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防止和克服智库研究行政化

2019-09-10陈东恒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9年4期

陈东恒

摘要:[目的/意义]针对我国当前智库研究行政化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症结,提出一系列增强智库研究客观性、防止和避免行政干预、提高服务决策质量的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通过比较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案例剖析,明确智库研究客观性的特点、行政干预的表现及深层原因,提出解决应对之道。[结果/结论]客观性是智库研究的生命;行政化是智库研究的大敌;角色定位不明、研究独立受限、官本位思想影响、市场竞争不足,是当前我国智库研究行政化的深层原因;坚决防止和克服智库研究行政化,须坚持多元化发展道路,探索市场化运行模式,涵养唯真唯实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智库研究  行政干预  质量效益

分类号:G644.6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9.04.02

智库是由各领域专家、研究人员组成的,为决策者提供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领域咨询方案的研究机构[1]。高质量思想产品和富有远见的咨询建议是智库的安身立命之基、生存发展之本;思想独立、研究专业、勇于创新是智库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核。现代决策所处环境日益复杂,越来越要求科学、专业、客观、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帮助分析预测情况,提供决策依据,以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智库要充分发挥决策咨询功能,必须坚守研究的专业性、探索的创新性,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克服行政干预,切实以“第三方”立场和观点服务决策实践。

1  客观性是智库研究的生命

智库以科学、专业、客观的研究和高质量思想产品服务决策,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自主的精神。这种客观性主要表现为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不受干预地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智库既不能受利益影响,揣摩服务对象意图,得出服务对象希望看到的结果,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也不能为标榜研究的独立性而成为体系的对立面和解构者。智库只有不带偏见地开展研究,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以扎实、专业的态度揭示规律、提出对策,才能彰显自身价值。

1.1  思想独立是核心

智库作为以创新创造为要、提供高质量思想产品的思想库、智囊团,思想独立、精神自由,是其创造力、权威性、影响力的重要基石。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解放、精神上的独立,处处受外界力量特别是权力和利益的干预,带着先验的结论和臆想去迎合“上意”,就很难客观真实地探求事物的本源、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服务。只有让思想放飞、心灵“放假”、精神遨游,创造的灵感和火花才会充分迸发;也只有在宽松旷达的环境中,智库才能以“第三方”视角,把事物看得更加清楚。高度警觉及防止和避免权威、权力及其偏好的影响,基于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研究政策、提供咨询,是确保智库研究客观性的核心。

1.2  研究专业是关键

智库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客观真理的全维性、普适性,决定研究范围和内容的开放性、广泛性[2]。研究无禁区,是各国智库秉持的基本精神。美国的顶级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等,不对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等作具体规定,任由研究人员凭个人专业特长和爱好兴趣选择研究课题,灵活掌握时间,开展自主研究;英国的国际战略研究所[3]、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等,具有专业结构合理、研究领域广泛等特点;法国智库具有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等特点,研究范围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4];俄罗斯智库继承苏联智库工作灵活积极、整合信息情报有力和“跨学科研究”等优良传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这些尊重科研规律和创新机理,把决策需求与研究人员专业特长和个性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有效保证了智库研究的专业性。

1.3  搞好服务是本分

政策研究和决策服务,是智库的核心职能,也是智库存在的客观动因和现实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在政策研究和决策服务上碌碌无为的机构,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智库;一个脱离主责主业,热衷于追名逐利、自我服务的智库,也就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自身价值必然荡然无存。因此,智库的客观性,重点体现在发展方向和建设指向上的客观性。只有牢牢把握“服务”这一核心职能,努力增强服务本领、提高服务质量,智库才能称之为智库;只有全面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决策需求,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政策研究同对策研究紧密对接起来,智库才能尽好自己的本分。美国的兰德公司、英国的国际战略研究所、我国的军事科学院等,无不以高质量服务和标志性高端产品闻名于世。兰德公司关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兵”援朝的科学判断,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事科学院关于将军事战略方针由“积极防御、诱敌深入”调整为“积极防御”的科学建议等,就是以优质的服务彰显价值、远播盛名。

2  行政化是智库研究的大敌

近年来,我国在智库设计、组织管理、综合保障上积极作为,极力排除外部力量对智库研究的干预,努力防止和避免行政化,但行政干预的冲动和情况依然存在,对智库运行的独立、客观与公正造成不良影响。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提升服务决策的质量效益,必须切实把这些问题的表现、本质和危害等弄明白。

2.1  通过思想贯注干预

把政治正确与学术独立对立起来,片面用政治正确的卡尺去测度和冲击学术研究的范围、内容、过程和结果,导致政治泛化和科学研究的无奈;在政策制度的调查研究和讨论阶段,用盲目向上级看齐、向权威看齊、向书本看齐,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盲从一致来预设结论,潜移默化地诱导和影响政策研究;丧失应有的学术和文化自信,盲目遵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做法,先入为主地以其学说、理论、标准为标尺来衡量剪裁自己的研究,有意无意向他们的原理、结论和规则靠拢。

2.2  通过物质资助干预

以提供经费支持来左右智库特别是官方智库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根本上支配智库的运行,尽管有些研究课题的设置并不一定科学合理;控制信息情报的投向投量,特别是基本数据和敏感信息,用有针对性地收放取舍来影响智库研究的方向、进程和质量[5];以控制的基础设施、试验基地、设备器材和计算中心等来影响智库研究进展和成败,引导科研活动和研究产品向着人为预设的方向和结果发展。

2.3  通过人事安排干预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对于官方和多数高校智库,行政干预的一个途径就是控制人事安排。通过调整智库领导班子,以此为抓手和关节来推动有关意图和想法的贯彻落地;通过增加或减少某一专业领域、某类特定研究人员的数量,来促进或迟滞某一方向和领域的研究;通过倾向性制定人员职级晋升规定、奖惩激励措施和绩效评估标准等,来传递领导意图、政策偏好,引导智库研究的方向、目标和结果。

2.4  通过行政事务干预

时下,党、国家和军队改革扎实推进,纠治“四风”取得明显成效,但新旧“五多”还没有彻底根除,向智库领域漫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以行政思维运作智库,习惯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把高度整齐划一作为思想和行为准则,把短平快作为工作常态;视智库为领导机关的“腿”,奉行机关力量不够智库凑,把一些与研究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报材料、写稿子、办会议等事务性工作向智库推,经常性抽调智库人员为机关所用[6];智库工作行政化,热衷于办论坛、开大会、搞活动,会议层次越高越好,邀请领导级别越高越好,轰动效应越大越好。

3  智库研究行政化的原因分析

当前,行政力量对智库研究的过多干预已经影响到我国智库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深入分析智库研究行政化背后的原因,既来自体制外也来自体制内,既有重要现实动因也有深刻历史文化影响,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日常管理问题。把这些原因挖出来分析透,对于防止和避免智库研究的行政化,加强新时代新型智库建设,提高服务决策质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意义。

3.1  角色定位不明

智库的本质是相对独立于政党、政府或某些特定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第三方”,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决策,以平等身份跟服务对象进行对话交流是应有生态。我国智库体系主要有官方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3类,其中主体是官方智库,占比高达80%。官方智库的政府背景和体制内身份、行政化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和科层化运行模式,以及政府拔款的经费来源等,使其很大程度上成为各级政府的附属机构;高校智库相对于官方智库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我国院校的行政化体制也使其很难超脱于政府自我运行;民间智库发展起步较晚,加之依靠体制外智库为决策寻求咨询建议的生态尚未真正形成,有关智库的性质与身份等尚未得到认可,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法律地位、提供对策建议的科学性等容易受质疑[7]。

3.2  研究独立受限

官方智库作为我国智库的主体,其研究方向、内容、成果运用、价值评价等,主要来自投资管理方即各级政府,智库及其研究人员很少有自由选择研究方向、领域和内容的空间。大量高度计划性课题充斥智库日常工作,虽然一定程度保证了服务政府决策需求,但很难就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导致一些智库和研究人员把大量资源力量投入到政府计划课题研究和行政事务性工作中,成为政府计划的被动接受者、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者、领导讲话材料的撰写参与者、行政性会议的具体承办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自主研究。高校智库由于视野所限,大多专注于与实践相距较远的经院式、学术性研究。民间智库由于政府信任支持不够,特别是决策参与机会、信息获取渠道缺乏[8],很难就相关问题做出科学研究。

3.3  官本位思想影响

官本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毒瘤,它滋生惰性、扼杀思想、拒绝创新,是智库研究的大敌。在官本位积弊影响下,长官意志、领导偏好、行政强权向来有很大市场,很多时候领导就是真理的化身、衔位就是学识的标示、权威就是水平的代名词,“红头不如黑头”“黑头不如白头”“白头不如口头”是最现实的写照,临时动议横冲直撞,哪怕是常识性错误,也要先硬着头皮按领导意图办。受这种不良文化影响,一些智库搞调查研究看成绩多看问题少、看优点多看缺点少,你好我好大家好,领导高兴、机关满意、皆大欢喜;提对策建议习惯揣摩上级意图[9]、盲从权威意见,下意识地按照领导和权威的思路走,哪怕是刻舟求剑、离题万里,领导的格局常常就是智库的格局,权威的水平往往就是智库的水平,智库的水准被封顶,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也被盖帽。

3.4  市场竞争不足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也是去除行政化、提升智库决策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我国现行智库大多数人事编制属于行政事业性单位,工作性质主要以政策研究为主,研究经费主要靠财政拔款,课题来源主要由政府下达,成果评价主要在体制内进行,活力驱动主要由自我激励,内部运行板结僵化,竞争的压力感、生存的危机感、发展的紧迫感严重不足。加之各级政府依托市场发展民间智库、辅助决策的信心不足、热情不高,民间智库很难参与重大决策、敏感项目的服务保障,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市场竞争,影响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坚决防止和克服智库研究行政化

现代智库研究受多方因素影响,包括智库所处的政治社会基础、运营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建设、资本注入及学术研究模式、历史文化环境等,难以完全超脱于行政权力自主运行。防止和克服智库研究的行政化,重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和正确政治方向,理顺各方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培塑智库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研究的科学、客观与专业,从而以更加理性、公正的成果服务党、国家和军队决策。

4.1  坚持社会化发展道路

着重淡化智库特别是官方智库的行政色彩,大力发展具有更强自主性的民间智库,形成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智库体系,共同服务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军队建设。官方智库建设重在去官僚化,结合党和政府机构改革,按照“谋”“断”分离的原则[10],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自主运行、体制内管理与专业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逐步改變智库的从属、附属地位[11];出台专门规定,突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约束和规制,严防行政权力对智库研究的过多干预;对智库经费来源、人事安排、研究内容、信息保障、绩效评价等进行改革,逐步将挂靠在政府门下的智库剥离出来、推向社会,发展成为无须迎合“上意”、无须依附权力、具有独立精神的“第三方”。高校智库建设重在加强业务方向引领,引导智库处理好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之间的关系,把经院式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为决策者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提供最优解。民间智库建设重在优化政府服务保障,提供更加公平的项目参与机会、更加通畅的情报信息共享平台、更加活跃的思想交流机制、更加多元的经费支持通道等,真正打破组织系统界限和人为设置的高墙壁垒,弥合与官方智库在机会、信息、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鸿沟,为更好地服务决策提供支撑。

4.2  探索市场化运行模式

市场化是打破行政干预、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智库建设质量的科学路途。探索市场化运行模式,重在培育以智库为主体的供给方和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的需求方思想市场。一是培育市场主体。当务之急是在行政化最为明显的官方智库中推行领导竞聘制,从国内外、党内外选拔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者作为法人代表,负责选拔组建研究团队,尽可能压缩现有党政机构人员编制,降低政府对智库的直接管控,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能够自主运营的研究实体,以此为突破口来消除权力对智库研究的过多干预。同时,不强制规定研究方向,不硬性设立考核指标,预留空间鼓励研究人员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爱好自主开展问题研究。二是放开服务市场。改变以往主要以行政命令和计划形式赋予研究项目的做法,将大部分研究项目推向市场,面向所有智库公开招标,明确招投标的规则和标准,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和健康竞争环境,引导智库以向政府购买服务、争取委托项目等方式,拓展发展空间,逐步走上开放竞争的健康循环道路。三是改进市场监管。改变过去主要由政府主导的封闭式单一绩效考评模式,逐步建立完善智库成果的开放性评估体系,综合应用理事会评价、行业评价、利益攸关方评价等方式实施监督,加强责任追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倒逼智库提高服务质量。

4.3  涵养唯真唯实科学精神

智库研究的行政化倾向,固然与体制机制不合理、行政权力干预等外部因素有很大关系,但与一些智库和研究人员科学精神缺失和学术道德失范也有脱不开的干系。一个官本位至上、迷信强权、叩拜权威、精神犬儒的单位和群体,很多时候不用行政过多干预也会主动向权力匍匐,这是比行政干预更需重视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涵养唯真唯实的科学精神,坚守好初心和本真,才是解決智库研究行政化的根本。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允许不同思想观点争锋争鸣,鼓励内部持有不同见解的学者聚集起来开展探讨交流,对不同立场和观点持尊重包容的态度,引导研究人员坚守初心初衷,崇尚学本位、研本位,反对官本位、利本位;开展“建言献策之星”等评比活动,大力宣扬在弘扬科学精神、探求科学真理、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凝聚形成崇研尚新、昂扬向上的强大正能量;将智库研究学术生态纳入各级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清除有违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的不良思想行为,为新型智库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杨瑞仙, 权明喆, 魏子瑶. 国外一流智库运行机制现状调研及启示[J]. 理论与探索, 2011(12): 29-34.

[2] 李雪苗. 加强我国新型智库内涵发展的动因与策略研究[J]. 学术探讨·工作研究, 2019(4): 15-20.

[3] 谭玉, 张涛, 朱思慧. 英国外交智库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情报杂志, 2018, 37(1): 41-46.

[4] 陈颖. 各国智库有哪些特点[J]. 决策探索, 2016(4): 19-20.

[5] 毕晓妍. 我国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 大学图书情况学刊, 2019(1): 39-42.

[6] 黄敦利. 地方智库建设的四种不良倾向及应对之策[J]. 领导科学, 2012(2): 16-17.

[7] 马军卫. 加强地方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制约与缓解探析[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6): 40-44.

[8] 张莉. 中国特色智库建设与决策科学化[J]. 战略与决策, 2019(2): 21-25, 29.

[9] 刘风光, 柴韬, 李海红, 等. 国家治理视域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现实审视与发展策略[J]. 治理现代化, 2019(1): 80-83.

[10] 石杨柳, 王远才.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总体思路[J]. 重庆行政, 2019(2): 104-105.

[11] 金家厚. 政府智库与民间智库合作的分析[J]. 党政论坛, 2012(8): 46-48.

To Prevent and Overcome the Administerization of Think-Tank Research

Chen Dongheng

The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1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administerization of  think tank research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independence of think tanks, prevent and avoid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cision-making service. [Method/process] Through compar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k tank independence, the performance of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and the deep reasons, and proposes the solutions. [Result/conclus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dependence is the life of think tank research; administerization is the enemy. The causes of administerization of think tank research in China are unclear role, limited research independence, influence of official-centered thought, and lack of market competi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resolutely prevent and overcome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ink tank research, adhere to the path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explore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mode, and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Keywords: think tank research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quality bene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