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019-09-10李超峰

关键词:建筑质量施工管理优化

李超峰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众多的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工程建筑企业的生存以及未来发展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工程建筑企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为社会建造出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建筑质量;优化

一、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是建筑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务必使成本降低,进而开拓市场,在最大限度的减少投入并收获更多的产出的同时,保证项目的精品质量,避免开支的不合理和浪费现象,要求现场施工管理务必避免不计成本的一味追求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科学合理原则是指施工现场管理要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做到科学化的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每项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科学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保证安全施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的进行作业流程和施工操作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是最基本的要求,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使得施工现场的工作秩序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根本上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工作效率和成产效率。

二、建筑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缺少建筑施工管理监控机制

当前,我国缺少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建筑施工管理监控机制,外部审计机构、监理和相关行政部门由于缺少与企业的内部联系,其外部监控力度不足,对企业没有形成一定的威慑力,而且我国在相关细节方面缺少法律标准,造成监管范畴真空的出现。企业内部没有有效监督控制机构,主要是领导对管理人员的强制性约束,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控制作用。很多企业没有相关的管理监督部门或者是一个“空架子”,只是迫于形势而为之,造成监管的不力,导致管理性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施工项目的健康有序开展。

2、缺失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网络

建筑行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近年来,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我国经济活动日益活跃,经济主体及民事主体对交易空间、居住空间的要求越来越多,促进了建筑业的爆发式增长,基于其巨大的收益,社会各领域纷纷投向这一领域,建筑投资行为广泛,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只注重企业的收益,而忽视其内部的管理工作,很多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更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网络,致使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按照社会发展及建筑业的发展态势所提出的新要求来转变产业施工模式,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3、施工安全管理不当

质量是工程的根本,而安全则是命脉。所以,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时,一定要将安全和质量摆在同一高度,给予两者同等的重视,双管齐下才能真正的提高工程质量。可分析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我国的一些企业并没有给予施工安全足够重视,常常是一味的追求进度而昼夜不停的施工,忽视了工人在工作时是有疲倦性的,让他们超负荷的工作,这极易产生意外。一旦发生意外,除了会对员工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更别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了。综合上述,安全管理才是现今建筑施工中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4、人员素质不高

人员素质不高是建筑施工管理整体比较落后,建筑施工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人员素质不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二是建筑施工人员素质不高。首先,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建筑施工管理难以科学地进行。很多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不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建筑施工管理学习,而且还缺乏建筑施工管理的经验,这导致其在实际进行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难以真正地完成建筑施工管理的目标,导致建筑施工管理效率低下。其次,建筑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建筑施工管理理念难以有效施行。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当中,很多人文化水平都较低,没有受过专门的建筑施工训练,这导致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读图能力、领悟施工理念能力和完成施工理念能力不足,最终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不高。同时,较低的个人素质导致建筑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较差,难以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

三、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策略

1、建筑企业要树立安全观念,做好工程质量预控

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与安全观念紧密相连,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树立安全观念,做好工程质量预控工作。首先,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是减少建筑工程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建立安全奖励机制对减少不安全行为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减少安全行为的制度保障。其次,保障物的安全状态。提高工程生产的技术含量、建立工程设备保养制度、注重工程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更新换代,这些都是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有效措施。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从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工序进行强化

首先,保证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认真检查每道工序投入的人员、材料、设备、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其次,提高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认真检查每道工序施工完成以后工程产品有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是工序活动效果质量的基础,工序活动效果质量是工序活动条件质量的反映。所以,要想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工序质量,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缺一不可。在具体操作方面要积极的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规程、新设备、新理念。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把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先由企业分解到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小组,最后由小组分解到个人,实施检查评定,采用奖惩制度,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提高个人工作积极性。由于在建筑工程活动过程中每道工序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只有前一环节达到质量标准以后才能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施工。

3、采用先进的控制理念来对建筑施工管理过程进行控制

先进的控制理念包括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各项内容。事前控制就是要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方向进行把握,保障整个施工过程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事中控制就是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并且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事后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完成之后对施工内容进行梳理,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保障施工结果符合预期。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先进的控制理念来进行建筑施工管理过程的控制,就是要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的各项内容融入到整个施工管理控制当中,从而保障施工管理的高效进行。

4、建筑施工队伍的质量责任

一支合格的建筑施工队伍必须具备高度的质量责任感,所以在承接建筑工程之前,要对施工队伍的水平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例如:施工队伍是不是具有与其相应的资质以及工程项目是不是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同时施工队伍也需要对自身的许可范围和施工能力有明确的认识,量力而行,不得违规承揽超出自己资质范围的业务,并且施工队伍还要建立健全管理系统的体制,这样就可以保证施工队伍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及施工的连续性。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的完善和加强质量控制的宣传工作,从而才能将质量意识深入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心中,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时,一定要认真的分析相关的信息,仔细分析管理时期面对的不利现象,不断的进行完善,将管理过程中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工程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潘桂明.探析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23.

[2]王庭文.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249.

[3]周月浪.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201.

猜你喜欢

建筑质量施工管理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质量管理探析
浅谈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