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传统文化教育的动人旋律
2019-09-10樊静
樊静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学校是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学生们只有通过学习吸收其精华,才会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秉承“全面发展,办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基于自身的优势,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以课程为谱、活动为弦,拨响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教育主旋律。
课程為谱,谱写悦人之曲
我校将书法、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节日民俗等中华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综合实践课以及校本课程全部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仿佛跳跃的音符,谱写出缤纷多彩的欢快乐章。
奏鸣曲——书法乐章。书法智慧的拓展,开启了民族文化的绽放之旅。我校始终专注在书法学习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民族技艺的同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书法学习中渗透传统道德教育,使学生既能感悟唐诗宋词的悠久历史,又能理解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在泼墨挥毫的过程中领悟“中国汉字方方正正,做人也要堂堂正正”的道理。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流以成江海。我校的书法教育特色正是在一点一滴中茁壮成长起来的。从招聘第一位书法专职教师,到编写第一本书法教材,再到将书法正式列入清河第四小学的校本课程……
小步舞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乐章。学校结合鼻烟壶、剪纸、国画、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全方位融入传统文化。鼻烟壶课程让学生了解历史,走近方寸艺术。剪纸课程让学生学会用一把剪刀,描绘心中的图案。国画课程让学生畅游在水墨丹青之中,享受墨韵之美。戏剧、戏曲使学生传承优秀戏曲文化精髓,根植民族传统文化。
此外,学校随时序的轮转开发节气课程,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活动为弦,弦鸣动人之律
学校通过活动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知悉传统文化之意,懂得传统文化之礼,收获传统文化之情,传承传统文化之念。以活动为弦,弦鸣文化之律,立德树人,博采众长。
序曲——国子监开笔之礼。连续三年,学校都为一年级学生举行开笔礼。“朱砂启智,开笔启蒙”,在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学校用满满的仪式感为学生进行一次尊师崇礼的启蒙教育,以此激励学生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
狂想曲——畅传统节日之言。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学校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在元宵节开展元宵灯会猜谜,师生一起动手做元宵,在端午节时开展“品味浓情端午,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学校依据不同年级特点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让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讲故事、诵名句等多种形式,感悟传统节日的内涵。
进行曲——行研学之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通过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厚重的人文底蕴、美丽的自然风景以及丰富的文化传承。学生们走进绍兴,探寻鲁迅的故里,看一看“社戏”,品一品“阿长与山海经”,无论是细雨缠绵还是晨曦微露,都能在这里邂逅一场时空穿越,聆听来自鲁迅先生的时空寄语;走进徽州,探访中国书法的魅力,到百年胡开文墨厂走一走,领略徽墨之重彩……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我校将继续秣马厉兵,砥砺前行。奏响传统文化之主旋律,唱响伟大祖国的中国梦,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少年正当时。学海无边,育人无涯,鉴往知来,心怀敬畏之师,则宁静致远,我校正当时。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