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双宝 四川名片

2019-09-10毛雨寒

现代艺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金丝猴大熊猫熊猫

毛雨寒

造物无尽藏,散在林泉中。1869年春天,当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神父离开四川成都,向邛崃山深处走去,峰峦重叠、溪泉甘美、树木参天的邓池沟向他敞开了一座大自然的宝库。那是一只成年花熊,矫健俊逸;那是一只长尾巴猴,攀援如飞,生机勃勃的密林野兽吸引了戴维科学的目光。同年4月1日,他将憨态可掬的动物新种命名为“黑白熊”,后认证为“大猫熊”,5月4日,又给金线披身的珍稀物种取名为“仰鼻猴”,即“川金丝猴”。从此,古代典籍中貔貅猿狨一类的大熊猫与金丝猴迈入近现代文明,栖息于山林泉石的它们,一出场,就轰动了全世界。

远古逝去,不舍昼夜,岁月更增添了中国双宝难以抗拒的魅力。150年来,无论是大熊猫标本的首度展演、新中国的熊猫外交,还是大熊猫野外观察站的创建、双宝栖息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人类始终围观着它们的生活。從科学发现大熊猫和金丝猴,到科学保护大熊猫和金丝猴,世界瞩目的“明星物种”唤醒了无数人的生态觉悟。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大熊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我国国宝级珍稀野生动物,金丝猴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孑遗生物的保护与研究就是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01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设立每年的10月27日为国际熊猫日,2018年12月18日,四川绵阳金丝猴主题邮局挂牌成立,2019年2月16日法国邮政再次发行“大熊猫”个性化邮票一套4枚,国内外双宝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旨在呼吁社会各界保护动物及自然环境。大熊猫与金丝猴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还是人类珍视的自然历史遗产,不仅是可爱灵动的生物,更是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保护它们,需要模拟野性的生态机制,也需要记录生命的文艺佳作。当艺术触角深入濒危物种们栖存的天地间,那些精灵浓烈的原始之美,得以精确地呈现和恒久的保存。艺术表达累积的共情与关注,足以成为改变野生动植物生存状况的源头。

I AM HERE. 作为大熊猫和金丝猴的发现地,近年来四川不断将大熊猫、金丝猴打造成独特的文化名片。IFS大楼从天而降的钢铁熊猫,成都航空即将腾霄的金丝猴号,反思着城市发展,彰显着城市精神:人类对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生灵的关爱,永远不会降级。四川选择了双宝,双宝也选择了四川。如何将双宝元素融入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四川文艺工作者们创作的灵感源泉。他们或以温情的视角捕捉大熊猫和自然、人类完美的交融,或辗转于画笔勾勒金丝猴悬枝回荡的身影,或巧手剪裁编织出双宝悠游自得的天趣,或取炫丽夺目的矿石颜料漆遇双宝,凡此种种,皆用艺术传播着双宝所洋溢出的中国文化。

因此,为纪念“大熊猫、金丝猴发现150周年”,献礼中法建交55周年,展示大熊猫、金丝猴的自然灵趣,感受双宝的艺术之美,积极做好大熊猫、金丝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大美四川、生态四川、文化四川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四川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传播,本期《现代艺术》携手众多艺术大家,特别推出“大熊猫、金丝猴科学发现150周年”纪念特辑,为“双宝”庆贺。需要说明的是,特辑中同一门类的艺术家按照姓氏笔画为序。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除了雪山、草原和湖泊,我们别无杂念,愿人类的家园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金丝猴大熊猫熊猫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嘲弄别人可不好
深山里的精灵——金丝猴
寻找大熊猫
遗憾的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萌萌哒熊猫等
最有名的大熊猫
金丝猴的日记
功夫熊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