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误喷原因分析
2019-09-10王志春
王志春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起典型气体灭火系统误喷案例的介绍,探讨应如何减少气体灭火系统误喷,以提高气体灭火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气体灭火;误喷;分析;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们防火意识的增强和有关标准的实施,各类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消灭火灾、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在系统设计、安装、使用、管理和产品自身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气体灭火系统误喷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人员恐慌和较大的财产损失,引起业界高度重视。
一、案例介绍
1.案例一
广东某公司计算机房气溶胶误喷。2001年5月的一个上午该计算中心正在更新设备,设备方的工程师把一个机柜侧板靠放在机房门旁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另一位工程师试图通过气体灭火控制器关闭,但不知如何操作,半分钟后气溶胶喷出,随后发生火灾。事后统计火灾造成直接损失约100多万元,业务中断2个星期。
经现场调查发现紧急启动按钮内部接线错误,机柜侧板靠放在门旁时误按下停止按钮,通过该停止按钮向气体灭火控制器发出了“启动”信号,致使气体误喷,当时气溶胶喷口处堆有大量纸张,进而引发火灾。
2.案例二
四川成都某单位图書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误喷。2005年8月的一天,系统突然误喷,6瓶七氟丙烷气体全部被放空,直接损失8万多元,部分珍贵图书损坏。
经现场调查发现控制器上方天花板有漏水痕迹,线管表面、控制器箱体底板有水渍,控制器主板受到严重腐蚀,部分器件损坏。误喷前2~3小时当地有雷雨。最后认定的原因是天花板漏水,雨水顺线管进入气体灭火控制器,造成元器件损坏,继电器动作。
3.案例三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压二氧化灭火系统误喷。一日上午,在车间无任何火灾的情况下,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发生喷放。该系统采用的是局部应用灭火方式,喷放未对人员造成伤害。
经现场调查,确认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确实收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警信号后才自动启动的。通过对现场人员的询问,并查看历史记录,最后确认该次误喷是由于焊接电弧花引起该区域火灾探测器虚假报警,警铃发出报警声,现场人员匆忙中误按下“总报警”按钮,引起气体灭火联动。同时还发现“总报警”按钮未设必要的防护。
4.案例四
上海长途电信局横浜桥综合业务楼烟烙尽灭火系统喷放。2002年12月的一天上午,该大楼发生气体误喷,100多个钢瓶的烟烙尽(IG541)灭火系统被启动,巨大的声响给人们造成不小的惊吓。
经现场调查,该大楼的机房投入使用后,仍有部分区域在装璜。事发当日有物流公司的人员搬运装璜材料,由于电子门锁关闭,物流公司的人员被封闭在楼层中。情急之下,他随手按下手动报警按钮,楼层中便警铃大作,为停止警铃,他又随手拉动了安装在手动报警按钮旁的烟烙尽灭火系统的电气式手拉开关(紧急启动按钮),系统因此被立即启动。
二、提高气体灭火系统安全性的对策
从以上介绍的几个气体灭火系统误喷案例可以归纳为6种不同类型的误喷,既然有不同的原因,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
案例一的气溶胶灭火系统误喷主要是管理不善造成,系统未进行验收就擅自开通,也未对人员进行培训,现场有很多办公、管理人员,竟无一人知道气体灭火控制器怎样操作,报警时只要有人按一下“停止”按键即可避免火灾的发生。另外,对于计算机等贵重设备也不宜采用气溶胶灭火剂进行灭火。
案例二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误喷归根结底也是管理问题,天花板漏水此前已发生过多次,一直未能彻底解决,业主和安装施工单位都未能真正认识到漏水造成的危害,即便不能把天花板处理好,其实只要把气体灭火控制器转移到其它位置,也就避免了误喷发生。
案例三中的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采取的是一个非独立的系统,它的火警信号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而一般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难以实现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和可靠性要求,该系统未采用国标要求的烟、温复合报警联动,容易因误报警而误动作,控制器的“总报警”按钮也未进行必要的防护,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选型不当。
案例四涉及的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问题,与系统设计和产品质量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使用单位需不断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对于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电气式手拉开关,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误操作。
三、结语
引起气体灭火系统误喷的原因很多,以上仅涉及其中的一些方面,相信还有更多方面需引起注意,任何一方面出现疏忽,都有可能导致误喷发生,一旦发生误喷,无论是否出现对人员的伤害,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陈泽民,刘连喜,张丽梅,等.气体灭火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现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06).
GA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S].公安部夭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消防局,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