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
2019-09-10安国民
安国民
摘要: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发展到21世纪虽然“工具论”还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的主流思想,但也逐渐开始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采用文献资料法,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展开研究,对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直接对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同时也受我国现代化教育理念革新的影响,现在学校体育教育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价值更多元化。
关键词: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流变;选择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都是体育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协调发展不仅是各自自身独立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体育大系统的要求。两者携手并进,共同协调发展是保证整个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竞技体育是以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与取得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则在于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中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
(一)树立国家形象的政治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综合实力较弱,国际地位也较低,我们需要通过在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优异表现来将自己展现出来,扩大国际影响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排奋勇拼搏取得了五连冠的好成绩,为我国的良好形象做了一次有力宣传。在这一历史时期,竞技体育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提高国家凝聚力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二)我国竞技体育运行机制
我国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始于中共中央于1984年10月5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文件中提出:“搞好项目的战略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项目,将短期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抓上去,争取在今后的重大国际比赛中,夺取更优异的成绩”,可以把这一以集中全国力量迅速提高比赛成绩为目标的体育运行机制称为“举国体制”。后来原国家体委不断加强竞技体育管理,扩大运动项目部局,规范国内赛制和训练体制,我国竞技体育运行机制逐渐完善。我国竞技体育成绩所取得的进步是巨大的,中国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帮助中国树立大国形象,体现中国优良风范。
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
(一)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同宗同源,拥有许多共同点。二者价值目标一样,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都要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要求,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同时,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也有许多差异。竞技体育相比较于学校体育教育而言更加注重竞技,行业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更高。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是学生群体,数量较多,而竞技体育的培养资源则要集中到少数运动精英上。训练管理的不同,学校体育教育的训练内容更为轻松,以引导为主,训练时间也更短。竞技体育的训练则显得更为严酷,运动员的饮食起居无一不在训练计划内,训练强度大,时间长,训练更为系统专业。
(二)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可以根据适应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结合国内形势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实施军事化管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校体育教育学习技术与发展体质的之争愈发激烈,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革新,学校体育发展也面临改革。第四阶段,21世纪思想成为学习体育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想愈发西化,改革方向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主。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将体育发展为终身爱好,鼓励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全人格。
(三)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未来启示
虽然现在整个大的体育行业价值取向趋向于“以人为本”,学校体育教育也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但是在如何将这一代价值取向转化为切实有用的教学方法和训练体系问题上仍存在一定的阻碍。要将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贯彻到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还需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体育教育价值取向不动摇,随着国家社会化进程的加深,现代人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育在竞技涵义以外多了一层健康生活的涵义。二要发挥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竞技体育精神可激发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学校体育教育虽说和竞技体育不完全相同,但也可以利用竞技体育精神这一作用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和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在不同的歷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我国体育的价值取向也在某一程度上反映着我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政治需要。对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流变进行辩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充分发挥体育价值取向的导向、教育、激励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拒绝“工具论”的培养思想,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社会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孙晶晶.体育赛场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 (08):39-42.
[2]王党生.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流变与选择[J].教育评论,2016 (02):165-168.
[3]晓梅.基于快乐体育教学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 (08):7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