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城部署,三大运营商的5G“赶考”路

2019-09-10叶涛杨格

产城 2019年4期
关键词:赶考成都智慧

叶涛 杨格

作为最先发力5G产业的城市之一,成都近年来已建立起网络、应用、生态等要素上的优势。从成都电子科大开展5G外场实验,到太古里的5G示范街区正式与市民见面,5G专线地铁悄然开通……5G正以附着各式各样的新应用、新产品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这些场景的出现,与5G的基础网络建设不无相关,而三大运营商正是其背后的发力者,在2019年预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的目标创设与推进下,5G网络的全面应用近在眼前。

成都移动

携手本土力量,攻占网络高地

去年11月末时,市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发生了一次特别的“手术”演示。准确地说,这场“手术”主要在新落地的5G示范街区里操作,而“动手”的人不是医生,是几名汽车工程师。他们头戴着VR眼镜,通过视频把现场发动机的故障传送给远程专家。在屏幕的另一端,专家通过语音和高清视频,为现场的人演示如何处理这一类故障。

“这种远程指导,现在的4G是做不到的,我们利用了5G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做技术支持,它的网络速率达到10Gbps,比现行4G网络快百倍。”对于这场正在进行且充满科技感的画面,在现场观看的群众得到了这样一个解答。当然,这距离成都入选三大运营商全国首批5G试点示范城市已有一年时间,这场远程维修指导,是成都移动一年来5G研发带来的成果之一。

联动企业,应用开花

“我们要充分发挥5G产业链主导和引领者作用,做好5G精品网络的提供者、5G产业生态的整合者,5G新兴应用的催生者,推动5G与新兴应用完美结合,扶持、打造一批全国领先、有成都特色的5G标杆应用,并以此优化5G产业发展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移动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马文婷这样定位成都移动于5G浪潮里的角色。

事实上,作为成都市5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都移动近年来依托成都市5G产业联盟,正积极构建合作共贏的5G生态圈,基于“两核三翼九景”的九大垂直领域,与龙头企业、单项冠军、创新百强等标杆客户开展了5G创新应用探索,希望推动5G应用孵化和商用,以带动成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助力“三城三都”建设。

依托自身的客户资源,立足5G的应用特点,成都移动优选行业和客户,搭建应用试点沟通平台,从客户需求、方案设计验证及运行试点几个环节,已完成7家产业链伙伴的应用推进,包括在教育、医疗、交通、数字娱乐、无人机、旅游、农业等5G领域方面,实现了5G+8K、5G+VR、5G+AI、5G+无人机、5G+云的“5G+”系列应用合作,为后续推动成都5G产业快速领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成都移动联合集团公司5G联创实验室、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咪咕公司、物联网公司以及华为等5G设备商,为成都本地产业链厂家搭建5G应用开发的技术交流平台,并优先提供5G路由器、5G模组等软硬件测试、调试环境,为本地产业链厂家开发5G相关应用提供良好技术环境。

“公司正全面落实‘5G+计划’,助力本土行业应用提档升级、整合带动5G相关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成都移动在5G领先发展方面已经取得多个突破,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建成了全国首个5G顶级示范街区、联合都江堰启动了全国首个5G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与成都消防合作成功进行首次5G消防演练、独家为央视提供5G+4K直播熊猫基地和央视直播青白江跑酷世界杯提供5G网络保障。

布局网络,精品为道

应用场景的出现,离不开网络基础建设工作的展开。早在2015年,成都移动就在成都电子科大开展了5G外场实验。当时间滚轴滑动至2017年,成都移动已在成都人民南路开通首个双5G示范区基站,覆盖了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居民区、地铁站等区域,利用该地段的丰富应用场景为自身5G演进积累经验。为了让拥有“低时延、大带宽、广链接”的5G网络能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都移动在不断推进网络基站的过程中,还制定了试验区内超高速移动宽带体验的用户征召计划,促使试验区内超高速移动宽带体验客户规模呈现出业界领先的状态,助力成都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

根据国家对5G“2019年预商用,2020年规模商用”的总体规划,成都移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规划5G网络,实施“点线面”立体组网布局思路,正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已率先实现全市21个区(市)县5G网络首站的成功开通,建成全球首个2.6G频段的5G基站、全球首条5G地铁轨行区线路、全国首个5G地铁站。同时,还与成都高新区签订协议,合作打造全球5G精品网。

“网络覆盖先行,优先覆盖5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被成都移动作为推进5G建设的指导方向,不仅为市民生活带来新的尝试,还为产业链上下游5G应用提供了试点环境,促使了成都5G产业加速奔跑。未来,成都移动将全力推进“两核三翼九景,实现万物互联”,共同打造“未来之城、5G之都”,协同推进成都市成为5G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的引领者。

成都电信

从想象到发生,智慧城市已见曙光

“开车上班再也不怕等红灯”、“公园里智能机器人正在打扫卫生”、“马路边智能路灯随人而亮”……科技电影里有关智慧城市的场景,曾被人们视作是难以抵达的未来。如今随着代表着更快的网速,更流畅的通信体验,更宽广的互联网场景——5G时代的即将到来,这些画面正逐步经由科技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

“它能催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变革,将开启全新的生活模式。无论是极速上网,还是社交、娱乐等各方面,都将革新人们的生活体验。”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洋借助5G的3大技术特性,对未来的城市阐述了自己的期待。彼时,成都电信已经开通全国首条5G精品环线,建成最大规模基于独立组网的5G示范网,打造出全国第一辆5G公交车,完成全市3600余个网络站址摸底,正在5G产业建设中不余遗力地逐步推进。

技术较量,创新变革

要让5G迎来成熟的业态,为智慧城市所服务,技术作为最重要的动力因素,被成都电信放在自家版图中最为核心的位置。一直以来,成都电信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双驱动的原则,以技术创新、业务创新、运营管理创新接应中国电信转型3.0战略,脚踏实地推动CTNet2025网络架构重构的实施,以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为真正实现5G和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成都电信积极推动5G与垂直行业相结合的业务创新,构筑健壮的5G生态圈,在5G的创新驱动下进一步推动“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的内涵向“泛网络智能、广业务生态、精智慧运营”方向发展。在城市的实际应用中,成都电信目前正在与成都交通集团、公交集团等在智慧交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利用5G+无人机,让交通巡察和预警工作更高效准确;智慧公交中5G+AI的应用,实现智能客流分析和公交智能调度,提升公共交通管理效率;同时5G+AI在公共安全上的应用,将让犯罪分子无处可逃。

“我们正在打造4K/8K超高清视频以及VR体验应用,这能开启全新的产业市场大门,赋能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化经济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增长引擎作用。”谈及电信5G技术的创新应用时,杨洋表示在推动成都5G产业发展,助力成都建设全面体现创新理念的城市领域,成都电信这一系列尝试将会在成都打造中国5G创新名城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智慧校园方面,成都电信还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达成5G战略合作,携手打造5G合作平台,成立“5G校企智慧实验室”,共同推进5G应用项目,包括建设“四川首个5G智慧校园”,希望通过在5G网络能力、人才培养、项目运作、应用推广等方面合作的方式,助力成都市5G产业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5G潮头,生态启航

“5G主要不仅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通讯技术问题,更要實现万物数联。”杨洋认为,唯有5G技术与应用研究结合,赋能更多垂直行业,将技术链、产业链、生态链衔接更紧密,才能为未来智慧城市创造更多可能实现的场景。但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当5G需要与行业信息深度融合,赋能现实场景时,搭建起完整且成熟的产业生态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成都市5G产业布局主要以成都高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为重要载体,打造5G研发企业核心聚集区;以成都中心城区为重要载体,布局面向5G的示范应用;依托西部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功能区和成都航空经济(民用航空)功能区围绕5G产业链关键环节,集聚发展中高频关键零部件、模组,以及通信线缆、通信设备和智能终端等先进制造业。

在此情形下,成都电信以网络部署为基础、应用示范为先导、平台汇聚为核心、产业提升为主线,加快推进5G建设及产业融合创新,构建5G产业联合促进平台,持续推进生态合作,打造合作、创新、共赢的5G生态圈。“共同促进5G标准成熟,共同打造5G智能网络,共同创新5G应用模式,共同繁荣5G终端产业,这是成都电信的态度。”

在生态构建上,成都电信在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基础上,依托成都市5G产业发展大平台,联合垂直行业合作伙伴,从云、管、端全链路构建优势互补、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圈。“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争取中国电信的5G创新基地早日在成都挂牌,创新基地将专注于5G应用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链孵化培育,同时提供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窗口和平台,这将进一步为大力推进成都5G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产业提升上,成都电信携手区域政府及合作伙伴,针对成都不同区域特点,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产业。在崇州,通过“5G+”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崇州提升国际营商环境;针对高新区,加强“5G通信产业,5G+数字文创、5G+AI产业”发展,助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成都新经济活力区。

未来,成都电信将继续构建“接入云”“控制云”“转发云”5G网络架构,打造5G智能生态,形成“泛网络智能”“广业务生态”和“精慧运营”能力,助力成都打造中国5G创新名城,将成都打造成为5G智慧国际先锋城市。

成都联通

商用大幕已开,跨界合作或为常态

“请您伸出右手旋转一下,您觉得力度怎么样?”隔着大屏幕,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周鸿远程遥控机械臂,正在为远端体检中心的“患者”做一场远程超声诊断。这是成都联通率先在西部针对医疗进行的5G垂直应用探索后所尝试的第一批试点,这也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落地的首个智慧医疗的5G场景应用。

尽管这样的画面在如今的医院并未多见,但成都联通在目前展示的5G+医疗的场景应用试商用足以体现出5G智慧医疗给人们带来的福利。“可以想象一下,以后生病了不用赶到医院排队看病,只需借助远程医疗传感器便能得到治疗的画面,这能减轻很多生活负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苏杭表示,“当然这样的场景不止于医疗,还会出现在车载、旅游等更多领域中。”

商用模式嬗变之道

相较于以前的通信技术,5G的场景驱动特征极为明显,若能针对垂直领域的不同场景、不同服务对象按需提供相应服务,便能开拓出新的商用市场。关于5G商用模式的探索,苏杭有着自己的思考:“谁能更好地洞察和培育5G应用的广阔市场,谁就会实现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发展。”

譬如,上述提到的医疗场景,也正是仰赖于5G提供的网络环境与高性能的超声成像技术,可以达到远程超声诊断系统与近端超声检查图像质量高度一致,从而从想象转变为可能。

在进入医疗领域的最近一段时间,成都联通率先为快速发展的医疗信息化领域贡献了成熟完整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医疗机构打造了行业云、混合云、私有云等多种灵活模式的基础云架构,一方面,以“互联网+”医疗创新应用为抓手,改变了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传统模式,帮助医院实现产能、效能双提升。

“但这距离利用5G技术实现远程医疗成熟商用还尚有距离,除了需要积极搭建5G网络环境外,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切入该场景的行业链,才能帮助实现优质医疗的下沉,让远程医疗真正发挥作用。”下一步,成都联通将联合医联体把5G医疗远端落地至蒲江,以真正提升偏于地区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与此同时,成都联通还将在120急救车、采血车、义诊车的智慧业务、智慧医护业务、智慧医疗服务亭等医疗健康领域开展试点应用,实现医生、病人、设备和信息系统四位一体化,为步入5G时代做准备。

如今,通过5G在重点垂直行业应用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成都联通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案例。“现阶段我们5G产业链初具规模,产业链形成协同、行业应用的研发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也不断增强,这与我们打造一个本地的、以中国联通为核心的5G创新资源聚集地的目标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苏杭介绍。

场景视角的切片探索

无论是尝试何种5G+的场景商用模式,起初都离不开在应用层面的探索。一直以来,四川省及成都市两级政府在政策上高度重视5G发展,在省政府发布的《新一代网络技术产业培育方案》中,更是提出要开展5G、超高清视频、北斗、网络安全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探索基于教育、医疗、交通、农业、物流等行业应用的实施路径,培育5G、超高清视频、北斗、网络安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服务。

全力响应政府号召,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在成都成立了5G创新中心,重点聚焦5G在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家居、智能网联与智能交通等mMTC(大连接物联网)方面的应用,同时重点推进5G在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慧旅游等eMBB(增强移动互联网宽带)方面的应用。

在这个风口下,成都联通成为5G应用探索的主力军。“按照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成都作为全国5G首批试商用城市,是需要尽快在应用场景中找到成熟的商用模式,而成都联通在5G医疗创新应用已走在了全国前列。”苏杭提到,在智慧家庭數字娱乐方面,成都联通已经打造了全国首个5G无线家庭宽带示范小区-东方明珠花园,利用5G网络上下行的大带宽优势特性,为用户提供eMBB无线高速上网体验及智慧家庭应用。“下一步我们拟向市内更多的住宅小区开通eMBB高速上网应用,以便于未来打造4K/8K IPTV+智慧家庭。”

而另一方面,依托集团公司,成都联通在简州新城落地的5G试验场,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基础设施也已经开展智能网联应用示范,将能加快构建“车路人云”高度协同的互连环境,推动V2X车联网向更高层级创新发展。作为5G最被看好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车联网将为未来的汽车自动驾驶提供必不可少的网络基础设施。

紧跟成都市政府在5G产业发展的步伐,未来,成都联通将把握5G产业发展趋势,以打造精品5G网络为基础,提升5G网络建设、运维的能力和水平,以5G场景为导向,构建完善新一代5G产业体系。

猜你喜欢

赶考成都智慧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成都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有智慧的羊
在成都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