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姜奶奶的三次“过招”
2019-09-10李翠莲
李翠莲
回顾幼儿园七年的工作经历,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张又一张家长的面孔。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姜奶奶那张看起来热心快肠、处起来却胆战心惊的脸。其实她人很好,只是特殊的经历造就了她争强好胜、倔强火爆的性格,我对她的了解也源于与她的三次“过招”。
第一次“过招”
2009年8月25日。按照幼兒园常规,25日是新生开始报名登记的日子,由副园长和保教主任在幼儿园负责接待。
记得那天下午,我突然接到向园长的电话,说一位奶奶因为退费的问题在幼儿园大吵大闹,并破口大骂。因为交通不方便花了一个多小时我才赶到现场。只见得一位年轻的奶奶气势凌人,口不择言,其儿子媳妇则在一旁默不作声,园里的几个年轻的妹妹也是受了莫大的委屈,眼泪直打转。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春季学期,奶奶的孙子然然身体不好缺勤天数比较多,老园长答应她退返140元的保育费,并在票据上批注说明“在秋季学期报名费中减扣”。姜奶奶于是要求少交140元钱给孙子报名注册,当时负责报名登记的几位妹妹认为这样不合财务管理规定,坚持不给报名,这位奶奶就认为幼儿园在歧视她们外地人,故意不接受她的孙子,于是大发雷霆。了解了事情原委,也知道了这位奶奶姓姜。我一边查看了她手中的票据,并向老园长打电话核实;一边给他们讲解幼儿园收支两条线、现金入财政专库的财务管理规定,请他们理解幼儿园的难处,并承诺等开学以后财政资金一返回立马兑现退费。
事情就这样平息,之后我特意去找然然所在的班级做了解,得知姜奶奶年纪轻轻丈夫去世,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儿子,因为大儿子在宜化工作才从外地搬到猇亭不久。
第二次“过招”
2010年6月1日。上午庆祝“六一”文艺汇演,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节目进行不到一半,雨越下越大,不得不终止。
我照例站在园门口送别家长和孩子们,和大家挥手再见,并告诉大家等天晴了咱们再来一次演出。姜奶奶牵着然然走过来,我热情地迎上去,未及我开口,一段话语噼里啪啦:“是你们老师先乐了着,还是儿们先跳了着?老师的节目演了儿们的没演!我孙子感冒了要找你们扯皮的!”她横眉冷对的神情从我眼前掠过,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一时无言以对。大家精心准备之后没能展演的那种失望,我感同身受;奶奶对孙子的疼爱和担心我也非常理解。
第二天清晨迎接孩子入园的时候,我特别关心的摸了然然的额头和小手,向姜奶奶询问了然然回家后的身体状况。事后,我们在班子会上讨论了这件事,我们对着节目单做了反思,在安排第二次演出的时候,充分体现以孩子为本的思想,将老师的节目做了合理的调整。
第三次“过招”
2011年的一天傍晚。姜奶奶没带接送卡,保安请她在一旁稍候几分钟,等打卡的家长走完再进园,她当着众多家长的面蹦起来和保安又吵又骂,硬是闯了进去。
我的办公室就在园门口,事情的经过听得一清二楚。排队打卡入园接孩子是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也是对幼儿的安全负责,容不得家长这样胡来。姜奶奶的脾气我很清楚,我不好与她当面沟通,老师们更是害怕与她交言。于是我拨通了她的儿子(然然的爸爸)的电话,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要求他转告姜奶奶,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说,不能再这样蛮不讲理,我特别强调:如果她改不了脾气,那幼儿园只能要求然然转园。至此以后,直到然然幼儿园毕业,姜奶奶的再也没有发过脾气使过性子。
再后来见到姜奶奶,是在2015年9月1日开学的日子,姜奶奶将然然的弟弟送到教育幼儿园就读小班,老熟人见面,我们彼此都格外热情。
我与姜奶奶的三次“过招”,都是不起眼的小插曲。可是每段小插曲,都能引起我的思考,并在思考中明白一个道理:尊重可以赢得信任,尊重家长是做好家园共建工作的前提。一切为了孩子可以达成共识,以孩子为本是做好家园共建工作的终极目标。制度可以保证质量,遵守制度是做好家园共建工作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