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中奖励策略的运用

2019-09-10王陆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3期

王陆

摘  要:班主任的工作看似是对班级的常规管理,如:早操质量,学生出勤,课堂纪律,卫生检查等。实质上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要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重要的应是 “欲”,即动力。如何唤醒学生心底成长与进步的内在动力?实施有效的奖励无疑是重要方法之一。奖励是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奖励也一样。在当前教育中的一些奖励行为,初衷是好的,本想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或活动的兴趣,但由于没有注重策略,影响了教育效果。

关键词:德西效应;积极行为;有效奖励

时下,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已成为主流教育理论,这本是意在呼唤主体教育的回归,但许多老师对此产生片面理解,认为赏识就是奖励,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叫“好”。让老师一般不敢涉及一个“不”字,唯恐因此而扼杀了一个“牛顿”,于是,许多老师进入奖励的误区,诸多不当的奖励也让教育迷失在一个生硬,僵化的怪圈。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德西效应”。1971年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 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 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 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每完成一个难 题可得到一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 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也无报酬;第 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 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 题当作喜欢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结 果,德西发现一种明显的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 努力,而在第三个阶段继续解题的人 数却很少,表明其兴趣与努力的程度 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 有很多人在休息时间继续解题,表明 其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加。这个结 果表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 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即 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 与者的内在吸引力。

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德西效应’的现象仍然存在。不难发现,一些班主任在开设班会或组织活动时,常像魔术师一样“变”出奖品,奖给积极参与的学生,由于外在物质奖品的刺激,学生个个热情高涨。那些得到奖品的学生,相互间眉飞色舞,注意力只集中在奖品上,根本无心继续投入活动。对于还没得到奖品的学生则一心盯着奖品,看着它们逐渐减少,开始争抢表现自己的机会,结果班主任还得多花工夫维持秩序。奖品发完后,一些学生最终一无所获,于是课堂里响起唏嘘不满之声。班主任本想以奖品刺激助兴,结果却事与愿违。

平时,我们也常见教师以奖品作为激励学生好好表现的诱饵和筹码。这种可感的实物奖品确实能引起学生一时的兴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再度审视这种热情,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只是被奖品所吸引,把获得奖品看成是参与的主要目标,带上了物质索取的色彩,忽视了参与本身,所激发出来的兴趣是短暂的,浅层的。追求外在的刺激,缺乏发展性。

通过教育教学中的这些实例,“德西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 活中,培养个人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 兴趣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仅靠物质刺激 远远不够。

究竟该如何奖励才能够做到既激励学生积极表现,又能为后续的积极行为注入恒久的动力?

奖励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抓 住学生的特点,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注 意把握奖励的特点。要考虑奖励的效 果、时效性、合理性、独特性等方面。实际上,奖励是一门艺术,作为德育工作为主的班主任应该关注这门艺术的应用,做到以下几点,让奖励平中见奇,回归阳光生态,彰显情感的磁力和智慧的张力,从而占领育人的先机。

1. 变换方式,新活有趣

诚然,奖励通常需要借助獎品,但奖品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物质价值,而是它所包含的来自老师的那份信任与关爱,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富有积极意义的物品,而不是千篇一律,让每一份奖品各有其独到之处,既让学生感觉好奇,又能体会老师的独具匠心,领会老师的信任。,奖励的形式是多样的,并不局限与奖品,有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认可的点头,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奖励的积极作用都在悄然进行。

2. 关注动机,注重长效

奖励,作为教育手段,是要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所以不能停留在物质刺激,而是更要注重荣誉与机会等精神奖励。精神奖励可以随时进行,起到的作用也是持久性的,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如:庆功会,或新闻发布会,即让其他学生对获奖学生进行即席采访。专利奖---对创造独特学习方法,或解题思路的同学,可用其名字命名。如:某某方法,某某猜想,某某实验等。签名奖---可以是老师为被奖励者签名,也可以是被奖励者为班级作品签名,让其享受班级名人待遇。还可以和被奖励者共进午餐,共同体验一次面对面的温情。这些特殊的奖品,因注入,因注入了师生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和真诚平等的交流,其“身价”和实效也随之成倍翻生,教育生活也浪漫轻盈起来,如同在淡水中加入一点茶,变得生动清香。这样的奖励也彰显教师的智慧。

3. 得体适度,不疏细节

当奖励次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同一种方式被反复使用,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减弱,奖励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所以,奖励不可过量。同时,也要考虑情景,依境适用。如端午节时,可用迷你小粽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提倡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奖励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因人而异,因人施奖,量身定做,这样的奖励才是真诚的,充满关爱和期待的。如同厨师烹饪,同是一根萝卜,切块,切丝,切条,切片,切丁,吃起来都各具滋味。所以,同样的奖励方式,都会因不同人的不同运用而效果各异。

4. 反向奖励---寓贬与褒

著名的四块唐的故事:教育家陶行知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并要求这个男生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男孩如约在门口等候,陶行知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给他一块糖,说是对他守时的奖励,男生很是疑惑。陶先生又给他一块糖,说是对男生能听取自己的意见停止动手的奖励,男孩更为不解。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唐,说是对男生动手时为了保护受欺负女生的奖励。听到这儿,男生愧疚不已,并为自己的举动真诚悔过。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是对他正确认识错误的奖励。此后,这个男生果真再没有打过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奖励与惩戒犹如“激励”天平上的两个托盘,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失去平衡。陶行知先生在欣赏了学生的正面因素后,通过委婉的语言和间接的方式,恰当地表达了对学生的期待,使表扬与敦促并行,寓贬与褒。像这样“表扬中有期待,期待中有鞭策”话语,必定能长久铭刻在学生心里,使其终生受益。

奖励,作为教育手段,是要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而不是只给学生一时的满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善用,巧用奖励,充分发挥奖励的生命力,避免“德西效应”,让每一次的奖励对学生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物质与精神相结合,内外互补,表里兼顾。同时,班主任要认识到奖励不是单纯的技巧和策略问题,更是师生之间的真诚交往,是建立在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的基础之上,用关爱让奖励焕发出活力。实施有效的奖励无疑是唤醒学生心底成长与进步的内在动力重要方法之一。奖励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并内化良好的行为,让其最终不需要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