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玻璃心到钻石心
2019-09-10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19年4期
玻璃心的人总是很受伤。
中午下课吃午饭时,有人招呼一声“吃饭去喽!”,大家都往外走。A女生因为临桌B女生不单独叫她,心里很不舒服。
大家在一起说笑打闹,C男生插不上嘴,感觉受到同学的冷落而难过。
D同学过生日,E男生因没受到邀请,感觉被其排斥而伤心。
到底是别人太冷漠,还是自己太矫情?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敏感的,一种是钝感的。敏感的人,更容易形成玻璃心。
玻璃心首先与气质类型有关。
教科书上对气质的定义是: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南希·麦克威廉斯认为,气质是一个婴儿生来就有的对这个世界的体验。每个婴儿来到世间,都是有一定的倾向性的,而且各不相同。
研究者根据气质理论和气质9维度(活动水平、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力分散度、反应阈),将婴儿的气质分为易养型、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三种。
情绪易唤起,又不容易被安抚的婴儿,就属于难养型。身为这种类型婴儿的父母,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特别是父母的人格特质与婴儿的类型不匹配,更是如此。与易养型婴儿比起来,爱哭闹的婴儿更容易遭到父母的嫌弃甚至惩罚。这些婴儿更难以形成稳固的内聚性自我,自尊水平更低,慢慢地就成为拥有一颗玻璃心的人。
如果玻璃心的人能够告诉他人自己受伤的感受,大多数人都会顾虑这些感受,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都体验过受伤的感觉。但更多的时候,玻璃心的人受伤之后,往往指责、攻击别人,会讓别人离自己越来越远。
当玻璃心经过成长的淬炼及觉知的雕琢,不再轻易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与他人的关系时,它就成为一颗晶莹剔透的钻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