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安逸都在你的脚边
2019-09-10陈清华
陈清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关乎国家发展,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指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科学认知和准确定位;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既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为中华民族积聚绵延向上和向善的力量;要深度挖掘、开发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当代价值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坚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本篇文章就从《清明上河图》这个角度,来谈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以此有效提升青年的内在涵养,特别是传统中华文化的涵养。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条河两岸的情景。事实上,画作本身也是一条河,历朝历代中,无数同名的作品形成了一条河流,它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个“路”也可以是心路,就是穿越千年,从5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中来想象到北宋东京的盛世繁华,从中可以找到我们的浓浓乡愁。
——题记
写在前面的话。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说:“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老子》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从古至今,没有谁能将物质财富传之无穷。传下来并延续至今的是精神财富,比如《兰亭集序》,比如《清明上河图》。
“人只有一半是他自己,另一半是他的表现。”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在《诗人》中写道。
你看陶渊明,再穷都赏菊、喝酒。每念及此,都惭愧不已。
1700多年前,王羲之与谢安等当时的42位文人,商量着要去小聚一次,良辰美景,品茗论诗,享受喧嚣的孤独。文人的聚会,不可能像广场舞大妈斗舞一样在群里斗表情包。文人的聚会,那叫雅集。晋穆帝永和九年(353),阳光普照,他们相约来到浙江会稽山兰亭这个地方玩,抚琴,赋诗,吟咏,喝酒。他们一伙人举行一个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
既然是玩,就设计一个互动的喝酒游戏:这42位文人在兰亭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水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这个游戏互动性很强,大家都写了诗。酒到尽兴,大家提议出一本诗集,由王羲之来写序。“欣此暮春”,王羲之欣然提笔,一气呵成。书法和散文名篇《兰亭集序》就这样成了。“当时只道是寻常”,王羲之写序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兰亭集序》竟成了“天下第一行书”。
这些汉字流传千年,传统文化的烙印传承至今,让我们得以抚摸远古的气息,让我们暂时远离喧嚣与贪欲。在这个飞速发展、快餐文化“吃香”的时代,《兰亭集序》依然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中,持续地重击我们的心灵。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比《兰亭集序》还要震撼人心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如果说《兰亭集序》是中国优秀的文化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则堪称“文化+”了。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写实性极强的细腻风俗画,也称界画。它所描绘的是北宋时期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一系列细节,小医铺、药店、香料店和官员府邸等等。如今,这些画中的细节都在开封城的什么地方呢?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那么,在当时的开封城,究竟是怎样一派繁荣的景象?带着这些疑问,有必要对深厚的河南文化来一次精神之旅。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新郑,就是当年的郑韩故地,《诗經》当中“郑风”的产地,那是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护佑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其根就在中原。岐黄之学萌芽于中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始于《黄帝内经》。经多位医史专家考察论证,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上古医家对话地点就在河南新密。
“医者意(艺)也”,用中医学的话来说就是妙手成春,是“意”的艺术,既有灵感,也有直觉,有顿悟,以造化之道凸显人道。真正的医家,道高器精,方可为之。什么叫“道高”?就是说医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将文史哲学思想融会贯通。什么叫“器精”?就是说医家涉道已深、道技厚积薄发而后,心眼洞开,诊疗技法精准,让患者“覆杯而愈”。
中医学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难经》,其中前三部主要是在中原地区诞生、形成并完成的。
北宋政府在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医药惠民局”“御药院” “尚药局”等药政机构。针灸铜人,就是由宋代医家王惟一发明并铸造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个“路”也可以是心路,就是穿越千年,从5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中来想象到北宋东京的盛世繁华,从中可以找到我們的浓浓乡愁。
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战国至明末,史传中有籍可考的全国5千多位名医中,河南就有912人。其中,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提出“治未病”理念,首开辨证(病)论治之先河,被后世尊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张仲景约生于汉桓帝平和元年(150),卒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在推举世界29位医学伟人时,依伟人生存年代,把“医圣”张仲景排到第五位,列在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之后。
最近这些年,我读书、写书、讲课、做电视广播节目、小范围的讲座,中心就围绕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开。我对一学者朋友说,先秦诸子是我的思想源头,二程是我的思想底子,诗词歌赋是我阳台上的花草,中医是我的用世,电影、音乐、书法、绘画、篆刻是我的性情,有了这些,我觉得可以享受颜回之乐了。
看上去生活还算充实,其实,这种境界一点也不高。你看人家张充和,她玩昆曲、玩书法,给外国人开讲座。对于自己的一生,她常对身边的人说这么一句话:“我这辈子就是玩儿。”去了美国,她在耶鲁大学艺术系教书法,笑称自己“门下三千弟子皆白丁”,因为确实大多是白人。
一辈子没好好玩,不会玩,这境界怎么能高呢?好的艺术往往是“玩”出来的。但是,人到了55岁,想的问题肯定和年轻时不太一样了。我曾经和比较要好的学者朋友交流,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和学生的关系能处得很好。朋友说,这些年来,能真正理解并传承老师学术思想的学生,目前还没有,一个都没有。我想了想,还算幸运,我倒是碰到一个真正喜欢读书、思考,并和老师学术思想比较接近的学生。这个学生,知识面比较广,有时候,从老家回来,不回学校,先到我的书房,和我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这个学生酷爱《清明上河图》,而我们每次聊天的话题,也都是围绕着《清明上河图》展开,谈艺术,谈哲学,谈历史,谈中医,谈二程,谈先秦,谈书法,谈篆刻,谈音乐,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因此我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虹桥”,意即他像《清明上河图》中的那个“画眼”——虹桥。一幅《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师生二人从大一聊到大四,从大四聊到他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两个人聊一幅画,也是“奇葩”了。
回想一下,通过《清明上河图》,我们共同完成了对中国哲学、对河南文化的一次个人化的梳理,实有记录的必要。本来,想借鉴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问曰”“师曰”之形式,但又念自己无“师曰”之能量,加之我和学生亦师亦友,属于平等的交流,聊天内容又比较散,于是就“平等”地使用了彼此的名字。
下面是对话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的部分内容。
1.张择端没有画一只返航的船,就像人生,一去不复返。戛然而止,意犹未尽。
虹桥:陈老师,您上课时多次提到《清明上河图》,我对这个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看《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手法不同凡响,绢本,淡着色。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全景式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从头至尾,移步换形,多视点地将极其繁复的场景处理得错落有致、疏密相间。
我选择这么一个春天,来到您在小镇的书房,想听您谈谈《清明上河图》。
清华:惠风和畅,和气载柔。谈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和”字,也离不开“中”字。咱们河南的口头禅就是“中”。这事中不中?中。什么叫中?《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未发”就是不起情绪。
《大学》讲什么呢?就是在讲“诚意”。而“诚意”的要义则在于情绪控制,让自己不受情绪的影响。什么叫“和”?“和”是和自己的“诚意”相合。“中”“和”就是“率性”,而“率性之谓道”。孔子说自己“五十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就是“和”,因为这是下学走向上达的转折点,也就是回到了原点却又不是原点,就如返朴归真、佛道两家的悟道。曾国藩被称之为“半个圣人”,穷其一生都在刻苦修行。他在日记中记载,他有一次多看了一眼美女,然后就在日记里“反求诸己”,反省。但他到老,才领悟圣人上达的学问,他说:“不信书,信命。”就是说,认识到一切都“关乎天命”。
《论语·宪问》中有云:“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感叹上达的学问只有老天知道了。
写《道德经》的老子,他是得道之人。他教人“无为”,就是因为他知道,一切天注定。成功学宣扬的“有为”,就是刻意和私心,除了徒增烦恼,还折寿。以无为的心态,尽人事乐天命,该做什么做什么,贫富贵贱都是肉身的命运,与我无关。
《庄子·知北游》有这样一段话:东郭子问庄子:“你所谓的道,在哪里呢?”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说:“你一定要说个地方才可以。”庄子说:“在蝼蚁中。”东郭子说:“为什么如此卑微呢?”庄子说:“在杂草中。”东郭子说:“为什么更加卑微呢?”庄子说:“在瓦块中。”东郭子说:“为什么越说越过分呢?”庄子说:“在屎尿中。”道无所不在,只是一般人视而不见罢了。用中医学的观点来看,庄子这段话很“齐物”,你看中医学有时候会用童便入药,《金匮要略》还用马粪治病。当然,以现在的观念,可能不卫生。但古人确实认为:道“在屎尿中”。
你从道的层面来看《清明上河图》,而不是从器的层面来看,那境界就不一样。
在春天开始“回忆杀”,记忆像信纸,在不断地拆开、折叠中被岁月风霜耗损。看着《清明上河图》,那种民族的记忆就像回到宋朝,静下来,仿佛能听到汴河的淙淙水声,繁忙的船只,以及次第响起的橹声。恍惚间,如庄生梦蝶。虹桥、渡船、桥头、岸边、驴队、狗吠,仿佛看到前生的自己。青山绿水、毓秀钟灵,穿越到初春时节的东京城,在街边小酒馆喝上几杯。那个时候,杨柳岸,凉风,明月,怎不能醉倒?
美丽总是哀愁的。那个如水般缓缓流淌的生活节奏没有了,也永远不会有了。
你逛过开封的书店街吗?我逛过,颇有古街之韵,延续了开封文化与精神的血脉。很喜欢。每次看《清明上河图》,我都不由自主地找书店街。当时,自然没有书店街这个名字。北宋时,书店街名叫“高头街”,当时的“高头街”与皇宫毗邻。清乾隆时,它才被正式命名为“书店街”。
《清明上河图》对宋代的饮食文化有详细的描绘。你看小说《水浒传》,它虽然作于元末明初,但里面的很多内容却反映出了宋代的饮食文化。你看《水浒传》中武大郎靠什么生活?卖炊饼。炊饼是今天烤制的烧饼吗?不是。是蒸出来的发酵饼,类似现在的馒头。
武大郎的弟弟武松,离开阳谷县赴东京押送贵重礼品。出发之前,武松这样嘱咐兄长:“你从来为人懦弱,我不在家,恐怕被外人欺负。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每日迟出早归,不要和人吃酒。如若有人欺负你,不要和他争执,待我回来,自和他理论。”
武松说的“扇笼”是什么呢?就是蒸笼。
词语是一条流动的河流。随着岁月的变迁,一些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着变化,比方说,“学霸”一词,原指把持学术话语权的人,现在嘛,则指专注于学习、分数很高的学生。再比方说,现在说“百姓黎民”,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底层平民,可在古代,“百姓”一词指的是奴隶主,或是有钱有权有势的贵族。“百姓”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中:“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九族既睦,这是怎么回事?大约5千年前的上古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几个部落连年征战,最后,黄帝族、炎帝族和夷族联盟,打败了九黎族。黄帝族、炎帝族、夷族等形成的部落联盟大约有100个氏族,每个氏族以地名或封号作为自己的姓,故称“百姓”;那些被抓获的九黎族俘虏,则被称作黎民。“百姓”和“黎民”是两个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到了春秋末年,宗族世袭制被打破,出现了土地私有制,特别是到了战国以后,封建制彻底取代了奴隶制,“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降到了黎民中来,这时候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了。
《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清明节出游,开封市民都带上枣粥、炊饼与鸭蛋,“谓之门外土仪”。宋人所说的馒头是带馅的。
《清明上河图》中画了旅馆、客栈、酒店。旅馆、客栈、酒店,历史悠久。据记载,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已出现旅馆,当时叫逆旅、旅舍、旅店、客栈等。晋代潘岳《上客舍议》就有这样的记载:“逆旅久矣其所由来。”人性都是相通的,古代也有黑店。《水浒传》里就有母大虫孙二娘开的人肉包子店。孙二娘在大树十字坡开店,武松来到店中,孙二娘介绍说:“本家有好酒、好肉,要点心时,好大馒头。”武松说她家“馒头馅肉有几根毛”,这就证明了当时的“好大馒头”是带馅的,类似今天的包子。《水浒传》中武松被发配到孟州的牢城后,管营的儿子金眼彪施恩看中了他的一身好武艺,想请他帮忙,就给他特别的待遇。武松第一天的午饭是这样的:“一大旋酒,一盘肉,一盘子面,又是一大碗汁。”一盘子面,就类似今天的面条。潘巧云以到报恩寺还愿为名,来和那个和尚裴如海偷情。裴如海送给潘巧云父亲的见面礼是:“挂面、京枣”,这挂面就类似今天的手擀面,也就是今天的面条,和今天的郑州烩面接近。
面条的历史实在悠久。在河南南阳,新野板面已成河南著名的风味小吃,面好,臊子也好。新野板面以新鲜南阳黄牛肉为主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多种调味料,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回味无穷。据说,新野板面是从三国传来的,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和面条一样历史悠久的,还有豆腐。淮南王刘安痴迷于方术,炼丹炼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但却无意中却发明了豆腐。说豆腐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一点也不夸张。晚清重臣、著名主战派人物李鸿藻的小儿子李石曾,就把豆腐引进法国,开办中华餐厅,还在巴黎开了一家豆腐公司,大赚了一笔。
豆腐好吃,但也有人极度抗拒,比如南宋的著名理学家朱老夫子——朱熹,原因是与理不合。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云:“又相传朱子不食豆腐,以谓初造豆腐时,用豆若干,水若干,杂料若干,合秤之,共重若干,及造成,往往溢于原秤之数,格其理而不得,故不食。”
大豆,也叫黄豆,古称菽,是中国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农作物之一,至今已有5千多年。轩辕黄帝时,大豆就已经成为主要作物。《战国策》里说:“民之所食,大抵豆饭霍羹。”说明黄豆曾经是老百姓的主食之一。
《水浒传》中设酒筵待客,都要先铺陈果品,可见宋朝人对吃很讲究,先吃水果,然后吃正餐。
《清明上河图》中的宋朝是什么样子呢?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你知道,宋朝统治者对于人们追求财富和享受的“侈心”并不怎么压制,像宋徽宗本人就痴迷于声色之乐。《清明上河图》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幅“世俗化”的风俗画,画中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
《清明上河图》的特点是“俗”,三俗——题材俗、作者俗、体裁俗的“大俗”之作。因为大俗而成为经典,化庸常为神奇。要知道“俗”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被压抑被遮蔽被抹杀的状态,难得在宋朝有机会露出来。画中确实没有“雅”,看不出超逸脱俗的美学风采,看不出文化涵养和道德情操,也看不出礼教和宗教色彩。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才叫雅。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与谢安等共42人一起在兰亭雅集,抚琴,赋诗,吟咏,喝酒。兰亭宴之后,喝酒高兴了,大家提議将“兰亭诗”结集出版,由王羲之为序。王羲之对自己书法水平十分自信,“俯看绿水滨”,欣然提笔,“欣此暮春”“三春启群品”“和气载柔”,书法和散文名篇《兰亭集序》厚积薄发,自然天成。
序是怎么来的?《尚书》讲了作序的原则:“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
我觉得,欣赏《清明上河图》时带着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比较好,就是带着那种无所事事的“闲心”。孔子曾经让他的弟子们谈谈志向。有的学生说将来当官,治国安民。有的学生说,要从事礼乐工作。只有曾点,他的志向是无所事事、心不在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点的理想生活,就是暮春时节,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到沂水河中洗洗澡,登上高台吹吹风,然后,跳跳舞、唱着歌回家。曾点的暮春咏归图,正是超越庸常,越陌度阡,回归乡野,暂时摆脱琐屑的世俗羁绊,求得精神的自由与放纵,这正是孔子所向往的。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其实,孔子早已有了归隐之心,享受“浴乎沂”。但是,还有道没有行。“道不行”怎么办呢?他说,那就“乘桴浮于海”吧。
《孟子·离娄下》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也就是婴儿之心,它的反义词是大人之心。朱熹说:“大人之心,通连万变;赤子之心,则纯一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正以其不为物诱,而有以全其纯一无伪之本心然。是以扩而充之,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婴儿之心,就是未被污染、腐蚀、蒙蔽、遮蔽的本心,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状态就是婴儿之心。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大家熙熙攘攘,都往热闹的名利场上去,而我“独泊兮,其未兆”,我独自平静,没啥感觉,“如婴儿之未孩”,就像刚出生还不会笑的婴儿。
《易经》前八卦“乾、坤、屯、蒙、需、讼、师、比”,第四卦,也就是童蒙的蒙,讲的就是赤子之心。“蒙”卦卦辞是这样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所谓开蒙,开蒙之后,其实还要回到蒙。
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时,年龄大概是40岁。你听他的名字,“择端”出自《孟子》,他的字叫正道,“正道”来自《礼记》。大约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偏向儒家。
后人猜测宋徽宗题写“清明”是自我表扬,大约是说自己统治时期“清明盛世”。
从金代人张著题跋的年代(1186)来推论,《清明上河图》的绘制时间大约为1125年。你注意一个细节:画中汴河所有的船呀都是驶向汴京城,就算停泊岸边,那个船头,也无一例外地朝向城关。张择端没有画一只返航的船,全部是只进不出。就像人生,岁月过去了,一去不复返,没有回程票的。戛然而止,意犹未尽。这个,我认为是有寓意的。因此,《清明上河图》看上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成群结队,实际画的还是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长大之后,外出赚钱谋生,用五头毛驴驮着炭,披星戴月,沿着汴河走啊走,一路上看到外出扫墓回城的人群;路过一虹桥,一匹惊马,毛驴受到惊吓;看着汴河上的繁忙的船;一位骑马的官员,带着随从,有牵马的,有开道的;城门口,有一列穿城而过的驼队;有人乘轿出城,两位仆从开道。入城的与出城的,“通衢车马正喧阗”“桥南桥北好风烟”,好不热闹,不过他们都在虹桥顶端相遇。“虹桥”一段为全画高潮,车马行人,南来北往。你看坐轿的官员与骑马的官员,窄路相逢,随从一个比一个牛,你不给我让路,我也不给你让路。你牛我更牛,你不让我舒服,我也不让你舒服。“清明上河”在这里最热闹。几番入城与出城,这个人的一生就过去了。
宋朝不愿意打仗,在军事上算不上强国。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的时候,宋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你看,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一些小国家。赵匡胤从战乱过来,深知战乱之苦。自朱温篡唐建梁以来,老百姓一直处在兵荒马乱的世界。先是朱温篡唐建梁,然后又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立国之初,赵匡胤强调“继述父祖基业”“以治家之道推之治国”。军事上,他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国家逐步走向统一。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也许,他实在不想再打仗了,处理官员也有一定的宽容性,多采取政治型贬降。贬降的方式主要有罚铜、落职、降差遣、冲替、差替、放罢、追官、勒停、除名、居住、安置、编管、羁管、党禁等。宋太祖既有黄老思想又有法家思想,到了宋徽宗时期,宋代已经奢侈成风,市民生活相当繁华了。河南城市文明的起源,往前追的话,可以追溯至6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之后便是北宋的繁荣昌盛。到了北宋,人们的生活品位有了变化。
《清明上河图》的出现,有这么一个背景。
你看《清明上河图》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在长达5米多的画卷中,精心刻画了工匠、商人、士人、医生、相士、和尚、道士、官吏和儿童妇女等各种人物的情态、动作,从虹桥至街市城门内外,树木、水纹、船只都非常讲究,反映了北宋京师开封的都市生活,成为市肆风俗画的源头。《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有人说了,图这么长,挂哪里呢?怎么看呢?古人看长卷,通常从右端开始,徐徐摊开,边展边看。如此一来,静止的绘画空间,便波澜起伏起来,有了一种流动和变幻的感觉,就像不知不觉悄然而逝的岁月神偷。
据考证,该图前面应当还有一段,描写的是远郊的山。但现在看不到了。画卷右边开端处,是驴队——晨曦初露,两名山里人赶着几头小毛驴组成一个小队伍,驮负10篓木炭,准备卖给汴京城里人。这么说,当时汴京城里人主要是烧木炭了?我们今天指责煤老板的时候,也总是说,古人知道地下有煤,也知道煤能当燃料,但是,古人呀,没有现代人聪明,他们知道煤是地下蕴藏的能量,不去开发。这种说法是“古比今好”的思维惯性。不严谨, 先秦没有用煤的证据,但是,《清明上河图》時代的北宋,汴京城里的人已经用煤了,不信你看南宋庄绰在《鸡肋编》中的记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石炭,不就是今天所说的煤么?
在越来越多的文化喧嚣和浮躁中,《清明上河图》就像是人类返璞归真的精神伊甸园。
2. 《清明上河图》中所有人的活动都沿着汴河展开。
虹桥:一幅现实主义风俗画卷,举世闻名,赢得风流。《清明上河图》上面好像没有画蚂蚁呀。我今天来拜访,还是想和您聊聊《清明上河图》。那么多记载北宋风情的文字,却怎么也比不上这样一幅画。感觉文字的魅力,在这样的风俗画面前,“弱爆了”。文字记载人们会怀疑,真是这样的吗?作家有没有夸张啊?但是,面对《清明上河图》,人们只会看看看,研究,研究,再研究。原来北宋人是穿这样的衣服啊?拿这样的扇子啊?原来北宋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毛驴啊?原来北宋的酒店是这样的啊?这张择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呐?《清明上河图》为什么这么传奇啊?《清明上河图》中的颜色有什么讲究?我想听您好好聊聊。
清华:界画名作《清明上河图》是写实风俗画的杰作,为稀世珍宝,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幅具有历史性的代表作。它与唐人韩混绘制的《五牛图》一样,被誉为画苑“国宝”。画中颜色还是有讲究的。
在古人看来,颜色有严格的等级秩序,比方说,紫色的衣服,那可不是随便穿的,那象征着权力。在明朝,黄色那是皇帝的专属色。
古代将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所谓正色,指的是: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这5种正色与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刚好是一一对应。所谓间色,是指:绿(青黄之杂)、碧(青白之杂)、紫(青赤之杂)等,实际就是由不同种类的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将星空划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居中央。后来,紫微垣的意思延伸,代指皇帝居处。皇宫被称为“紫宫”或“紫禁宫”。我们都知道故宫里面有个“紫禁城”,皇帝居处,能是随便进的吗?皇帝的诏书被称为“紫书”“紫泥”。紫色成为贵色。
煌煌巨作《清明上河图》与张择端的另一幅作品《金明池争标图》,一幅定格了东京的清明“上河”,绘出了北宋东京“人物繁阜”“人烟浩闹”的繁盛景象;一幅描绘了东京的“上池”,真实地显现了东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两图合起来,堪称双璧。《清明上河图》中所有人的活动都沿着汴河展开。“一城宋韵半城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性。
我们仔细端详,从画卷上能数出的牲畜有90多头,房屋130多座,船舶20多艘,树木170多棵。
你有没有注意,你看唐代的画,比如《八十七神仙卷》,你能感觉唐代人有神仙风度,个头比较高。唐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好啊,那是继汉代之后的一个顶峰。为什么说是顶峰呢?因为之后的宋元明清都看不到那样的精气神啦。你看《清明上河图》里面的宋代人物,和唐代的画相比,那真是一个唐诗,一个宋词。宋代人个头上没有唐代高,那种神仙风度也荡然无存。宋代人的格局变了,由外转内,由旷转精,整个气象变了。俗话说,有实力,说话才有底气;有品德,处世才能硬气。说的都是气。
气是什么?气是精的存在形态。《易经》将气直接称为精气或精,并认为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构成宇宙的本源是什么?看过《中医基础理论》的朋友都知道,构成宇宙的本源是精气。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的原始物质。我们习惯上总说“气血”,其实,气才是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你看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是个治疗血虚发热的基础方,“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也就是说,黄芪的用量是当归的5倍。你看西医在抢救危重患者的时候,最怕什么,最怕患者“点头吸”,就是很吃力地点头呼吸,遇到这样的患者基本上没救。他那个气呀,下不去,只能勉强呼吸到胸口那一块。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人这口气要是没了,这个人也就是“阴阳离诀”了。人在“阴阳离诀”时,过的第一道关就是停止呼吸,断气。
百病皆生于气。可见这个气有多么重要。很多人着急,没有耐心,那都是气不顺了。不顺血能好么?为什么有人咳嗽,白天就不咳了,到了晚上,一躺下就咳嗽?因为白天是气为主,晚上是血为主。所以睡眠不好的人,对血的伤害比较大。你得从他的血上入手,方可见效。
为什么有人一说话就“盛气凌人”?为什么大家爱说“和气生财”?有理、有自信、有底气,还需要那么大的声音来压服别人吗?不需要。越自信的人越温和,就是那种“气从以顺”的感觉。所有“盛气凌人”的背后,都有一颗极度自卑的玻璃心,那是必须特别努力才能消除的自卑感,只不过是用貌似的“盛气”来掩盖罢了。所有的任性,都会受到惩罚,只是时间的问题。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生命的最大快乐是什么?恰恰是我们痛苦地缺乏确定感,或者说不安全感。一个底色悲凉的人,也许他需要的不是虚假的自信,不是“盛气凌人”,而是健康消食片,用来消化情绪,或者找一首自己童年爱听的歌,就这样柔软而且沉溺,恢复元气,这是我的另个一学生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啊?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有时候,就是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朋友加一在微信圈发了一首诗:守着村子的寂静/睡去/又在梦里醒来/呼吸,心跳还有啃木头虫子的声音/微弱却格外清晰/是夜太靜了/睁眼闭眼四周尽是黑暗/我问自己,害怕吗/ 有个声音在内心回答,是的/另外一个声音回答,不/音乐如涓流细述/述说软弱会得安慰/ 述说羞愧可以转向盼望/述说黑暗终将驱散/述说,光已来……
我读了之后,眼前一亮。从寂静写到光,这诗击中了我。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一种无形的气。读了这首诗,感觉气格外顺畅,心中点燃了一盏灯。这诗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几道,《老子》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近代思想家严复的字就叫几道。
王阳明去世之前说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个人,如果“心光明”,内心里充满了光明,还有什么要说的?
还有一个警察朋友顾小龙,上班之余酷爱写诗,不为发表,只为喜欢。前几天,在饭桌上他给我念了他写的一首诗《海口要活在天亮之前》:这是海口的夏天,空气是凝固厚实的/清补凉、椰子水和姑娘们的花裙子/就是一个下午,不长也不太短/你说你要在夏天裁剪爱情,用料简单/穿过记忆里几条街道的老房子……远处是沙滩,更远处是海/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夜晚/你都这样说,海口就要活在天亮之前/在海口每一天都有故事/但是并不是每一天有酒/在海口从不缺乏过客/但是千万人也许都没有你等的人/南下的候鸟带不走椰城的暖冬/北归的故人将离别喝出塞外的风雪/你要说说未来,我只和你讨论现在/浪花和海风都是我要的年味/星空寂寞,灯火璀璨/潮水将远方一遍遍推向眼前/唱抒情或者豪放的歌曲,让它带走……
“你要说说未来,我只和你讨论现在。”这气感觉气顺。气,在英文当中,就是“能量”。这种“能量”能让你坚定而不软弱。
听他这样的诗,我不由得醉了。友人胥瑞则将他写的歌词,当场唱了起来:依然走在铺满鲜花路上做着没实现的梦/醒来任是少年走出半生不迷恋的痛/和家人临别许下的诺言他都还记得/诺言变成誓言 最后被写成歌/为何总在偏执地坚持着/用生命去守护对家人却远离着/谁会不害怕就紧握锋利的现实呢/不再跳动的心依然炽热/谁让他固执地把正义当作他的天职呢。
难以想象,我们竟然不谈论“苟且”,谈的全是风花雪月,全是诗和远方。难以想象,一个巴西女孩惟达,竟然是一个蝉连14届世界冠军的世界跳绳第一人。她竟然丝毫没有任何名人的感觉,只是热爱跳绳,热爱生活。看她在网上的跳绳视频,完全就是人绳合一的境界,她不是在跳绳,就是在玩。想去哪里,拿上一根绳子就走了。真会享受生活啊。
也许,人生需要不断地“尝试错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猫放在装有特殊开关的笼中,猫经过不断地尝试后触到了开关,终于逃离了笼子。桑代克为此提出了著名的“尝试错误”学说。
人都是有惰性的,人的呼吸中枢系统也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的朋友中,有的人50岁刚过就退休了。50岁刚过,有的人头发还没有白呀,人刚刚成熟,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不自觉地把自己弄成了一个“退休老人”的角色。他以为占了便宜,高兴啊,但是,他忘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这么年轻,就无所事事,不甘心,于是折腾做生意,或者出去兼职,结果呀,不到一年,什么毛病都来了,皮肤病啊,失眠啊等等。从佛家的观点来看,这叫德不配位啊。他的德行还没有达到不干活就享清福的阶段,却提前享受了,人的惰性呀、高傲呀全来了,就连身体内的细胞也跟着“安逸”起来。西医在进行二型呼吸衰竭抢救时,如果你一上来就给他高浓度的氧气,他就会本能地有个惰性,懒得呼吸。懒得呼吸的话,那身体内的废气(二氧化碳)就排不出去,那这个人的身体机能就无法恢复。所以,为了抢救患者,必须给他低浓度的氧气,以此激发他身体的活力,减少他的惰性。
所以呀,“饥饿感”比“食物”更宝贵,“遥不可及”比“唾手可得”更值得珍视。我们看台风过后受伤的那些树,反而长出灵芝来。树皮受伤之后,树木自身的生命力反而更旺盛了。我曾经在海口市的海甸三西路海南大学附近,见过一个修表匠,他那个铺面根本不叫铺面,就是两栋楼之间的一个小夹缝,甚至无法安置他的一个身体,需要倾斜才能勉强在里面坐下来。这个一尺多宽的小“铺面”,不需要房租,因为它没有产权归属,只是城市中两个“握手楼”中间的一个小夹缝。可是,这个修表匠就在这么小的夹缝中,平淡地过生活,任凭世道变迁,他只修表,只是个匠人。他技术高、守一、价格便宜,这一行他一干就是30多年,而且乐在其中。就靠这么个手艺,他养活了一家人。如今年过半百,无病无灾,他的幸福感丝毫不比50岁就退休的朋友人低。
你看苏东坡啊崔颢啊李白啊,他们能写出千古流传的诗文,多是在逆境当中写的。一个人在享清福的时候,没有任何斗志啊,每个月奋斗不奋斗,都有固定的退休金打入账户,他还奋斗吗?不会了。
唐朝崔颢最有名的《黄鹤楼》,就是题在黄鹤楼墙上的诗,这在今天那可是乱涂鸦。在景区的墙壁上胡乱涂鸦,那可要罚款的。但你可以想象一下,崔颢当时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坎,然后他想到了什么,就写了诗,以此明志。
唐朝的美女标准是杨玉环那种类型,那时候还没有“小蛮腰”这样的所谓美女标准。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34.5万部小说、散文和戏剧中描述美女的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纤细的腰围”被提及的次数最频繁。研究报告称,腰围是辨别女性生育能力和健康程度的一项方便指标,因为它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女性到了青春期后,她的腰、臀会随着雌激素水平的提高而变细、变紧,而随着年龄增大,腰、臀又会随荷尔蒙水平的下降而出现扩张趋势,患病的几率也会增大。因此在男性的心理中,“小蛮腰”成了一项最受重视的美女标准。
关于人类的身高、体重,有一个评估身材的BMI指数(即Body Mass Index,译为身体质量指数或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据说,这个指数是由19世纪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发明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的标准,BMI在18.5~24.9这个区间内为正常体重。
对比上述的数据,你有什么感觉?我感觉《清明上河图》里面的宋代人,有点矮了,大约是因为过于追求内在的原因吧。“气节”这个词很有意思,气节,气一节,也就是有痰积聚了,不顺畅了。在中医里,这叫半夏厚樸汤症,得用半夏帮助下气。
农耕时代,那是农耕一元结构,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张择端让我们看到了市民文化繁荣的影像,单纯的农耕一元结构也逐渐演变为城乡二元结构。
宋代之前,说起“城市”这个词,其实,更多是“城”,夜间,实行宵禁,厚厚的护城墙围起来的“城”像城堡一般坚固和神秘。你看电影《末代皇帝》里老佛爷对那个3岁的小孙子傅仪怎么说的:“天黑以后,紫禁城里就不准有男人了,就连你这样的小男孩也不行,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住在这宫里头。太监不是真正的老爷们。”
说是“城市”,更多是“城”,哪里有“市”可言。没有“市”,市井文化便无从谈起。“市”的功能非常弱,但《清明上河图》里的城市,那是熙熙攘攘的闹市,高耸林立的酒楼,还有欢歌笑语的勾栏,就连北宋东京药铺的种类,都清晰可见。图上的市民,有一种平民式的高贵,在红尘的夹缝里活色生香。“城”的形象被弱化,突出的是“市”,因此,后人评价该图是市井风俗画的源头。
从图上看,汴河两岸“物阜民丰”,繁荣昌盛。当时的城市格局,已由坊市制改为街市制,那时的人已经有了热闹的夜生活,夜市已成规模,城市中心区域的夜市甚至通宵达旦,店铺林立,遍布汴京内外,所以说,用“街头经济”这个现代化的词汇,并非调侃。当然,严谨一些表达,应该叫汴梁街市经济。
市井文化可爱,小人物真实。词话本的《金瓶梅》,开篇第一回就是“景阳冈武松打虎 潘金莲嫌夫卖风月”。有学者认为词话本产生在嘉靖朝之后的隆庆朝,更多学者认为产生在万历朝,经过之后的泰昌朝和天启朝,流传半个世纪后到了崇祯朝。崇祯年间的书商为了多赚钱,在词话本的基础上,做了一番包装,开篇先写“西门庆热结十弟兄”,配上精美的绣像,加上了一些评点文字,学界简称为崇祯本——也就是《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曾经有一度文学评论家动不动就主张“着眼于大人物大事件”,反对闲笔,一上来就是轰轰烈烈,故事推动紧凑,你看《三国演义》写帝王将相,《水浒传》写英雄豪杰,《西游记》写取经大事,写如何和妖魔鬼怪斗争,《红楼梦》写贵族大家庭,《金瓶梅》则反其道而行之,就寫市井小人物的的小故事,比如说卑微的王婆、丑陋的武大、靠嘴巴赚中介费的应伯爵、有钱就开心的韩道国等,这些没有资格入史的生命,写他们的真实存在状态、生生死死。词话本的《金瓶梅》这样描写韩道国:“五短身材,三十年纪,言谈滚滚,相貌堂堂,满面春风,一团和气。”
《清明上河图》里有很多小人物,就是做个小买卖,就是喝酒,生活真实、饱满。就像现在的创业者,他们不幸灾乐祸,真心实意地生活。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可爱,也有小人物的志气。童年被人比成绩,青年被人比对象,中年被人比金钱,老年被人比儿子,死了被人比葬礼,你觉得这样一路比下去,有意思吗?你看《红楼梦》的鸳鸯,就是一个下人,但她就顺从自己内心,不去攀比,也不去攀附什么高枝。贾赦让邢夫人、鸳鸯的哥嫂来劝她,威逼她,但她坚决不从,发誓说:“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 宝金’‘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
那么,邢夫人又是如何生嫌隙的呢?第七十一回文本写道:邢夫人直至晚间散时,当着许多人陪笑和凤姐求情说:“我听见昨儿晚上二奶奶生气,打发周管家的娘子捆了两个老婆子,可也不知犯了什么罪。论理我不该讨情,我想老太太好日子,发狠的还舍钱舍米,周贫济老,咱们家先倒折磨起人家来了。不看我的脸,权且看老太太,竟放了他们罢。”说毕,上车去了。凤姐听了这话,又当着许多人,又羞又气,一时抓寻不着头脑,憋得脸紫涨……
3.《清明上河图》是真正“用心”的画。
虹桥:据日本学者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动物209头(只)。《三国演义》中才涉及1千多人、《红楼梦》中才涉及9百多人、《水浒传》中才涉及7百多人。
陈老师,您说过,《清明上河图》是真正“用心”的画,是真正有“气”有“神”的画。怎么理解这个你说的这个“用心”、这个“气”有“神”?还有,阳明心学的真正奥义是什么?
清华:《清明上河图》是真正“用心”的画,是真正有“气”有“神”的画。我还说过下一句,你可能忘了,就是说,《清明上河图》看多了,有助于人修心,能够实现从“守一”到“心灵的逍遥”这个跨越。
古人对心的认识是来源于君主观、整体观念、阴阳观的运用,当时尚无解剖学认知。现在我们常说的“心想事成”“用心学习”“费心帮帮忙”等等,说的都是心。中医所讲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中,除“喜”字外,都用“心”字作为偏旁部首,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造字的年代就认为,心与思考、心情等等有关。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却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参透这两个偈子,不太容易。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以此进行修行自身,“净土”也就在眼前。真正的“净土”不在西方,而是“心净”,这是禅宗六祖慧能要表达的意思。他的《六祖坛经》,就是让人们从中找出一条通达的门径。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将经院式的繁琐佛理生活化,以智慧统摄戒律,不再区分此岸与彼岸,强调只有一个世界,区别只在迷悟之间。迷则陷入烦恼此岸,悟则超登智慧彼岸,没有提倡任何形式化或模式化的修法,认为只要抓住“无念”这个修心的宗旨,就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与空相应行安顿自己的精神生命,真正做到了“活在当下”。“佛在我心,自性自悟,见性成佛。”“顿悟”法门人人可修,“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公案广为人知。为什么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不识字的慧能,而不传给博学的神秀?佛教经典浩如烟海,至少有5千多卷,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佛教研究体系,生出了文献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字学、训诂学等。当时五祖弘忍已经发现经院式的佛理,有点像程朱理学到了明代中后期,过于繁琐,好好的哲学成了束缚、禁锢人的性情的工具,一大堆注释、一大堆废话,故弄玄虚,走到了“灭人欲”的极端。好好的一个人给弄成了木偶,毫无生趣。这个时候出来一个王阳明。他站出来,对着整个思想界大喊:你们不是不让说程朱理学的坏话吗?好吧,我来解释一下程朱理学。我告诉你们什么叫理?三个字:“心即理”。什么叫“心即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也。这就是阳明心学的理论起点。
阳明心学的真正奥义,说起来简单,用三个字来说,就是“心即理”。用四个字来说,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所有精神病患者的问题都是出在这四个字上。知了就要去做,可他做不到,无法控制自己不去胡思乱想。你如果仅仅理解成知道了就去做,那太低了。你如果只理解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就未懂王阳明。这是常人根器差导致的误解。
什么叫心?什么叫神?《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即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知行合一”真正的意思是“知行一体”,即知和行是一回事。明代心学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这一真理。
想想看,在王阳明之前,大家普遍认为:知是知,行是行。两者虽然有关联,但是毕竟是两个知。今天你是来我书房讨论《清明上河图》啊还是去和女朋友约会啊,两个事情,你经过选择,知指导行,最后行动。王阳明经过龙场悟道以后,发现大家普遍认为的知,是你从生活中来的,或者通过知识的传播得来的。但是这不是真知,比方说,很多人都说你研究《清明上河图》没出息,挣不着钱,也当不了官。于是,你觉得似乎有道理,就改变路径,去到大公司上班挣钱去了。慢慢地,你逐渐发现,其实你并不喜欢在公司当白领,你喜欢从事学术研究,你开始后悔。王阳明龙场悟道,就是找到了真正的知。真正的知在于心,那心是什么?王阳明用了“良心”这个大家都熟悉的词汇,但王阳明说的“良心”不是现在说的有良无良的“良心”。王阳明死后,他的那些弟子将“良心”解释成“本性”,这不是王阳明的本意,王阳明所谓的心,类似于先天存在的本性。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知行合一的终极奥义,就是事出有因,不是偶然性,而是必然性。所有的行为都有其必然性。老百姓说:“他那样的家庭教育,出这样的事一点都不奇怪。”出了事,人们会想:是什么导致了他这个必然?是他的知。林妹妹和张飞根本就不是一类人。性格或者说本性,导致了这个必然。他们聊不来,在一起所有的行都不一样,因为知不同。不存在脱离知的行,当然也就不存在脱离行的知。你的行必然是你的真知。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件事。你听音乐,全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行歌曲,因为你从小受教育的背景,你的“知”,就决定了你不可能欣赏意大利歌剧。你点菜全是油腻辛辣,你从小的的胃就记忆了你爱吃这些大鱼大肉。选择去这一家餐馆吃饭而不去另外一家,这是由你的知决定的。你的知,取决于你做什么的行。通过行了解知,通过知了解行。所以“观其言”更是“看其行”,这样才能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在赌场挑女婿?因为输了之后,他所有的行都是他从前的“知”,他的教养暴露无遗。能真实地看清楚一个人。
观察自己行动,是悟道的第一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也好,“知行合一”也好,“致良知”也罢,说的其实就是人需要唤醒良知,让自己的心能感知更多。人应该有灵魂的,而不是个传声筒、一个木偶。你没吃过“汉堡”,那就心外无物,“汉堡”对于你来说就等于不存在。你没看过、不理解的世界,对你来说就是不存在的。生命就是记忆。一个人没有记忆了,那这个世界无论有多么美好,也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对一个盲人来说,无论街道打扮得多漂亮,他也没有任何感觉,因为他看不见。
什么叫“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种解释太禅宗了,类似“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阳明心学确实有点外儒内禅。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问题就出在很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
孟子的“性本善”一说,是阳明心学的根基。王阳明曾经抓住一个小偷,没有报警,而是冲小偷吼:把你的良知交出来!小偷有點懵,说,这个真没有。王阳明说,这个可以有。然后,王阳明让小偷脱衣服,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小偷也不愿意脱了。羞涩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小偷,但也有羞耻之心,这“内裤”就是你的良知。就算一个小偷的本心被物欲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够模模糊糊地知道善恶。“人人心中皆有良知”,“致良知”就是用良知致人,也就是说,面对魑魅魍魉,要唤起与生俱来的本心。王阳明说:“吾性自足,心外无物。”所以不要“死读书”“读死书”,不要相信什么“理性”“命运”之类,那是自欺自愚的心造之物。事实上,“相信”本身就是意识的思维惰性,带有盲目的成分。也就是“仁心”被“我执”的迷惑,从而产生麻木不仁的“自我”。什么人说话你都信啊。语言是什么?能当饭吃吗?说出来的话,带有任何能量吗?滔滔不绝说一年的甘言媚词,连一壶水都烧不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汉代诗人佚名的《上邪》。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就写过一首长篇叙事诗《井底引银瓶》,讲了一个始乱终弃的老套故事,劝女人切勿将身轻许人:“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为君一日恩,负妾百年身;寄语痴小人家女,切勿将身轻许人。”
汉语说一个人有才华,叫才华横溢,但在英语当中叫一个人有能量。
良知在《传习录》里就是圣人应该做到的内容。只要还穿着“内裤”,就还有救,还有良知,王阳明试图通过一点点的“致良知”,改掉内心知道不对的,朝着儒家圣人的方向进化,就离圣人近了一步。王阳明认为:“内心”即是行为的关键,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通过修心可以正行。他认为“反求诸己”的核心在于“问心”,只要内心明澈,“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正心,“诚意”了为何还要去“正心”?其实“诚意”就是“正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临死之前,王阳明说的还是心,“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经常“出入佛老”,是佛学高人,他说的光明不是谎打诳语。他说自己已经修行到“光定”境界,通体光明了。当然,这个光明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是佛家的“光定”之上的“法身定”境界,否则“光明”从何而来?所以那些王阳明“铁粉”对他临死之前的八个字,可以说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大道至简。所知越多,离道越远。心学的关键在于“心”,理解阳明心学需要对佛学有相当的功底。多看几遍《六祖坛经》,然后再看阳明心学,体悟会更深刻。“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君主之官,是身的主宰;第二层,是神明出焉,是个情感思考主体,具备情感、判断和选择的功能。
关于幸福感的问题,幸福感顾名思义,幸福是一种感觉。啥叫幸福?朋友圈里晒的幸福是不是幸福?每到生日,就有人在朋友圈晒几张图,笑眯眯地吃蛋糕,令人垂涎欲滴。浏览朋友圈的朋友看了,会“哦”一声。和图一样美化的还有心情。谁又知道事实是否真幸福呢?朋友圈的幸福,那是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精心挑选组织的图文。看的人也只是微微信一下。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 “顿悟成佛”。惠能教人“端得起,放得下”的处事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正是苏东坡的“端得起,放得下”一如陶渊明诗中所写:“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古代有个励志故事,说苏秦读书困了,就采取“悬梁刺股”的办法,让自己清醒,然后继续读书。读书是一种颐养心性的生活方式,是怡神的体验。真困了就去睡觉,饿了去吃饭,何必如此酷虐自己?生命是有节律的,这个节律就是天道。苏秦受功利驱使,困了就“悬梁”,违反天道,精神萎靡下坚持不睡觉,记忆力反而下降,效率极低。“刺股”必流血,流血必然去包扎处理伤口,反而浪费时间。故“悬梁刺股”式读书愚蠢至极。如此和自己的生理规律死磕,很容易油尽灯枯。纵然侥幸“成功”,执掌了六国相印,成了风云“人物”,也必非良善之人。一个人为了功名对自己都如此残忍,日后又岂能指望他善待他人?苏秦就是这样,后来惨死六国兵刃之下。战国后期思想家荀子这样评价他:“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令尹),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
把心关住,就放下了。欲念太重,老想着外物,而外物又虚幻不实,追求越多越痴迷执着,更加烦恼痛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名的背后,是久负之累。“心想事成”?美好的愿望而已,怎么可能呢?你想得太多了,呵呵。儒家教人修心、“守一”,道家庄子教人“心灵的逍遥”,而佛家教人放下。事实上,三教皆“外能治世,中可治身(家),内以修心”,只是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目的地都是一样的。
《坛经》里说,六祖慧能从广东不远千里跋涉去拜五祖为师,五祖连续问了他三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人性问题:“你们岭南人是野蛮人,怎么能够成佛?”六祖的回答惊天动地,他说人有南北,但是佛性没有南北。
六祖慧能开创南宗顿教法门,从此弘化于岭南,安顿人的心灵。六祖慧能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深度参与了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传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
4.人生就是“修心”过程。
虹桥:英语的“heart”和汉语的“心”怎么区分?怎么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这个心主神明?
清华:爱是书房里靠近又远离的心跳。爱是雨夜中想握却握不住的手。这样的感觉,来自什么?来自心。
在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凡是有大量褒贬义的字所属的部都是按照“先部首字后中性再褒最后贬”的顺序来排列的。其中,心部字共263字,通过这263字,再结合战国、金文、甲骨文的“心部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细腻的心灵世界,以及心理的变化历程。
從前我做编辑时,在编辑记者写的稿件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句子:“尽管他是个农民,可是,他仍然热爱书法。”谁说农民就不能热爱书法了?类似的句子还有:“虽然他是个中专生,可他仍然热爱运动。”
和这种歧视性句子相反的是滥用同情心。诸如“记者驱车到他家采访,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了两张床,家中最值钱的东西就那台14英寸的电视机了。父母亲身体有病。虽然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可他高兴不起来,每年4千多元的学费……有爱心人士愿意援助的,可拨打本报电话。”
一个小企业的老总,每天看到这样的贫困生就要求见面,还要带上记者拍照,捐上3千元,比单纯在报纸上打广告效果好多了。
爱心就是这样一点点地贬值的,同情心就是这样被透支掉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最丑陋的人”一节中说:杀死上帝的凶手是最丑陋的人。尼采的意思是说:最丑陋的人就是群氓即民众,这些群氓麻木不仁到什么程度呢?到杀死了上帝还不自知。
在佛教观念里,死不过是个概念,人是不会死的,如果会死,那还要佛法干什么?所谓死,不过是肉身变了形状,变成虫子或者猪;或者,虫子或者猪变成了人。六道轮回里,人不知道下一世会变成什么。
一个高僧讲,某企业家听了他讲法之后,决定种菜不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再伤害那些小虫子。
结果,第一年,95%的菜叶都被虫子吃掉了,只剩5%可以吃、可以卖。他就给虫子讲佛法,希望它们口下留情。第二年,他还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结果75%的菜叶被虫子吃掉了,留给他的只有15%。到了第六年,5%的叶子被吃掉,留给他9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众生平等,你不伤害虫子,虫子也不伤害你。你用农药毒杀它,它也会加倍地报复你。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有哪个老板投了资之后不想马上有回报的?他恨不得马上赚到金元宝。哪个老板肯等上6年呢?
人已经不会等待了,失去耐心了。
在这个浮躁的快餐时代,你想倾诉,都得花钱买钟,否则,找不到人听你慢慢说那些家长里短的话。大家的情欲都像野兽一样咆哮着。
耐心,成了这个社会的奢侈品。
西医讲的心脏,是作为实体器官的心脏,是解剖学意义上的,是一套为机体供血的组织结构,是物质层面的;而中医的心,是形而上层面的,是思考层面的内心、心思、谋划,与心理、心情、心态或心境有关,是无形的、功能的、非物质层面的。明清以来,受到西方医学神经大脑学说的影响,中医界也提出“脑主神明”乃至“心脑共主神明”的见解。
什么叫神?不知神不可以为工,知神必须先知心神。心神即心主之神明。心主是生命活动的主导方式,神明是生命之神的和谐致用。主明则安,不明则病。各种疾病多与心神有关,诊治之道在于调和心神。中医诊治之道的最高境界在于神诊与神治。
古人认为香味能醒脾、通神,欧洲人对香味的理解则不一样。欧洲人为什么发明了香水?那是因为身体有异味,不得已而为之。中世纪的欧洲人基本上终生不洗澡,所以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千年不洗的欧洲”。当时的欧洲贫民甚至认为洗澡是耻辱的标志。洗澡是和治病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有人犯了罪,作为惩罚,就给他洗冷水浴。要臭大家都臭,谁也别嫌弃谁,彼此彼此,所谓“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香水发明之后,浓重的体味终于得到掩盖。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中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学哲学之宗”。《黄帝内经》并不注重五脏的具体形态,却极其重视五脏之气,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和病理变化都是由“气”来决定的。五脏六腑之气在十二经脉中正常运行,是人生命的关键。“气”是有能量的,“气”具备能量属性。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都是通过五脏六腑之气在其经脉中的正常运行来实现的。《黄帝内经》蕴涵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整体观念、阴阳观念以及反映以上两种思想的君主观念。这三种哲学观念成为学习和理解《黄帝内经》医学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五脏之气”与大自然之气相通,构成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心与五脏发病具有联系,心病与体窍志色味有关联。《内经》里面说“心主神明”“心为君主之官”,这“心主神明”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观点,它和由它所派生出来的一些观点和理念,如“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等,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和实践。《黄帝内经》对“心”认识,没有把重点放在“形”的层面上,更加注视“气”而不是“形”。《黄帝内经》重视的是“心气”而不是“心形”。《黄帝内经》专门提出了“五脏之气”的概念,极其重视“五脏之气”。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心是一个与人身所藏之神合而为一,具有人性观含义,主持着人的各项机能的内藏功能体。1979年版的高校教材《中医学基础》认为“心藏神”为“心主神志”,云:“古人之所以把心看作‘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心主神志的功能是分不开的。”1984年的高校教材《中医学基础》则将“心藏神”的功能直接說成“主神志”,曰:“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神。医道即是和神之道。《类经·脏象类》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
“心”由“心脏”引申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两义,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双重影响,体现了汉民族的整体观念。“心”义的文化价值在于它对自然、社会的全息性。它以自身为中心,与人体、人界、自然形成了一个动态关系系统。
英语的“heart”和汉语的“心”为对等人体词。汉语中的“心”字具有隐喻性,隐喻为心神,神为生命之本,而非思维意识。“心”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发展史密切相关。“心”比“heart”使用更频繁。
“心”由“心脏”引申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两义。“形”与“神”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形”不能脱离“神”而存在,“神”对“形”有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神”主要藏于人的“心”中。气的作用也就是时间的作用,而时间也体现着气。中医所谓“升降”“出入”,就包含着形器之局部的形气转化活动。人体内部的气化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类:水谷之气化生精微、呼吸之气化为精以及精、气、神互化。古代文献中的“气”主要有三种涵义:气态物质之气、生化之本之气、符号意义之气。其中,生化之本之气是以主客相融的方式,通过心灵“体验”对世界的发现。
《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庄子认为:“心”是祸福的根源。心的最高境界是“心如死灰”,这“心如死灰”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那个贬义词,庄子说的“心如死灰”是说物我两忘、心物合一的境界,这其实也是老子所说的“道”那个境界。经过真实事件参悟,在心里发酵,达到“心如死灰”这个境界,这也是修心的目标。修心的途径是“心斋”“坐忘”。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性属阳,心为阳中之阳,心对寒与热的病因以及七情病因具有敏感性。心病预后亦与其阴阳属性相关。心与自然相应,与自身相应的观念正是基于中医整体观的认识。心主身之肢窍,十二经脉连通了人体脏腑与肢窍,与心相连,将一身之信息集中反映于心,成为心为人身之君的物质基础。
这颗心到底有多重要呢?从中医上说,太重要了。比方说,冬季,天气寒冷,不少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咳嗽症状。什么叫咳嗽?我们笼统地说咳嗽,其实,咳和嗽是不同的。咳,是呼吸器官受到外界某种刺激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咳能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那是你身体内肺气尽责的表现,该感谢肺才对。所谓嗽,是喉咙里有痰。寒痰饮邪,停于肺胃。痰嗽,又称痰饮咳嗽。指因痰饮而致咳,并以咳嗽为主症者。咳,是肺的问题。嗽是脾胃的问题。
有个病证名叫五更嗽。五更时咳嗽,或五更时咳嗽加重。《丹溪心法》以胃中有食积,至五更时火气流入肺所致,用知母、地骨皮降肺火。《杂病源流犀烛》谓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皆脾虚所致,治以六君子汤加炮姜。
我们现在都不大细分了。
有的人一咳嗽,不管三七二十一,吃药,止咳。追求短平快。殊不知,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措施,是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办法。一些身体虚弱、年纪大的人,能咳嗽出来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可以排出吸进肺里的异物,而异物常常是他们生病甚至危及生命的原因。
咳嗽的时候吃药止咳,这难道有错么?擒贼先擒王,治病要找根。如果不顾引发咳嗽的原因,单纯地吃药止咳,那无异于关门抓贼。你把贼逼到墙角,贼被逼急了,后果会怎么样?公牛跑到瓷器店,你最后抓到了公牛,把它杀了,也无法挽回瓷器被打坏的经济损失。单纯地吃药止咳,有的偏方就能做到,但那个引起咳嗽的病源还在,咳嗽好歹还是个出口,你把它堵了,没症状了,但那个贼邪还在,潜伏在你的体内,那其实更可怕。最后你把贼邪养大了。
咳嗽的时候吃药止咳,好像没什么错。事实上,单纯以止咳为目的的治疗,是典型的粉饰太平。治疗咳嗽最关键的是去除引起咳嗽的原因,比如消炎、抗过敏等等。单纯的止咳药是有的,甚至有些还带有镇静效果,有中枢抑制作用,它们中大多含有违禁成分的,药店里现在已经限制销售了。
从好的方面说,一个人咳嗽,至少说明两件事,一是他们本身体力尚好,尚有清除异己的能力,而咳嗽本身是对身体的自我保护;二则提示,吸进去的异物,因为咳嗽的抵抗,还不太容易进入到肺里,感染的机会因此比较少。
一旦不咳嗽了,并不意味着引起咳嗽的原因去除了,而很可能提示不仅异物不能排除,自身的体力也在下降,这个时候,不咳嗽甚至可能是病情加重的预警。对这样的人,只要不是咳嗽很严重,以至于影响睡眠,或者因为咳嗽震动过大,怕就此升高血压使血管破裂,一般情况下不要过分止咳。
一般的中成药,少有单纯止咳的,都会根据病情配伍润燥、化痰之品。如针对咳嗽初起、感冒初起、无汗发烧、咳嗽零散发作的“通宣理肺丸”,针对干咳无痰的“养阴清肺糖浆”,针对咳嗽痰稠难出的“复方竹沥水”,针对咳嗽发烧吐黄痰的“羚羊清肺丸”“急支糖浆”等。
曾经听我的中医老师讲,他讲看到有文章总结,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出现各种原因导致的咳嗽,但是咳嗽的种类不同,要注意辨别以下几种咳嗽:1. 药源性咳嗽,即因服用某种药物而出现的咳嗽,它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医生建议的正确治疗方法是:将含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药物停服或减量。多数患者在停药或减量后,咳嗽很快会消失。症状持续较久者,可短期服用氨茶碱、舒喘灵或吸入必可酮等治疗,多数能很快治愈。不能停用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之类的药物,如缬沙坦、芦沙坦等。2. 因心脏疾病引起的咳嗽。咳嗽是许多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此类患者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或伴有明显心悸、气短、水肿等症状,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左心功能不全(左心衰竭)的患者,在早期会以反复的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这是隐性心衰的表现,往往易被忽视或误诊误治,应该加以识别。这类患者常伴有多年的高血压或冠心病史,咳嗽多于夜间熟睡或劳累后出现或加重,症状经休息或坐起后可减轻或消失,使用消炎止咳药多无效。此时,应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确诊病因,做针对性治疗。3. 与哮喘有关的咳嗽。支气管哮喘多以发作性呼吸困难、哮鸣为特征,患者也可伴有咳嗽、流涕、咳痰等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临床上有一种哮喘无明显呼吸困难或哮鸣,仅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多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咳嗽常于春秋季反复发作,且在夜间、清晨、感冒或运动后易出现或加重,每次發作可持续数周至数年,易被患者本人或医生误诊为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4. 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相关的咳嗽。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的食物、消化液等反流入食管或咽喉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肥胖的女性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典型的表现为:患者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上腹或胸骨后烧灼不适或疼痛,并常伴有反酸、咽部不适或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病情多在卧位、弯腰时加重。但也有一些患者典型症状不明显,常以普通的咳嗽及咽部不适为主要表现,易被误诊为咽炎、喉炎或其他疾病。5. 性质和伴随症状发生明显改变的咳嗽。中老年人中,有慢性支气管病变或慢性肺心疾病及长期吸烟史者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此类咳嗽的性质较为稳定,每次发作时的状况及伴随症状都相似。如果发现患者的咳嗽由以往的轻松咳、多痰咳,转为顽固性的干咳或呛咳;或由晨起发作的“烟咳”(即因吸烟引起的咳嗽)转为持续性咳;或伴有发热、盗汗、消瘦、胸闷、胸痛、心慌、痰中带血、四肢无力等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变化时,常表明其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病症。
如果确实属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外邪犯肺、肺失宣降,比方说由于受寒、脾湿引起,它实际上提醒你:可能你的脾怠工、不作为了。脾说我冤枉啊,我也想干活,可是湿气重啊。我的亲朋好友中有这种情况,我通常建议她去医院做检查,如果确定属于感冒引起的咳嗽,脾湿重,夜里咳嗽较重,那么,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阶段性,如果属于初发阶段,根据具体情况,治当宣肺止咳,辨证使用止嗽散合小柴胡、荆防败毒散。吃后减轻,但这个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复发,这就进入咳嗽的稳定阶段,咳久必虚,影响睡眠和心情,连带着肝气受影响,这个阶段,辨证使用逍遥散和止嗽散,能明显缓解。缓解之后,疾病进入“盛”的阶段,“盛”极必衰,那这个阶段,就得考虑到了“收工”阶段了。咳嗽缠绵不愈,咳嗽日久耗伤气血以致心脾气虚,心脾气虚则神疲乏力,心脾营血不足、神不守舍则睡眠欠佳。因思虑劳伤心脾,气血不足而致气机郁闭,影响肺气宣降,故咳嗽发作。患者咳嗽病在心脾两虚,内邪犯肺,这个时候,针对天冷感冒、思考用脑后咳嗽、睡眠不佳、神疲乏力,根据这些辨证着眼点,采用调补心脾之法,大方向就没有问题。睡眠好转,咳嗽会减轻。最后还是心出来收工。心,是“乾清宫”呵,在你咳嗽的初现阶段、发展阶段都不轻易出现,“盛”的阶段一出手,一招稳大局、定乾坤,一举取效而痼疾愈。治病必须找到其根源,不能头痛医头,足痛医足。那么,辨证之后,不是局限于止咳治肺,考虑使用归脾汤合止嗽散,再合小半夏汤,比方说,丹参5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甘草8克,当归20克,黄芪15克,酸枣仁10克,陈皮10克,远志6克,龙眼肉10克,川贝10克,木香3克,桔梗10克,荆芥8克,百部10克,白前10克,紫菀12克,枇杷叶10克,半夏9克,生姜3片。如果是苔腻得厉害,说明他不是气血的问题,是痰瘀。那可能要考虑温胆汤加减了。方中不用人参、党参,而用丹参,就是因为丹参味苦性微寒,主治气滞。丹参一味,功同四物。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益气养血,成为心脾两虚证的效方。方中健脾补气用四君子、生芪、姜枣,养血宁心用当归、炒枣仁、远志、龙眼肉,补而不滞用木香。归脾汤从心脾两脏治疗,方中以黄芪、人参、白术、甘草之甘温补脾益气;以枣仁、远志、茯神宁心安神,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用木香行气舒脾,以使补气血之药补而不滞,得以流通,更能发挥其补益之功。原方在临床应用时尚需加生姜3片、大枣2枚,意在调和脾胃,以资生化。就全方的配伍特点来看,本方虽是心脾同治,但重点在治脾,因为脾是气血化生之源,补脾即可以养心,且脾气得补,则血行得到统摄,方能引血归脾,其方名为“归脾”寓意可知。另外,本方虽是气血并补之剂,但重点在益气生血。方中黄芪配当归,即寓有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血自生,血足心自养。
《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说:归脾者,调四脏之神志魂魄,皆归向于脾也。参、术、神、草,四君子汤以健脾,佐以木香醒脾气,桂圆和脾血,先为调剂中州;复以黄芪走肺固魄,枣仁走心敛神,安固膈上二脏;当归入肝,芳以悦其魂;远志入肾,辛以通其志,通调膈下二脏,四脏安和,其神志魂魄自然归向于脾,而脾亦能受水谷之气,灌溉四旁,荣养气血矣。独是药性各走一脏,足经方杂用手经药者,以黄芪与当归、枣仁与远志有相须之理,且黄芪味入脾而气走肺,栆仁味入肝而色走心,故借用不悖。
四君子汤,之所以不用茯苓,改用茯神,因为茯苓为死气,而茯神得松之生气。当然,现在有不少药店没有茯神,只要茯苓,那就只好用茯苓代替茯神了。
《医方考》上说,五味入口,甘先入脾。归脾汤中的参、芪、苓、术、甘草,皆甘物也,故用之以补脾;虚则补其母,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所以养心而补母;脾气喜快,故用木香;脾苦亡血,故用当归。
《医林纂要》上说:此方主于滋血,故以人参为君,参、芪、甘、术,皆补脾为滋血之主,脾厚而不生湿则生血矣;龙眼肉甘补滋润,所以为生血之佐;木香、远志则又能升肾水,以由肝而达之心脾;当归以厚肝之脏,枣仁以节心之用,茯神以止心之妄。
《续名医类案》中说:归脾汤兼补心脾,而意专治脾,观其于甘温补养药中加木香醒脾行气可以见矣。龙眼、远志虽日补火,实以培土,盖欲使心火下通脾土,而脾益治,五脏受气以其所生也,故日归脾。
歸脾汤,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它可以引肝血和心血归到脾血内。万病皆由心生。脾藏意而主思,思多伤脾。《内经》中说:“二阳之病,发心脾。”思虑过度,过多的能量压抑在脾,损伤了脾的正气,导致脾虚症状,但这种虚是假虚,是过多的思虑、耗损心脾的营养,导致整体的供血不足。而归脾汤,便是调畅气血,安神养心,使脾气归位的药方。脾气归元,则血有所统,妄行之血,才可以归经,心才可安,神才可住。
《素问·咳论》中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虽是小病,但治疗起来相当复杂。唐步祺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咳嗽之辨证论治》,陈修园有“小柴胡汤治咳值千金”的感慨。
所以呀,大道至简,修心为上。儒家讲修齐治平,首为修身,修身最终落脚点还是修心。心平,气则和。气和,则安。佛家烦恼即菩提,也就是说咳嗽也是菩提。
通常情况下,给你烦恼的,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朋友。所以,人际关系需要简化,一二知己足矣。
按照佛家的观点,你这一生能挣多少钱,这是个定数。所谓修行,就是行为的修持。尘归尘,土归土。要去的,终归要去,要来的,终究会来,拦也没有用。
前几年,看过台湾电影《海角七号》。我想我看的应该是完整版吧?酒席上,单恋老板娘的修理工“水蛙”说:“你看过那个青蛙交配没有?一只母青蛙背上贴着两三只公青蛙,那两三只公青蛙有没有在那边互相吵架的?没有啊,那么人干嘛去计较那一男一女、两男一女的事呢?”
我看了两遍,感觉不过是写人性。日本教师远方来信的第一封中有这样的话:“我只是个穷教师,为何要背负一个民族的罪,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还有,那表达个人幽怨的第七封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却战败了,我是战败国的子民,贵族的骄傲瞬间堕落为犯人的枷。”
我还是哭了——因为镇长的一句感叹:这里那么好的风景,我就想不通,为什么年轻人就是留不住,争着往外跑?
那是一个海边小镇,风景秀丽。
影片开头就是“闯台北”的摇滚歌手阿嘉,混不下去了只好回南方小镇,临行前阿嘉把那把心爱的吉他摔碎了,边摔边骂粗话:“我X,我X你妈的台北。”可是,他回到的那个农村老家,那个小镇还是热情地接纳了他。镇长还专门给他找了一份邮递员的工作,如果在我们这里,能这样吗?好像我现在放弃海口,再次回到山东老家,回到生我养我的农村,那里人的目光肯定不对了,他们受不了我,我也未必习惯和他们交往了。
我想我是回不去了,肯定回不去了,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走的是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人生就是“修心”的过程。我没有参加过教堂婚礼,我们这里不时兴这个,就像西方人不时兴我们大吃大喝、大摆宴席的婚礼一般,那种庄严、肃穆的教堂婚礼是另一种仪式,当然,我只在电影院里和电视机前看过,在书上读过。婚礼上,据说,当男人唱着“我以永远的爱爱你,我以慈爱吸引你,聘你永远归我为妻,永以慈爱诚实待你”时,在场的人不流泪都难。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电影《我们的故事》为回归“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做了最好的解释。电影中老牌美女米歇尔·菲佛与银幕硬汉布鲁斯·威利斯,扮演—位啰唆抱怨的妻子和—位中年秃顶的丈夫。最后,这位本来执意要结束15年婚姻的绝望主妇对他说:“每个人都会有难以忍受的怪癖,我宁愿忍受你的。”这其实也是心的修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叫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叫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那个“人”是谁呀,是你的尚未开蒙之心。
5. 时间起源于无聊。
虹桥:陈老师,我看《清明上河图》,突然感觉画中的人物有点无聊哦,你感觉他们有幸福感吗?时间和无聊之间,有关系吗?
清华:你这个感觉,是个很严肃的哲学问题。哲学家萨弗兰斯基认为:“时间起源于无聊。” “无聊让我们体验了时间流逝的一个可怕方面,不过是以佯谬的方式:因为在无聊中时间恰好不想流逝,它停顿,它让人难以忍受地延长自己。”问题在于,现在有了手机之后,很多人没有时间无聊啊。
作家刘荒田在《一瓢“时间” 》一文中说,台湾散文家简媜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起这么一件事,说一位女子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月夜时分,迟归人总是听到水洼底的呼唤,借我一瓢时间。”接着她把“一瓢”划掉,改为“几两”。后来她趴在图书馆的桌子上睡着了,笔记本被一陌生男子看到,由此两人讨论了好几次。他认为“一瓢”比“几两”好;她也觉得水洼的形状像水瓢,用瓢较好。但他转念,说,还是用“两”好,“一寸光阴一寸金”,既然时间像金子,当然要用“两”了。她又提出将“几两”改为“一尾”,因为时间滑溜溜的像鱼,抓不住;还可以改为“一头笨手笨脚的时间”。随后两人转入谈情,没有就此问题下结论。刘荒田感叹说:知道时间能以瓢来计算单位以后,我对一切瓢状物件,如勺、网兜、坩埚便敏感起来。是啊!它们都是可以从你的光阴“取样”的物品,如此,且对时间,怀有更多的戒慎与恐惧,勿让自己或者别人,百年身后舀出“你的时间”,是连过滤价值也没有的污水。
我们见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见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见到一英里以外的建筑是5微秒之前的存在,即使你在我一米之外,我见到的也是3纳米秒以前的你。我们所眼见的都是过去。
人类的心底都有着对死亡的恐惧。因此,我们其实害怕时间。时间有残忍性。无意义的忙碌、超越界限的焦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时间比时机更重要”。有趣的事情不多,有的只是荒诞。人间哪有“尽欢”这种事?但人总不能哭着过。“沉浸”在当下,这也是一种能力。
公元17世纪,自从牛顿确立了绝对时空观,时间就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直线前进的。从这个时候开始,时间才开始分为了有用和无用之说,于是有了“无聊的时间”和“有聊的时间”。
无聊出大艺术。现代人的问题就是不会无聊了,无聊的时候就刷手机,被手机操控了。你看古人有多无聊啊。宋代诗人陈与义在一首名为《襄邑道中》的绝句中这样写道:“飞花两岸照晚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他说,在那个落霞的傍晚,诗人无聊乘船沿江东下。想不通的是:躺在船上,无聊地吹着凉凉的西风,观察云彩。奇怪,为什么天上的云彩却一动不动呢?陈与义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并非云不动,而是云正和我以相同的速度向东移动呢。陈与义操心的是“满天云不动”,无聊是吧。这种无聊就像小孩,尚未开蒙的小孩。
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开篇,颇无聊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你看,张若虚说“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操心的是潮汐和月球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大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诗其实挺无聊,有什么高远的意境吗?没有。有什么远大志向吗?也没有。立意高远吗?不高。有儒家的治国平天下吗?也没有。他写的是什么?是朝辞白帝,暮抵江陵,这么快,“一日千里”。“一日”是时间,“千里”是空间,写的是时间的转瞬性。
再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无聊感叹,是时光易逝,青春不再。人生真的很短暂,一“离”一“归”,无聊间,就是一辈子。
什么叫无聊?歌风弄月、吟雪咏霜,就是无聊。风、云、雪、霜,能赚钱吗?不能。
唐代诗人张继这样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更无聊了,他写失眠。失眠算什么远大志向吗?而且还是“愁眠”。也许你会抬杠,说错了错了,雪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而“霜”不是。当露点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时,地球表面的水蒸气经过凝华而结成白色冰晶,这便是霜。他却说“霜满天”,这不仅是无聊,还是常识性错误了。可是,在张继眼中,“霜满天”就是一种诗意,是一种文学的无聊游戏。
古代文人呀,没事的时候特别无聊,喜欢将零星的思考写下来,一时不知道叫什么标题,就起名叫《偶书》,宋代诗人陈襄在《偶书》中无聊地写道:“朝居晦息与山邻,物理由来有屈伸。独把一心经万事,逍遥须养谷中神。” “物理由来有屈伸”,这句诗影响了日本很多文化和官员。学者朋友云教授的书房里挂了一幅书法:“万物由来有屈伸”,改动了一个字,将物理改成了万物。他说,那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日本财政长官井上写的,他从日本回海南时三和老师送给他时说的。这个时代有非常著名的高桥财政和井上财政,前者是宽松财政,后者是紧缩政策。两人都被暗杀。
宋代大学者邵雍的《偶书》中则这样写:“美食无使餍,餍则不能受。善人无使倦,倦则不能久。官小拜人喜,官高拜人耻。官职自外来,中心何若此。”
当代学者钱钟书在《偶书》中是这样写的:“张刘观水感澜生,不似人心惯不平。更愿此心流比水,落花漂尽了无情。”那是一种淡定的境界。
“开车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这种抢道的,一种是不让我抢道的。”朋友刘兄说了这话之后,有人表示“英雄所厌略同”。这话虽说玩笑,但用的词全离不开“抢”,潜意识里,大家都将时间“有用化”了。现在家用小轿车普及之后,很多个人喜欢在车尾上“涂鸭”,觉得车是自己买的,车尾自然也是自家的地盘了。于是,就在车尾上表达个性和情绪,比如“马路新手,刹车天后”“本姑娘单身,追尾必嫁”,诸如此类。“追尾必嫁”?这玩笑开大了吧。你怎么知道人家愿意娶你呀。就算你情我愿,也不能用“追尾”这种冒险的方式吧,好莱坞大片看多了吧。
也有朋友在同一个圈发微信说:“想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不要微笑,也不要眼泪,只是一个人孤独到老。”从时间哲学来看,这是将时间“无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