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桢墓志》(下)
2019-09-10刘利明
刘利明
【摘要】《元桢墓志》作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刊刻的墓志,笔画劲挺,字势倾斜,挺拔开张,引领早期魏碑式样。它受南朝汉文化的初步熏染,初具楷法并留有隶意,呈现出交错过渡的书体面目。通过与早期“平城魏碑”、同期“洛阳造像题记”、后期“元氏墓志”的对比,洞见《元桢墓志》的用笔特点与结字特征,从而兼论魏碑发展脉络与字体嬗变历程。
【关键词】《元桢墓志》;笔法;字法;字体嬗变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9-0047-03
魏碑,也称北碑、魏体等,主要指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碑刻书法,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摩崖刻石、造像题记、石经石阕、砖刻塔铭、墓志等。魏碑是一个特定时期文化艺术产物的总称,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它开创了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
一、与早期“平城魏碑”对比
北魏平城时期,是公元4世纪90年代末至公元5世纪90年代前期。这个时期的书迹有碑刻、墓志、造像记、买地券,近些年还出土了墨迹题记、瓦文、瓦当文等。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面貌,此间的书迹基本上是“体兼隶楷”之势,结字与笔画姿态像隶书而又掺有楷法,或是像楷书而又杂有隶意,如《晖福寺碑》《司马会龙墓漆画屏风题记》《赵垌造像记》等。其中《嵩高灵庙碑》保留了较多的隶意,横画平直两端上扬,竖钩平挑,撇画上扬,这些典型的隶书笔画在整个碑中占很大比例。这一时期,汉字书法萌生了楷化的取势,笔画方折瘦劲,横画左低右高,楷隶杂糅之势已经形成,这种现象在更早期的《皇帝东巡之碑》中也已出现。至《晖福寺碑》就有了更多的方笔出现,姿态也更加多样,俯仰向背,参差错落之势已经形成,只是还未出现更多的长撇大捺,其实也已初具“洛阳魏碑”的雏形了。可以说,洛阳时期的《元桢墓志》《始平公造像记》这样方峻中见灵活的楷书,就是从平城时期的众多楷书样式的书迹发展而来的。
《元桢墓志》作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刊刻的墓志,其书风已经受到了南朝汉文化的初步熏染,呈现出交错过渡的书体面目,渐渐退去了隶书的影子,开始了楷化的步伐(见图1、图2)。如“名、而”两个字的对比可见:结体由平正之势渐渐过渡到欹正相生;字形由方正渐渐变为瘦长;笔画由网转渐渐变为方折,已经摆脱了隶书拘谨的分张之势,长撇重捺的出现,加快了“平城魏碑”向“洛阳魏碑”的过渡进程。
二、与同期“洛阳造像题记”对比
北魏造像题记以龙门石窟为主,最有名的是《龙门二十品》。《始平公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的代表作,现存于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书刻内容为一篇所造石像的题记,内容充满了宗教色彩,其书风以阳刚之美著称于世。與其同期的《元桢墓志》深埋地下,直至1926年才出土,因此历代金石学家并未与其“谋面”。
《元桢墓志》和《始平公造像记》在笔法上非常相似,方折居多,锋芒外露;结体十分相像,斜势为主,开张有度。由此可见,当时盛行的“洛阳书体”已经成为主流社会的审美趋势,从“躬、震、遗、秀、使”等字(见图3)可以略见一斑。另外,同期的很多造像题记和墓志铭的书法风格也逐渐趋同。
这类以“斜划紧结”为共同特征的新体楷书(见图4),楷法遒美庄重,接近东晋王献之《廿九日帖》和南朝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的楷书。因为北方这类楷书首先在洛阳地区的上流社会流行,故可称为“洛阳体”。这种书风在当时的墓志、造像、写经抄书等方面已经全面应用。不论在皇家还是官宦之家或是民间都已全面流行,间接地说明鲜卑族汉化的程度已经相当普及了。
三、与后期“元氏墓志”的对比
纵观元氏墓志,留存量大,题材丰富,书刻精美,完整地体现了一个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峰。以风格的沿袭变化、书刻的精致程度划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从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年到宣武帝元恪正始五年,属于早期,主流风格是斜划紧结,方峻雄强,棱角突出,风格彼此接近;从宣武帝元恪永平元年到孝明帝元诩神龟三年,属于中期,随着鲜卑贵族汉化进程的深入,开始化奇崛为妍美,变雄强为洒脱,主流风格是方整劲健,俊朗雅致;从孝明帝元诩正光元年到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属于晚期,主流风格是结字平正宽厚,端正秀美,清劲而华茂,严整而俏逸,并有明显的复古之风出现,书刻精良程度到达极致,可谓“文质并重”。
如“子、将”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见图5),《东巡碑》《嵩高灵庙碑》的楷隶杂糅,保持隶书扁方的体势,横画波折明显,雁尾依稀可见;《元桢墓志》则方笔为主,体势瘦长倾斜,隶书的痕迹渐渐褪去,楷法已初步形成;《元显儁》《元倪》《元纂》更是逐步成熟,用笔丰富,字形优美。以《元桢墓志》为中轴,北魏百余年的碑刻、墓志,字形演变清晰可见。以《东巡碑》《嵩高灵庙碑》为代表的“平城魏碑”体兼隶楷,甚至隶多于楷;《元桢墓志》《元简墓志》等早期“邙山墓志”笔画丰满,字形欹侧,挺拔开张,楷法完足并留有隶意。率性间直抒胸臆,无所顾忌,引领早期魏碑式样;《元倪墓志》《元纂墓志》《元略墓志》等中晚期作品渐与南朝接轨,舒缓平正成了主流。儒家文化正统思想演化成为主要文化标志,尊儒尚雅、重质尚文之风已经牢固确立。书风从险峻凌厉向雍容典雅过渡,再复魏晋神韵,渐渐为隋唐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岁、声”两个字(见图6),从《元桢墓志》开始依次向后观察:横画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小,到唐代近乎平画,长短粗细的规范程度也大大提高;撇捺左右开张的幅度也在逐渐变小,字形更加中规入矩;点画行笔的随意性也趋于严谨规范。
以《元桢墓志》为起始的洛阳魏碑向后一直发展,直至隋唐,“隶意渐褪、字形欹侧、平正工稳、秀丽多姿”。魏碑一脉书风渐次由斜画紧结之势呈现宽博优雅之貌,沿着雅化的道路嬗变,开创了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