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入情感让语文朗读更有味
2019-09-10付丹
付丹
本学期听了很多老师的朗读指导课,表面看来很到位,从语速、语调、语音、轻重缓急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朗读训练,但实际收效并不大。這是为什么呢?我细细想了想,觉得是因为我们刻意地把“感情朗读”理解成了“读出感情”,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只重外在表现,不重内心体验”的朗读误区。很多老师在训练学生朗读的时候往往会这样说:“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一次”“请带上你的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或者是直接告诉学生,哪个字读得重或轻些、哪个词读的慢或快些、哪个句子读得舒缓或沉重些。这样一来,学生虽然读得是有轻有重、有快有慢,但却显得生硬死板,有的学生干脆读得像“切豆腐”一样,怎么也读不出感情。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
一、了解题材,确定情感基调
不同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情感基调。如果学生在朗读时能根据文章的题材,确定好情感方向,那就基本做到了感情朗读,那么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轻而易举地表现了出来,与作者的情感距离也就拉近了。
1.抒情类的文章可分为写景抒情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写景抒情类文章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要读的优美、明快,可根据描写的景物来确定情感基调。如,《草原》《桂林山水》等文章是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所以,此类文章的情感基调一定是轻松明快,自豪的,朗读时节奏应该是轻快的。叙事抒情类的文章则需根据所叙述的事情来确定情感基调。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前部分是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此部分应是自豪骄傲的情感,而后半部分是表达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憎恶愤怒之情、对圆明园的毁灭惋惜之情。那么,后半部分的的情感基调就有明显的变化,应读出愤怒、惋惜之情。而《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是歌颂周总理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朗读时就要读出热爱、敬佩之情。
2.记叙文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比如,像《穷人》《凡卡》等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状况、揭露社会黑暗的文章在朗读时语气尽量低沉,语速要慢,要把痛苦与悲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反之,反映劳动人民美好生活的文章语调比较明快,读得时候要读出兴奋、活泼、热爱之情。如,《北京的春节》《和田的维吾尔人》等。有的文章要根据作者所表达的中心内容来定,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一开篇就对小女孩的生活环境进行描写,用“大雪天”“大年夜”等词语从侧面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惨,那在读这些句子时,就要缓慢而沉重;结尾处描写小女孩离开人世的句子要读得低沉、沉痛,让听者能感受到黑暗社会下穷苦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而文中对小女孩五次美好幻想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部分的句子就要读出兴奋、渴望之情,语速尽量欢快高昂些,让听者能感觉到小女孩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而《月光曲》这篇课文前部分是描写兄妹两相依为命的苦难生活,这部分内容在朗读时应沉重、缓慢一些,后半部分是兄妹两听到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所产生的联想,此部分的情感基调就要根据乐曲的节奏变换来确定。
二、走入文本,获得情感共鸣
1.只有以正确的情感为引导,才能真正读懂文本。对文本情感的把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为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在学生阅读文本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以辅助学生情感的酝酿和融入。比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时,我们可以在学生阅读前播放关于李大钊同志英雄事迹的视频,在学生情感初步产生的基础上再放点比较悲哀的背景音乐,此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被完全激发出来,那情感朗读就是水到渠成了。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由于人物离我们比较远,所以,在学文前我便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课堂上我又播放了居里夫妇提炼镭艰苦过程的视频,在这种直观的感染下,学生都体会到了提炼镭是一个危险、艰苦的过程,体会到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在朗读时自然而然就知道哪些词语要强调,哪些句子语气要放慢,语调要低沉。感情由内而外倾泻出来,朗读当让就充满了情感。
2.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文本,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更有益于学生的阅读效率。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只有走近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语言才能真正体验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情实感,真正走入作者丰富的内心,与作者同行。有的课文情感深厚,每字每句都饱含深情厚意,学生只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品、用心去悟,是不难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等句中对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皆有情,学生通过用心阅读,品味到了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中所表达的欣喜若狂的心情,从而获得了心灵震撼。
总之,只有先在读中生情,才能在读中有悟。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