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几种方法

2019-09-10罗嫦春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学段景物事物

罗嫦春

学生怕作文,一是不会想,二是没的想。没的想是缺乏材料,是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不善于通过观察撷取素材所致。鲁迅在《给董永舒》的信中说:“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可见,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各个学段目标中都提出了观察要求,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必要的观察方法。

一、学习全面观察和细致观察结合起来的方法

所谓“全面”的,就是要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包括事物的全貌和轮廓,事物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亦即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知道,生活本身是千变万化、复杂多端的,在观察时如果不能抓住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细致观察就是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的特点,观察事物构成的某个部分的特点,把握事物的细节。总的说来,全面观察要求了解事物的全貌,而细致观察要求的是把握事物的细节。唐朝诗人韩愈对早春草色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的诗句,逼真的描写出早春景色特征。孟浩然的诗句:“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这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诗人都尽收眼里的。这正是由于它对景物观察的细致的缘故。因此我们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和克服简单化就应注意把全面观察和细致观察结合起来,中高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训练这种观察方法。

二、引导学生运用同类对比的方法

事物是千差万别的,要注意从同类事物的对比中,发现其不同之点。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当你从一个铺子旁边的小铺老板旁边走时,从一个抽着烟斗的守门人旁边走过时,从一个马车停车处走过时,请你给我生动地描写一下这个小铺老板,这个守门人,描写一下他们的姿态、外表和他们的内心情况,你要描写得使我不会把他们跟别的小铺老板和守门人混淆起来,你要用一个词来刻画马车夫的马,使它跟前面和后面走过的五十匹其他的马不同。学生在写景状物记人叙事时,往往显得空泛、平淡、一般化,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要引导学生对比同类事物,进行精细入微的观察,从而抓住其不同特点。如同样是雨,春天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纷纷细雨;夏天则是“大雨落幽燕”的如倾如注的暴雨;秋天又是 “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淅淅沥沥,绵绵不绝的阴雨。因季节不同,雨也就各具特色。

比较观察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事物特点极有帮助,能使我们同中见异,从相同事物中找出不同点。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片面地理解比较观察只用于发现事物的差异,要知道有时通过比较观察去发现事物的共同点,从而达到概括的目的,这也很重要。例如第七册课文《五彩池》说道:“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这说明作者通过对比,发现了疑点。作者再经过探索和分析,终于得出结论,“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结合这些课文的教学可向学生表明,观察过程不仅包括眼看,耳听,手摸等,还包括脑子想,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极大丰富所观察的事物的形象。

三、指导学生注意长期观察和反复观察

事物本身是富于变化的,由于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往往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奇异形态。对一事物坚持长期反复观察,才能做到“所见者真,所知者深”,才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性、复杂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洞庭景象,四时不同,早晨和傍晚不同,晴天和雨天不同。他之所以能够逼真地写出来,正是由于他长期反复观察生活的缘故。我们对一事物的观察不能只是一次、两次;而是要反复进行,注意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才能在常人难以觉察出的微小差异和变化中发现事物的特点,才能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所以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时,不能忽视让学生掌握长期反复观察的方法并养成习惯。

例如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小燕子第一次从大小的角度观察,得出“冬瓜大,茄子小”的看法,第二次从颜色的角度看,发现“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最后再仔细看看,进一步发现了“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再如《画杨桃》,“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结合这些课文的教学,可以向学生生动说明了反复观察的必要性以及说明了反复观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采取不同角度细心观察,这样的反复观察才能一次比一次提高,一次比一次看得更全面。

反复观察,还应提醒学生注意考虑观察方法、角度。同一景物,观者所处的方位,角度不同,仰视、俯视、正视、侧视、斜视、平视,人们视觉形象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观察同一景物时,也要注意变换方位,角度,进行反复观察,不能只从一个角度看。

四、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诸多的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资源,课本中的插图,就是教会学生观察方法的一个重要资源。例如结合《三味书屋》,让学生学会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观察方法;结合第九册中《长城》,教給学生由远到近、从上到下观察事物的方法;结合《桂林山水》,教给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的方法;结合《黄河象》的插图教给学生用比较法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布置一些观察练习。或让学生描写人的一颦一笑;或刻画物的一鳞一爪;或描写田野的风光;或描述市场一角;或记下生动有趣的对话;或写一个动人的镜头、富有特征的细节。以充分实践这些观察方法,这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朱伯石主编·写作与作文评改[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6月

(3)江少川主编·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4)万丽春·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读与写杂志,2007年11月

猜你喜欢

学段景物事物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单独中的洞见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