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
2019-09-10马萍
马萍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和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阅读教学
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备受师生关注。但就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方式和习惯错误、阅读兴趣不高等,给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此,笔者在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用于阅读教学中,探究其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一、阅读前任务阶段,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在阅读中学生既可以了解词汇、句式等基础知识的使用情况,还能开拓眼界、增加人生体验、学习另一种文化。但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急于完成阅读任务,往往会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导致出现本单元的词汇不认识、句式看不懂等问题,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因此,笔者在践行任务型教学法时会把回忆基础知识放在阅读文本之前。
如,在学习My favorite season这一单元内容时,笔者为学生们制定了一系列学习任务,目的是打牢学生英语学习基础,为接下来的文本阅读做足准备。
(一)能听说读写本单元的单词:season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二)能够掌握本单元的句式并能用于英语对话交流中: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My favorite season……/I like……best.
Why do you like……?
Because……
(三)通过探究式学习来表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提升英语知识的实践性
为了让学生们回忆起本单元的词汇知识,笔者制作了多张卡片并在不同的卡片上绘制四季的景观,协助学生完成该项任务,与此同时,笔者还特别注意学生们对favorite/spring/fall/winter等词汇的发音,特意找到相关的音频教学软件,让学生边听边读,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为了协助学生完成熟悉句式这一基础任务,笔者要求学生们化身为“小记者”采访身边的同学,用上下面几个句式:
采访者: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受访者:My favorite season……/I like……best.
采访者:Why do you like……?
受访者:Because……
这一教學设定令学生十分新奇,因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认真完成作业,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进程,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的教学目标。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践行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第一步——基础知识的复习,分别利用单词卡片和情境设置等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回忆起了基础知识,完成了阅读前的任务。
二、阅读中任务阶段,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
阅读中的任务最为关键,需要学生经历整体粗读,领略大意、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整体重读、深化理解等多个阅读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Weather这一单元的阅读文章时,笔者先从cold/hot/windy/snowy等词汇和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Is it sunny ?Yes, it is/No, it isn't.等句式教起。等到学生们熟悉了这些英语基础知识后,笔者要求学生进行粗读,整体了解文章内容。等到学生们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后,笔者带领学生们进行了分段细读环节,由笔者提出问题: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学生们通过阅读发现Sydney is hot and sunny.按着此种方式,笔者又提问了学生Sydney的水温和是否适合室外游泳活动,学生们也能根据阅读文章一一回答出来,在一问一答中师生完成了文章的阅读。看到学生们对文章有了细致的了解后,笔者以整体重读、深化理解为目的,让学生再次阅读一遍文本内容,结束了阅读中任务阶段。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为了完成阅读中的任务开展了多种阅读活动,由粗读、细读,再到整体阅读,逐渐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提升了阅读教学质量。
三、阅读后任务阶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创新
学生们结束了文本的阅读并不代表着阅读任务的结束,而是进入了阅读后任务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活化教材内容、提升学生创造思维。
如,在阅读完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单元的教材文本后,笔者要求学生们把阅读文章改编成一个课本剧,可以适当的增加内容或者设置故事背景,但是指路的内容不能省略。虽然学生们已经理清了故事思路,但是如何改编课本剧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们争论不休,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到了正式表演的环节后,除了本组的学生参与表演外,笔者和其他的学生担任了观众兼评委的身份,其中不乏精彩、生动、有趣的表演,也存在着不少照本宣科、知识点错误和偏离主题的表演,让大家甚为不满,纷纷提出:你认为机器人Robin在阅读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功能是什么?你们认为有必要将其安装GPS的过程演出来吗;Robin带领吴一凡和他的朋友经过了哪些地方,你们在表演中有所提及吗;为什么没有把本单元涉及的词汇知识和英语句式穿插到表演中?学生们的种种表演和质疑真正是对阅读内容的一种创新表现。
综上,笔者将任务型教学法贯穿到英语阅读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保持着积极认真的态度,愿意配合教师完成各项任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谈小学英语任务教学的有效性[J].校园英语,2014(32).
[2]苏建芳.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