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课外小练笔中提升作文能力
2019-09-10彭仙凤
彭仙凤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把握相应的表达技巧,单凭文本中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善于运用,必须要有训练的补充。课外小练笔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好途径,也就是除了教材,教师还要用心设计一些读写结合小练笔和生活小练笔。这样的小练笔具有“小、巧、活”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很容易拨动学生心中写作的欲望。让小练笔成为习作训练的基础,让学生在小练笔中充实习作技巧,强化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轻松上路,有话可写,真情抒发。
一、强化训练系统,分项练笔
作文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技能,优质的训练是分单项进行,有针对性的。例如,学生需要掌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听觉、嗅觉、触觉描写……只要坚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单项训练一一强化,就能很有效地将作文的基本功训练得扎扎实实。因此,教师要具备系统的作文知识,并把作文知识转化为作文训练。但要注意不能按着一个“序列”或一个“系统”来机械化地训练。学生写作上的技法训练,应如周一贯先生讲的,在“热烈的创作状态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给学生点一下、拨一下。学生的写作兴趣已熊熊燃烧,他们想写、愿写,有一种迫切写好的愿望,这个时候,技巧训练就水到渠成了。以“语言描写”来说,如果发现学生的作文,缺少丰富的对话,提示语简陋,说话句的形式单一,就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取病例,再结合书中的知识点、训练点训练,学生才有挠痒之快、切肤之痛。为了强化“语言描写”能力,还可趁热打铁,进行一系列小练笔。如,笔者先从身边着手,指导学生听好、说好、写好同学们、老师的对话,用上精彩的提示语,并注意提示语的位置变化,然后回家中记录家人对话的情景,这个基础上再围绕“语言要表现人物的特点”去把语言写好,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看一学生的片段“我一放学回到家,妈妈就朝我喊:‘做作业,做作业,做作业。’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的高音喇叭又响了:‘吃饭,吃饭,吃饭。’早上我还没起床,妈妈就吼:‘快起床,快起床,快起床。’‘妈妈,’我很不满,‘你不要整天都把话说三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妈妈振振有词。我真是被她气晕了。”写出了妈妈与众不同的“唠叨”。另一学生的片段“吃完晚饭,妈妈叫我去洗碗,我不肯,‘去嘛!你是我的小洗碗机呀!’妈妈甜美的声音像从蜜罐里飘出。我乐滋滋地去洗碗,边洗边说:‘妈妈,你常常帮我们洗衣服,岂不成洗衣机啦?’‘那我就是电饭煲了,因为我经常给你们做饭。’爸爸也不甘落后。我听了哈哈大笑:‘我们都是家用电器了。’”写出了风趣的一家子。总之,写作知识是系统的,实际的教学是“活”的,哪个内容先教、哪个内容后教,哪几节先教、哪几节后教,都需要教师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灵活使用。
二、积累每日素材,随意练笔
积累每日素材,也就是让学生及时地将自己每天的烦恼或快乐,新奇的发现,精彩的事件,最真实的感受等记录下来。记录过程不必强调篇章结构的完整,语句不必字群句酌地苦苦推敲,意断时笔止,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记录形式不拘,除了写一段文字,还可以是一首随感小诗,甚至可以是处方体、新闻稿、小对联……随意而为。常写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写主要内容式,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简单又完整地交代出来即可,这种形式短小精悍,十几行,甚至几行,没有哪个孩子会感到为难,正是一个“短”字,消除了儿童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和畏难情绪;二是列提纲式,也就是清楚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哪个内容先写,哪个后写,哪个详写,哪个略写,把每段的段意按顺序列出来,此形式可锻炼布局谋篇的能力;三是描写精彩片段式,不必交代时间、地点等,只要写一个片段,抓住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场面、景物……等细致描写就行。如一学生的《发试卷》片段“当语文老师说要发试卷的时候,我心一惊:啊!这么快就改好了?我考得怎么样?会不会考砸了?考了多少分?是110分以上还是以下?真替我的成绩捏一把汗!试卷终于发下来了,耶!117分!117分!太惊喜了。我看了一下学习委员的成绩,没我高,又看了一下上次考第一的同学的,也没我高。太好了!我终于超过他们了,这么多周的辛苦没有白费。如果那一道判断题没错的话,就是118分了,所以,我不能骄傲,要再细心一点,争取更大进步,加油!”抓住了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描写。就这样,当天的事当天回忆、当天记录,文章常写常新,长此以往,孩子为了找到新鲜事,他会很自觉地去参与生活、观察环境、寻找素材,写作所需的各种能力都在求新中得以综合训练。
三、捕捉生活瞬间,即兴练笔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文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的确,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一草一木,风云雷雨,所有会动的和不会动的东西,所有美和丑都会成为写作文的素材。但是如果学生不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那些唾手可得的写作素材就会像一阵风,一溜烟,不留下任何痕迹,白白错过了很多练笔的契机。《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除了让学生每天自由积累写作素材,笔者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习作资源,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鲜活素材,让学生即兴练笔。有一次,笔者想检查一下学生交来的作业本够不够数,叫大家认真观察笔者是怎样数的,然后写下来,一学生这样写:只见老师健步走上讲台,操起一叠作业本,左手抓紧本子的左下角一抖,本子立刻像变魔术似的散成了一把立体“折扇”。老师又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宛如上楼梯——食指压住最下一本,中指向上“攀登”,食指再“攀登”,如此交替。她目不转睛地盯着作业本,谨慎起见,边点数边喃喃地念:“一、二、三……”数完后,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眉头紧皱,怀疑的眼神里透出了严厉,似乎发现了有“漏网之鱼”。毕竟只是怀疑,她重新把作业本扬高,放慢速度,仔仔细细又点了一遍。此时,老师舒了一口气,眉毛展开了,嘴角弯成了好看的弧度。呵,看样子就知道,我们的作业交齐了。像这样的练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如开学第一天,笔者让学生写写新老师给自己的印象;校园的校训园建好了,笔者带大家去参观后立刻用笔介绍出来;学校为每班添置了新型垃圾桶,笔者让学生观察这是一个怎样的垃圾桶,说一说,再写一写;同事在办公桌上摆了一盆盛开的鲜花,忙讨来端去教室给学生练笔;雷雨天,当学生被电闪雷鸣扰得惊叫捂耳、无法上课时,笔者干脆让他们把这种情景写下来,看谁能把霹雳的气势、大雨的滂沱生动、形象地写出来……捕捉现实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写作契机,引导学生即兴练笔,犹如一股清新隽永的春风,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促使他们直面自己的感觉,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去碰撞这个大千世界,随时随地地进行自由而有创意的表达。
四、优化课外阅读,灵活练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学生博览群书的时候,如果教师能不失时机地灵活地引导学生“下笔”,必将促使其自能作文时更快地达到“如有神”的效果。主要的练笔类型有四种。一是活用妙语型:学生读了课外书后,往往能摘抄到很多好词佳句、名人警句,新颖的观点、精彩的片段,迷人的开头、含蓄的结尾等等,教师可指导其灵活运用。如摘抄了歇后语,引导他们用歇后语造句,并提醒:看看谁最先把它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于是,他们就有了运用的意识;摘抄了大量描写紧张的好句,结合学生生活中紧张的事例,让他们写一个片段,学会语言的个性化表达,这样一来,在丰富學生语言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为写做了铺垫。二是仿写型:教师根据不同读物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仿内容、仿立意、仿结构、仿表达等,如读了《摘水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也写写《摘……》。于是,《摘桔子》《摘葡萄》《摘草莓》《摘柿子》《摘百香果》《摘三华李》等习作就诞生了;读了《游凤凰古城》,按游览顺序也写写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学生写的《游天马山》《游北逻绿道》《旺同竹林一游》《中国第一滩之旅》等游记丰富多彩。又如读了《家乡的小河》,仿照“早晨——傍晚——夜晚”的顺序写写我们的锦江河,读了《五三班的“坏”小子》,让学生试着写写自己班的极富个性的人等等。三是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如读了《猫和老鼠》,让学生改写故事,有的写老鼠轻信了猫的花言巧语,被猫吃掉;有的写老鼠与猫大战,机智地逃过猫爪;有的写猫和老鼠由好朋友变成天敌;还有的写它们由敌人化为好朋友……四是感想型: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样,让学生通过阅读、练笔,语言丰富、思维灵活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养。
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练笔的机会,使学生感觉到写作并不难,写作就是真情实感流露的需要,使学生逐渐喜欢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解读训练资源,留心思考,就会让学生拥有一双就文、就地、就时取材的慧眼,从而提高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