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晰结构,突显文意

2019-09-10易松平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论据平行论点

易松平

如果将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文章结构也许就是他的“骨骼”,文字素材也就是他的血肉,而立意与思想就是他的灵魂。“骨骼”不存,“血肉”何附,更别提灵魂了。显然,议论文写作要特别重视篇章结构。它不仅可以彰显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可以使行文言之有序,保障论证的广度与深度。写作时,围绕中心论点切分成几个由分论点引导的论证段落,依照不同的拟写分论点的标准可以形成特点鲜明、体例规范的结构框架。

一、并列式结构

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三四个从不同方面解说、内涵不交叉重复的平行式分论点,由这几个平行的分论点所构成的议论文结构框架,可称之为“并列式结构”。试看《英雄》一文的三个分论点:

①民族英雄是为国奋斗甚至牺牲的革命先烈;

②平民英雄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好心人;

③人生的英雄是敢于追逐梦想的你我他。

由以上三个分论点引导的段落,内涵不交叉,在形式和内容上构成对总论点的充分解说。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运用好并列式结构,拟写平行的分论点至关重要。一般认为,至少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情境法”等角度选择其一统拟分论点。比如,同样写“英雄”的文章,有同学就将分论点拟写成了:

①緬怀英雄,勿忘英雄之功;

②崇尚英雄,弘扬英雄之德;

③学习英雄,践行英雄之为。

这样的分论点就是从“怎么办”去拟写的。

那么,拟写平行分论点需要遵循哪些规则以保证论点平行呢?简而言之,就是要“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具体说来,需要极力避免以下七种弊病:拟写标准不统一;观点没有考虑排序;观点不严密或者太绝对;观点有交叉或近似;观点空洞,言之无物;观点表达风格不一致;观点字数多少不一。

以上所讲皆是针对分论点并列式结构而言,还有一种分论据并列式的情况。

掌握的论据丰富,也可以同时论证一个观点。比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用文天祥宁死不屈、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和闻一多面对恐吓义正词严三个事例论证中心论点。虽然段首没有分论点的支撑,但是材料丰富,论据充足,作者在每个事例的分析论证部分都很注意点题呼应,照应中心,这篇文章也是平行式结构。

二、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结构是将中心论点作正反两方面分析或者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它的特点是两种观点或者论据之间是一正一反的关系。这种结构很适合运用于矛盾统一的二元关系话题。例如:“坚守”“放弃”等。试看作文《苦难是一种财富》,有同学就写了这样的分段点和结论:

人需要苦难,需要生活的磨炼(使用勾践卧薪尝胆的论据);

温室里的幼苗经不起风吹雨打(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苦难能磨炼出坚强的毅力和超人的勇气。

又可以看一下《论知足常乐》一文的写作思路:

文章开头由古语“知足常乐”引出自己的观点——“‘不知足’才能够以一种持久不灭的热情勇往直前,不断收获。”第二段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论证,再次证明知足乐一时,不知足常乐。第三、四段从正面例举了秦始皇、贾岛的例子论证观点。第五段从反面列举人们熟知的故事,论证知足常忧。最后简洁地再次强调观点。

三、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也叫递进式结构。顾名思义,该结构表明段落层次间是层层加深的关系。先看一例:《简谈风度》一文,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依次是:

风度是一种富有教养的礼仪表现和气质;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有利于和睦相处;

要有风度,需摒弃粗鄙的言行,加强自我道德的修养。

这个思路提纲显示出层进式结构最常用的拟写分论点的规则:围绕中心论点拟写三个分论点:①是什么(概括本质),②为什么(原因、意义、目的、危害、根源等),③怎么办(指出办法、途径、解决的步骤)。

第二种基本的形式是,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形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关系。层间提示词可用诸如“首先、其次、再次、总而言之”“第一、第二、第三”“不仅……而且……况且”等。例如《做一个幸福的人》的三个分论点依次是:

做一个幸福的人,你先要规划人生;

做一个幸福的人,你还要耕耘人生;

做一个幸福的人,你需要传播幸福。

这三个分论点在形式上看来与平行分论点结构无异,但是因为其内涵有先后深浅之分,故而符合逻辑递进关系,是一篇典型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思路提纲。

需要指出的是,平行式结构和层进式结构表现得如此相似,以至于有时候会出现难以判断的情况。试看《生活中的减法》一文的三个分论点:

生活中的减法是忍让;

生活中的减法是分享;

生活中的减法是奉献。

如果以“怎样做”的标准来看,三个分论点似乎可以认为是三种不同的处世方法,如果细究其难易程度的话,好像又具备了递进的特质。这个例子也许能够说明不同的行文结构具备了综合运用的可能。

四、综合式结构

综合式结构不是简单的杂糅,如此会造成文章结构混乱不堪。综合是在熟稔前面三种简单、纯粹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融合式操作。写作者本人对于如何提炼分论点自然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方圆。试看《遇见幸福》一文的写作提纲。其一采用平行式结构: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其二采用对照式结构:

幸福不是物质的炫富,也不是精神的堕落;

幸福是内心的和谐,心态的知足与奋斗精神;

遇见幸福,需要懂得感恩与随遇而安。

其三采用层进式结构:

遇见幸福,你先要规划人生;

遇见幸福,你还要耕耘人生;

遇见幸福,你要能传播幸福。

在熟稔了基本的结构后,做到综合运用就成为了可能。比如有人提炼出“引议联结”的行文结构,这种结构是对以上三种结构的综合使用,其操作如下:

引——简洁,简引材料、表明观点、褒贬分明;

议——充分,点出本质、分析原因、直指危害;

联——紧扣,阐明意义、提出对策、拓展现实;

结——点题,重申观点、倡议劝勉、展望愿景。

不难发现,在论证主体部分,“分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提出对策”都很容易用到平行结构、对照式结构与层进式结构。它们在篇幅和顺序上也许有变动,但其核心乃“万变不离其宗”。

议论文的结构有显性的,也有内隐的,但写作者要做到思路清晰,观点突出,突显文意。结构的灵活变化有赖于对基本结构的熟练掌握,这样一来,议论文的写作自然会“骨骼清奇”,自有佳妙!

猜你喜欢

论据平行论点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