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巧

2019-09-10申光华

农家参谋 2019年4期
关键词:定苗间苗籽粒

申光华

玉米高产栽培的经验表明:“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必须做到“五分种,五分管”, 玉米才能夺高产。

一、整地

河南省玉米生产以麦茬套种为主,要合理安排,解决好整地和播种的矛盾。局部整地是在小麦收获后先按玉米行距开沟施肥,然后将沟内土、肥混匀,耙平播种,等玉米出苗后再在行问进行深耕。贴茬播种不灭茬、不整地,在前作物行间直接进行条播或穴播,等玉米出苗后在行间中耕火茬。带田套播玉米,要求在小麦播前深耕,施足基肥,并在冬前或小麦返青时破开埂背,深翻施肥,然后做好小畦,灌底墒水,以备播种。

二、播种

1.播前种子准备。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制度,选用抗病抗倒、适应性广、 优质丰产的优良品种。播前應将种子摊晒2-3天,并注意翻动,以提高发芽率。

2.科学播种。玉米的每亩播种量要根据播期早晚、品种特征特性、土壤肥力水平、计划种植密度、播种方式、籽粒可粒重、发芽率高低以及地下害虫情况而定,一般要求3粒种子保1棵苗,通常情况下 播量为2.5-3千克/亩。

3.合理密植。玉米的适应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应综合考虑,因地制宜。

4.适时早播。在玉米的适宜播期范围内争取早播,避开或减轻病虫害以及不良气象条件影响。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做到“五早”

一是早间苗。间苗一般在3-4叶期进行,注意适时早间苗。定苗一般在5-6叶期进行,定苗时要留壮苗、匀苗,去弱苗、小苗、病虫苗。

二是早中耕火茬。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2-3次,定苗前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时要避免压苗,深度以3-5厘米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 三是早施提苗肥。苗期应将所需磷钾肥一次施入,以5叶前施入效果最好。

四是早防病虫害。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黏虫、棉铃虫等。 五是化学除草。应采取化控和中耕相结合,消除杂草,减轻病虫害。

2.拔节孕穗期管理抓“五防” 一是因苗追肥,防早衰。在玉米拔节至抽穗期追肥,第一次在拔节前后施入,第二次在抽雄前即大喇叭口期,采取穴施肥,并适量浇水。 二是适时浇水,防受旱。拔节孕穗期要浇好拔节水。大喇叭口期应结合穗肥浇好攻穗水。

三是及时用药,防病虫。玉米易出现多种病虫害,要及时用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四是中耕培土,防倒伏。中耕集中在喇叭口期,连续中耕两次,深度5-7厘米,行间深一些、根旁浅一些。可增厚玉米根部土层,利于灌溉和排水。

五是排水抗涝,防天灾。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灾后管理,做到干旱时及时浇水,洪涝时开沟排水和中耕散墒。

3.抽穗成熟期抓四项措施

一是酌施“攻粒肥”。肥力较差和高产栽培田块,特别是植株有发黄脱肥现象时,应追施少量氮肥。攻粒肥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注意肥水结合。

二是及时浇水与排涝。籽粒灌浆过程中,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三是后期浅中耕。后期浅中耕可改善土壤条件,除草保墒,也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促进根系吸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

四是适时晚收。玉米的收获时间既要保证籽粒的正常成熟,又不影响下茬小麦的适期播种。

猜你喜欢

定苗间苗籽粒
间苗与掐花
撒落成星星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玉米籽粒碳代谢的影响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2016年玉米籽粒收获机市场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