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仁和教育思想的析解

2019-09-10焦传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仁和儒家教育

焦传震

[摘 要]以儒家文化及其教育建构和发展了二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异于其他任何文明的根本。文化孕育了教育,教育也生成孕育了它的文化。仁和文化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核心,也是其教育的统帅。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文化自信,也必然要建立中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研讨仁和统帅的儒教教育也应成为一个自觉的任务。否则,就谈不上继承发展。

[关键词]儒家;仁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9)04-0053-04

An Analysis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Benevolence and Education

Jiao Chuanzhen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Xi’an  710119)

Abstract:IConstructing and developing Chinese culture with Confucian culture and its education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create and constantly shape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civilizations. Culture breeds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also breeds its culture.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cultural system of benevolence and culture is also the commander-in-chief of its education. To buil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lso a conscious task to discuss Confucian Education under the command of Renhe. Otherwise, we will not be able to inherit and develop.

Key word: Confucianism;Benevolence and harmony;Education

历经四十年改革开放,快速的经济发展使中国成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在客观上正在不断深刻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非西方的大国。这种客观趋势是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理性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创造,又塑造着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建立本土化的现代文化及其现代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然有一个教育的自觉。因为一个民族的教育和他的文化始终是相互生成的,文化孕育着他的教育,教育又继承创新着孕育它的文化。所以,有斯文化必有其教育,有其教育才能继承创造出斯文化。

一、 儒家仁和文化是传统教育的文化本源

中华文化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复杂开放动态的有机体系,这是国内外的共识。而儒家文化是春秋时的孔子,在损益夏商周文化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建立大同社会的理想创立的。在秦帝国焚书坑儒之前,他和中国的统治阶级没有瓜葛,也不是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及其建设社会的主流文化,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至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政以取代自汉立就崇奉的黄老文化开始,儒家文化才名正言顺的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和建设国家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语境下建构的,培养追求至善,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才,化民成俗,实现大同社会理想的儒家教育成為国家教育的主导。

从一八四零年人类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先发国英国入侵始,中华民族进入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变革的大变革时期。一方面,几千年来引以为傲的中华帝国在与西方工业化国家入侵的斗争中不断失败,使中华民族在屈辱中觉醒,不得不寻找图存救亡,独立富强之路。另一方面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废科举,清末政治改革,成立民国,到打倒孔家店,高扬科学和民主的新文化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这一过程中,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审问批判,和建设新社会所需要的新文化一直是一个根本性主题。

在众多的思想流派中,以全盘否定自身文化,追求全盘西化的一派在与复古派,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和主体,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来建设现代化的理性一派的斗争中基本占据主导地位。全盘西化派虽然受到批判,但是至今仍然在中国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文化变革的同时,传统的中国教育也因文化的变革开始了以学习西方为主的重构,以一九零五年废科举,兴学堂运动为节点,以儒家文化为生态基础的中国本土教育逐步进入了以西方文化为基础,西式教育为示范和标准,服务于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轨道。四书五经为主的传统教育逐步被边缘化,中国教育和中国文化一样,也开始了非本土化的历程。

虽然,在西方工业化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盘西化的打压,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对传统文化拔根,但是他仍然没有消亡。只不过,历经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在统治阶级主导,学校教育和科举的相互作用下,不断的建构着社会的全部,已化为人民生活的一切,塑造着民族个性,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魂和根,成为集体无意识。如今,随着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成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和在全球化运动中的影响力的日益深广,文化问题已不仅是一个文化安全和民族独立问题,而是一个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有效的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问题。

儒家文化作为一个惟新包容同化能力强大的开放体系,虽历经浩劫,而于今不绝的原因众多,但关键在于仁和这一内核,及其生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天人合一,和实生物的思想并非儒家之独创,不但群经之首的《易经》中包含丰富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其它先于孔子的著作中也包含同样的主张,如《国语·郑语》记载,针对郑桓公 “周其弊乎”之问 ,太史史伯回答“去和而取同”。史伯又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天人合一,即宇宙间人与万物构成了一个复杂开放动态的有机整体,一个复杂开放动态的生态体系。和则是指宇宙间人及万物,虽独立而不同,但他们相生相克,生成制化。所谓阴阳互根,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相克相济,过犹不及,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和不是否认个体的差异,更不是消灭异己,而是从合一的整体中承认差异,尊重各自在体系中的作用,辩证的看待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的生成制化关系,促成和维持生长发展所需要的动态的制衡。

但孔子在继承的基础上,从社会建设和改造的立场和实践出发,赋予了天人合一思想 “仁”的内核,主张以仁为根本,以和为贵,并把仁和的大同社会作为人类的理想。尽管仁不是孔子的首创,但却是他的学说中统帅一切的主张,仅在《论语》记载中,孔夫子就针对不同情境下不同学生的提问,对仁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比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恭、宽、信、敏、惠”等。所以,后世把他的学说,也称为仁学。

孔子在《周易·乾·彖》阐释乾卦时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著名论断 。在《论语》中谈到和时,更进一步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之用和为贵”。礼在本质上就是规则,秩序。并以和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之后的儒家秉承其主旨,在《中庸》把“中和”视天下万物生长发育的大本与达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包含人与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人自身之和谐。和则健,不和则病。而和则须守仁道,即天地要仁,人亦要仁,关键是人要仁民爱物。以“仁民爱物”为根本,追求和谐发展,建构和谐的大同社会的主张构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和根本,也形成了和其它文化的区分。

二、仁和是传统课程的根本取向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儒家自孔子始坚持仁和的根本理念,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以仁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和课程思想。首先儒家揭示教育之本质,指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修道以教”,这里的道就是中庸,即“中和”。确立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以仁民爱物为本,仁智勇统一,能经世致用,和谐发展之个体,建构大同社会。在这一点上,儒家教育虽然强调以“修身为本”,但却不惟修身论,其目的在于塑造能兼济天下的经世致用之材。即“格物,致知”,以“修身”,“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自此,仁民爱物以修身,经世致用,和谐发展以求大同的仁和思想就成为中国教育和课程的根本取向和信条。

三、 “和易以思”为教学目标的启发式教学是实践的根本模式

启发式教学是以孔子仁和思想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创立的教学模式。

(一)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教学

“启发”一词语出《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三隅返,则不复也”一句。宋代教育家朱熹对这段话做了精辟的解释:“愤”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即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疑思问是教师教的前提,教学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和发展的过程。

(二)启发式教学是“和易以思”为教学目标的教学

战国时期形成的《学记》在总结孔子以来儒家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再一次对启发式教学进行了具体的界定“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尔弗牵,强尔弗抑,开尔弗达。道尔弗牵则和,强尔弗抑则易,开尔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并指出“记诵之学不可以为師”,根本性的排除了教学是灌输知识的场合和过程,明确了惟有启发式教学是教学应有的态度和行为,使教学的正途,是好的教学,即“善喻”。这一标准要求教学活动必须达到“和易以思”的目标:(1)“思”,即促进学生自由独立的思考探究,独立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寻找问题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并将其视为教学之根本。 (2)“易”,即鼓励学生积极地创新,不寓于已有成见,每学必有新发现,新收获,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新的变化。(3)“和”,一是指学生实现和谐的个性化的发展;二是指教学关系和谐的发展,包括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和易以思”辩证统一,思为根本,和易为标的。

(三)启发式教学是问题发现式的教学

在先秦儒家的启发式教学实践和思想中,学生的“疑思问”是教学的根本和开端, 先有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及其生成的无法独立解决的疑难困境,而后才有教师的“启”,无学生质疑问难即无教师的“启”。但教师的“启”不可以对学生“牵”、“抑”、“达”,而是因其才性,鼓励诱导独立批判的思考和发现,即“发”,不是简单的记忆现成的标准答案。在具体操作上是以质疑问难,“相说以解”的对话式方法。《论语》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较为客观的反映了“相说以解”的对话式教学方法的实践面貌。为了实现“和易以思”的教学目标,在“相说以解”中 鼓励中学生“当仁不让与师”,反对压制和打击不同见解,孔子曰:“攻其异端,斯害而矣”,相反“和而不同”,才是应有的状态和理想的结果。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是个性化的,充满争鸣的,也是和谐的充满生机的。这一方法不但比以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为源头的现代西方教育和课程广泛推行的问题发现式教学要早也更为先进合理,它以“和易以思”的目标超越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以咄咄逼人的诘问置对方于尴尬和狼狈的状态,即至今时,依然能显出其超越时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启发式教学是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实践和要求。这在《论语》中有大量记载,容不赘述。

(五)启发式教学是具有实践品性的教学

在先秦儒家的教育实践中,课程的实践性是鲜明的不可或缺的。一是实践是创新之源。孔子的思想的全部皆与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分不开。二是教学实践过程始终是和开放的社会生活,学生个人的生活紧密联系的。三是课程的目标是为实践服务的,行是归结点,追求知行统一,经世致用。“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巧言令色,鲜仁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缺一不可的。

(六)启发式教学是促进教学主体不断的反思,实现自我完善的教学

在儒家的教学主张和实践中始终不渝的贯彻了独立批判的思考的主题。但是,“思”包含着两重行为,一是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新得知识和意义的思考活动;另一层是主体自主地反省。即孔子的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內省而不咎”中的“省”。很显然这里的“省”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自我反思。他是一种自我以自我为对象的批判性思维,是不断自我发现和建构完善的基本方式。而且自我反思不是离群索居式的闭关自修,而是在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展开和进行的。这种反思不只是学生,也有教师。反思随后就成为国人修身之本法,流传不辍。

孔夫子在办学中创造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也通过教育实践使他的学说传播保存继承和创新,并形成了儒家教育体系的基础。在这一思想和体系指导下的儒家教育,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变化在不断的变革,构成了中国几千年来教育的主体,直到一九零五年清王朝废科举,兴学堂。当然,和科举制度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使儒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被扭曲。但是,在私学领域,儒家文化和教育却得到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宋初理学家先驱之一的胡媛,针对时弊,提出教育当以明体达用为诉求,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反对章句之学。并以此为指导开办学校,并对宋及后世教育形成巨大影响。同时,宋代兴盛的书院教育也为我国传统教育开辟了新境界。我国的传统文化及其教育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的有机体系,理性的认识他们对今天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强大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非凡。恐惧复古的观点是杞人忧天。惟我独尊,排斥外来文化和全盘西化的主张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也被证明是失败的,理性科学历史唯物辩证发展的认识传统文化及其教育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贡献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须和必然的逻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楷模史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2018-9-10.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责任编辑 张宇龙]

猜你喜欢

仁和儒家教育
知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茶道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