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因语用而绽放光彩

2019-09-10简玉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语用训练教材阅读教学

简玉燕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其价值的体现。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上,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言语表达之法,并加以运用,乃至创新和发展。只要我们用心钻研教材,善于发掘课文中的语用训练点,学生面对语言材料便能知其意,积其言,学其法,获其能,语文素养也就顺理成章地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材;语用训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以语言实践活动来代替理解,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内化,学以致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认为,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章大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之作,只要我们仔细研读教材,挖掘课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找准语用训练点,借助内容和课文情境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增长。

一、插图——画中有话

语文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有生动的彩色插图,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是进行语用训练的好资源。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插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可贵的沉默》一课中,课文对沉默前学生兴致勃勃分享父母为自己庆祝生日的插图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但沉默时的插图只是一笔带过“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 我在教此处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运用上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描写的方法把插图的内容仔细地描绘出来,并在屏幕上出示写话格式:“此时,教室里寂然无声,孩子们沉默着。有的托着腮帮,心想:________;有的______,心想:_______。”通过描写课文中的这幅插图,学生完全走进了文中孩子们的内心,懂得了在享受父母的爱的同时也要回报父母的爱,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标点——言犹未尽

标点符号,这看似无声之符,却能“执手相看泪眼“,凝千言万语于一身,以有限的符号,传达无穷之意。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出现省略号,使人觉得言犹未尽,浮想联翩。这时,我会紧抓住這个契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如《盘古开天地》一文中,描写盘古身体发生巨大的变化时出现了一个省略号。此时,我先借助课件播放一组图片,最后定格在一片绿色草原,再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怎么样的草原?是盘古的什么变成的?然后出示:________变成了_______的_______,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写。这样,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合理的想象,把盘古的奉献精神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发现,在学生把省略号改成文字的同时,不但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短句——浮想联翩

每一篇课文都会有不同形式的短句,而这些短句恰恰是课文的“留白”之处,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就成了语用最恰当的训练点。在教学中,我善于挖掘文本中的 “留白”,引导学生把文中没描写出来的场景写具体。如《普罗米修斯》一课中,课文只用一句“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来概括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学生无法从简单的语言体会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和内心的坚定。于是,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普罗米修斯的表情,并设计写话练习:

一年365天,风吹雨淋,请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种天气,把普罗米修斯可能会遇到的痛苦写下来。

寒冬腊月,刺骨的北风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他大声喊道:“_________。”

雷电轰鸣,豆大的雨点_________。普罗米修斯 _______,他心里默默地想: _________。

夏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他__________。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深切体会到普罗米修斯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完全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物伟大的英雄形象,从内心里对普罗米修斯充满了敬佩。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上善于捕捉课文中的“留白”进行语用训练, 就能让学生放飞思绪,进一步深化文本主题,训练学生的表达、想象能力,提高写话水平,达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

四、句式——学以致用

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句式资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是最佳的语用训练点。借助这些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作者用打比方、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还写了坐在小艇上的惬意。威尼斯的桥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正是一个很好的语用训练点。于是,我边播放桥的图片,边说:“坐在小艇上,拉开窗帘,看到了许多形式不同的石桥。此时,小艇停在这座石桥前,你看到了一座怎样的石桥呢?站在这座桥上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仿照第二、三自然段描写小艇的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写这座石桥。”十分钟过后,一段段优美的、带有独特感受的文字从学生的笔下流淌出来。有一位学生写道:“我坐在小艇里看见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桥。它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像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水面上。我站在桥上,清凉的风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泛着微波的水面在月光的照射下像撒上了一层金粉,两岸的建筑惬意地享受着威尼斯夜晚的宁静。”这样的写话训练让学生感悟到语言精彩的表达方法,从仿到创,思维得到发展,知识、能力的转换落到了实处。

刘仁增老师说过:“生命,因语用而绽放;理性,因语用而温润;意蕴,因语用而开掘;语技,因语用而提升。”只要我们潜心钻研教材,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找准语用训练点,把握一切训练时机,将学生引向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之途,学生就会说话得体,阅读得当,文章精彩,语文课堂也会因语用而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林波.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语用训练教材阅读教学
教材精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语”为点 以“图”为径
层层递进,让语用训练扎实推进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警惕语用教学技术化与功利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