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收入,你要关注的不只是工资

2019-09-10舒年

中国工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抚恤金净收入平均工资

舒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如果按照报告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6%~6.5%”,居民收入也要有相近幅度的增长。

一提到增加居民收入,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涨工资。其实,对于居民来说,工资性收入只是收入的一部分,换言之,增加居民收入,不只有增加工资一种方式。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较上年增长225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较上年增长2855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包括可支配工资性收入,还包括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可支配财产净收入和可支配转移净收入。

转移性收入占比不小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4620元,占比56.3%,另外三项收入中,占比最大的为可支配转移净收入,占比18.3%,为4744元。而在城镇居民的收入中,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396元,工资性收入为22201元,另外三项收入中,最高的也是转移净收入,为6524元。

尽管从统计数字上来看,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也有一定占比,但大部分工薪族的实际收入中,这两项并不多见,特别是经营性收入。这是因为,一来不是谁家都有“矿”,工薪族往往并无经营性活动,二来也不是谁家都是“包租公”,算上银行存款利息,恐怕一般工薪族能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也是非常有限的。

之所以从统计数字上来看,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不小,这只是平均效应,好比1个老王家开了小卖部赚了钱,周围10个小王家在统计数字里,都平摊上了老王的经营性收入。

不妨用另一组数据来做对比—

在全国层面,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经营净收入为4065元,占收入比重11.2%,那么,北京市城镇居民同年的人均可支配经营净收入是多少呢?只有全国人民的三分之一,为1293元,比上一年就涨了1元钱,占收入比重仅为2%。可见,长安居大不易,在北京当个体户,恐怕要比在县城难多了。而在财产性收入层面,房租较高的北京市,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比上一年多了1738元,为10520元,而全国的数字仅为3607元。

对于工薪族来说,“家里有矿”和“有房出租”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是,转移性收入却是大部分工薪族和城镇居民家庭都会有的,而且还不少呢!

想增加收入,与老板谈工资的同时,不妨拿起计算机,算算自己全家一年之中,转移性收入能有多少。

不要忽视社保的重要性

实际上,对于工薪族来说,还有一类转移性收入,与个体账本息息相关。

所谓转移性收入是除了亲朋好友之间的赠送、家人之间的赡养之外,政府和机构向居民转移性支付的部分,包括了离退休金、各类社会福利补贴、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租房补贴、失业救济金、报销的医药费、个人提取的由单位转移支付的住房公积金等。

当然,获得包括离退休金、住房公积金、医保报销等政府转移性支付的前提,是要进入到整个社保体系之中。

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戴秀英就发现,农民工社保缴费率低,与农民工的流动性有很大关系,“既然他工作的性质是流动的,那能不能允许社保随着农民工走?”

作为来自农民工群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嘉联益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的工段长段俊在调研中也发现,农民工期望一次性补缴社保,“我调查的30岁-55岁农民工人群中,有一些人退休后无法正常取得退休金”。

除了农民工之外,一些新兴的职业也面临着社保问题,特别是当下新经济中的灵活就业人员,比如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自由职业者等。这些“零工经济劳动者”的特点不只是工作流动性大,在同一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短,并且可能同时从事多份工作,属于“斜杠人员”,劳动关系不明确。就个人而言,他们的参保意愿低。就监管部门而言,他们的职业、单位和从业地点变动频繁,难以监管和帮扶。

以失业保险为例,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就发现,根据相关规定,申领保险金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比如“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等。对于快递员、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灵活性强、流动性大的新兴职业而言,满足这样的条件仍有一定的困难。

公平性和持续性不容忽视

对于离退休人员,最关心的收入问题,莫过于养老金和医保报销。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3月20日发出的消息,从今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据悉,这是从2005年以来,我国连续第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退休金,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我国连续第4年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预计将有1.18亿名退休人员受益。换言之,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有助于缩小两类人群的差距,使社保体系更加公平合理。

根据人社部的表态,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增长对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有所影响,包括职工平均工资上涨、物价上涨等,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可承受,制度可持续。

养老保险基金能否持续,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保费率降低之后。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对外表示,有能力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让广大退休人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社保缴费基数也发生了变化。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的。过去,我国一直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来核定社保缴费基数,但是,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较低,未被核算进去,导致社会平均工资存在虚高,也使得社保缴费的下限门槛较高。

事实上,私营单位职工数量逐年上升,在2017年,我国私营企业及个体户就业人员达到34107万人。在实际中,许多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低,甚至不及社保缴费的下限,这就导致这些职工迈入社保门槛,要按照比自己实际工资更高的缴费标准付出较多支出,到手收入减少,参保意愿不強。

社保缴费基数计算方式改变后,各地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

改革成果惠及全民

在转移性收入中,还有医保费用报销比率,是人们容易忽视的。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当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1090亿元,总支出 17607亿元。

今年,在医保方面,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还将继续加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增加30元,并将降低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补助力度增大了,不乏有人打起了不法的歪点子。

3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第二批8起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的通报。这些欺诈骗保行为包括收买病人、无医嘱收费、挂床住院、虚记检查检验、多收费等,有关部门对涉案机构、人员进行了处理。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对外表示,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

在社会福利补贴方面,许多项目也在不断提高,惠及到各类群体。

从去年8月1日起,(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0%,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390元提高至440元。

这些提标经费从哪里来呢?答案是,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提标以后,伤残抚恤金中,因公一级伤残的,年抚恤金可以达到77610元,最低的十级因公伤残,年抚恤金也有7620元。

在住房补贴方面,很多地方对住房困难职工采取了租金补贴的方式,并且随市场房租价格有所调整。以广州市为例,去年8月对户籍家庭住房保障工作征求意见,计划按照市场平均租金标准,将住房补贴从25元/平方米/月,提高到30元/平方米/月。同时,对户籍地在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和天河区4个租金较高的行政区的居民,区域补贴系数也会上调。调整前,保障家庭每个月平均能领取760元补贴,调整后领取补贴上升到970元。在市区的3人家庭,最高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补贴。

猜你喜欢

抚恤金净收入平均工资
死亡抚恤金能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抚恤金是遗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