安全目标和质量目标,必须要注重强化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在进行地质环境调查时,要做好工程性质的调查,掌握工程用地外部的基本形态,同时进行地质成分以及地质结构等的检测,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这需要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地质环境的应用,加大地质环境调查的投入力度,为工程地质灾害的防范和治理,提供完整的依据,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建设的效益,推动工程持续化发展。

3.4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

首先是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在选择工程地址的时候,要体现做好环境勘察,包括地质条件、水文、自然资源等,保证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对于重点区域要进行风险管理,采用定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制定出完善的防治体系。其次是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在工程建设的时候,要对整个地质单元安全评价,包括工程特性、实际规模、施工顺序、周围环境、其他影响因素等。采用统计分析和机理分析的方法,效果会非常好,对工程进行安全评价。最后是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为了保证发挥出有效作用,安全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采用机理分析法和数学力学解析法,掌握工程的质量安全情况。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对保证工程建设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中要积极应用地质环境,做好各项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完整的依据,最大程度上保障作业的质量和效果,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宋长生.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260+262.

[2]陈立敏,王竑.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106.

[3]卢旺.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居舍,2019,08:188.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科教中心)

猜你喜欢

灾害工程环境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环境清洁工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漫观环境
泛滥的“工程”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