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称谓语“哥”的文化内涵

2019-09-10李涵旭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3期
关键词:壮族文化

李涵旭

摘  要:壮族称谓语“哥”是壮族的特殊文化现象。在壮族文化中,称谓语“哥”是指称男子的符号。本文从社交指示、礼貌观和语用含糊视角对壮族称谓语“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壮族称谓语“哥”是敬语,也是社会称谓语,反映了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与听话人的社会关系。同时,壮族称谓语“哥”是一种礼貌现象、含糊现象,还符合利益中心原则。

关键词:壮族;称谓;文化

一、引言

在对唱山歌或日常会话时,称谓语“哥”是壮文化中指代男子的符号。称谓“哥”被打上壮族文化的烙印,具有区别其它民族的特征。学界已意识到壮语称谓“哥”的存在,但学界对于壮语称谓“哥”的文化内涵关注得甚少。本文将用语用学理论对壮语称谓“哥”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究。

二、社交指示理论视角下对壮族称谓语“哥”的探析

何自然,冉永平(2008)在《新编语用学概论》中认为,社交指示语意在适应人际关系的需要,体现了社会文化等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壮语称谓“哥”体现了壮族男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交指示语。本文将从敬语和称谓语两个方面来对壮族文化中的“哥”进行探讨。

(一)壮族称谓语“哥”作为敬语的探析

敬语是说话人为了表达对听话人的尊重而使用的语言。在山歌语境中,壮族姑娘称情郎为“哥”。恩爱的情侣会相互尊重,可见,“哥”是敬语。

1.敬语“哥”在交際中有积极作用

我们认为,作为敬语的壮族称谓“哥”在交际中是有积极影响的。

1.愿哥呵,

变成玫瑰花,

每朵都美,

天天抱在身。(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

2.哥等等,

等到花落果就成。(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

3.听哥讲得密合,

妹真心佩服。(韦锦飞《果未曾熟也甜》)

以上三个例子都节选自壮族情歌。例1中,壮族姑娘说:“愿哥呵,变成玫瑰花。”例2中,壮族姑娘说:“哥等等。”例3中,壮族姑娘说:“听哥讲得密合。”在以上三个例子中,壮族姑娘用敬语“哥”指称情郎,能够拉近双方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能够沟通人际情感,使得情郎对姑娘产生更深的好感,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2.敬语“哥”能取悦于人

敬语是礼貌现象。任何一种礼貌现象都是取悦于人的行为方式。壮族称谓语“哥”是敬语。故壮族称谓语“哥”能取悦于人。

我们认为,壮族称谓“哥”符合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正面礼貌策略。正面礼貌策略是说话人让听话人产生好感,能取悦于听话人的策略。

4.爱你哥,

爱你金,

针去线连跟。(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

5. 即是哥和妹,

相伴过一世。(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

6. 桃花离树何时再来,

妹妹歌圩日何时见哥。(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

朱从书(2015)在《心理学》中指出:当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引起积极的情绪情感。在例4中,壮族姑娘说:“爱你哥。”在例5中,壮族姑娘说:“即是哥和妹。”在例6中,壮族姑娘说:“妹妹歌圩日何时见哥。”在例4、例5和例6中,壮族姑娘用“哥”称壮族小伙子,“哥”是敬语,符合壮族小伙子被尊重的需要,引起了壮族小伙子积极的情绪情感。壮族小伙子对壮族姑娘产生了好感,壮族姑娘便能取悦于壮族小伙子。可见,壮族称谓“哥”符合正面礼貌策略,能取悦于人。

3.敬语“哥”能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我们认为,壮族称谓“哥”能够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壮族称谓“哥”符合莱可夫礼貌观的规则三。

7.清早站上坡,

问哥哥看什么,

稔果结上山,

不会找自摘。(韦茂亮 《稔果香遍山麓》)

8.见哥抓稔果,

像拿金上手,

袋稔送给你,

逢春后再返回。(韦茂亮 《稔果香遍山麓》)

例8和例7均节选自壮族情歌。在例8和例7中,我们认为,壮族称谓“哥”是敬语,壮族称谓“哥”便满足了壮族小伙子被尊重的需求。当壮族姑娘称壮族小伙子为“哥”时,壮族小伙子便满心欢喜,加深了对壮族姑娘的好感。双方情感就随之更深了。

4.敬语“哥”是得体的言语行为

我们认为,壮族称谓“哥”是得体的言语行为,符合利奇礼貌观中的得体准则。

9.岁月不曾道,

望你哥别急。(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

10. 天天上高山,

望见宽阔的江海,

不见我哥走,

自灰心丧气。(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

11. 思念哥放平宽,

怕马集中来踩踏。(杨长秋《思念哥》)

在例9中,壮族姑娘说:“望你哥别急。”在例10中,壮族姑娘说:“不见我哥走,自灰心丧气。”在例11中,壮族姑娘说:“思念哥放平宽。”在以上例子中,壮族姑娘均使用敬语“哥”来称呼壮族小伙子,敬语是得体的言语行为,所以壮族称谓语“哥”符合得体准则。

5. 敬语“哥”维护了听话人的情面

我们认为,称谓语“哥”是敬语,维护了听话人的情面。

12.七月立秋节,

红石榴花凋谢了;

妹是河边一块石,

盼着哥哥搭座桥。<李作应《歌海捞珠(上)》>

13.哥哥呀哥哥,

叫我怎么不思念;

已是七月立秋节,

红石榴花快凋谢了。<李作应《歌海捞珠(上)》>

14.月儿缺了又圆,

昨天过了又到今天;

妹是河边一块石,

盼着哥哥搭座桥。<李作应《歌海捞珠(上)》>

在例12中,壮族姑娘对情郎说:“妹是河边一块石,盼着哥哥搭座桥。”在例13中,壮族姑娘对情郎说:“哥哥呀哥哥,叫我怎么不思念。”在例14中,壮族姑娘对情郎说:“妹是河边一块石,盼着哥哥搭座桥。”壮族姑娘使用了称谓语“哥”,称谓语“哥”是敬语,情郎听了感觉备受尊敬。可见,称谓语“哥”维护了听话人的情面。

6.敬语“哥”符合利益中心原则

何自然、冉永平(2008)在《新编语用学概论》中认为,说话人在选择交际语言时,考虑到听话人的因素,以实现交际意图。这就是利益中心原则。我们认为,壮族称谓“哥”符合利益中心原则。

15.六月正分龙,

命运随哥哥派定,

我真心向着你,

相亲相爱相守一生。<李作应《歌海捞珠(上)》>

16.河水涨春潮,

浮沫随风飘,

六月正分龙,

命运随哥哥派定。<李作应《歌海捞珠(上)》>

17. 竹子节又节,

从头直到尾,

阿哥和阿妹,

同路永相随。(李作应《歌海捞珠》)

在例15和例16中,壮族姑娘说:“命运随哥哥派定。”在例17中,壮族姑娘说:“阿哥和阿妹,同路永相随。”在例15和例16中,壮族姑娘称情郎为“哥”。称谓“哥”是敬语。作为说话人的壮族姑娘注意到以情郎作为利益中心,用敬语表达对情郎的尊重,从而实现交际意图。可见,称谓“哥”符合利益中心原则。

(二)壮族称谓语“哥”作为社会称谓语的探析

马宏基、常庆丰(1998)在《称谓语》中指出:社会称谓语是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我们认为,壮族山歌中的“哥”反映了对唱山歌的男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称谓语。

4.如果哥能喊妹母亲为娘,

什么也不灰心。(黄勇刹 《壮族歌谣概论》)

5.如果哥得别人做妻,

吃茶冲蜜糖还淡。

每餐吃十一块熊掌还饿,

龙肉摆满桌,

哥还叹肚子饿。(黄勇刹 《壮族歌谣概论》)

6.思念哥放中洼地,

怕肥土来填。(杨长秋《思念哥》)

7.思念哥放喉咙,

怕流水来淹。(杨长秋《思念哥》)

称谓语“哥”能够体现双方的社会关系。在例4—例7中,“哥”是指代小伙子的语言符号。例4中,小伙子迫切希望能够获得女方母亲的认可,可见男女双方是亲密的情侣。例5中,小伙子一定要娶某一个姑娘为妻,可见男女双方是亲密的情侣。在例6和例7中,一个壮族姑娘思念着一个小伙子,可见男女双方有着亲密的社会关系。

三、语用含糊视角下对壮族称谓“哥”的探析

坎普森(1977)认为语用含糊就是语言不确定特征的总称。我们认为,壮族称谓“哥”是语用学中的语用含糊现象,具有表述的模糊性。

21.金银财宝我不想,

嫁就嫁个好心人;

千万别变心啵,阿哥,

阿妹等待着你。<李作应《歌海捞珠(上)》>

22.哥赞妹妹强过人,

哥以前恋妹气到死,

哥以前想妹泪水到天,

如果这世不得你,

哥枉费过这世人。(韦达、谢多勇《壮族情歌研究<一>》)

在例21中,从“金银财宝我不想,嫁就嫁个好心人;千万别变心啵,阿哥,”中可见,说话人是壮族姑娘。壮族称谓“哥”是壮族姑娘对壮族小伙子的称呼。在例22中,从“哥以前想妹泪水到天,如果这世不得你,哥枉费过这世人。”中可见,说话人壮族小伙子。称谓“哥”是壮族小伙子的自称。綜上,壮族称谓“哥”既可能是对称,还可能是自称,不能明确表明身份,具有模糊性。称谓“哥”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具有多个语义,是一种非规约含意。

四、结语

壮族称谓语“哥”是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壮族称谓“哥”体现的文化内涵由以下几个方面:

1.壮族称谓语“哥”是一种敬语,是一种礼貌现象。可见,壮族是一个以礼待人的民族。

2.壮族称谓“哥”是一种模糊的表述,说话人不去讲究“哥”的确切意义,听话人也不作刻意的理解。可见,壮族是一个不拘小节的民族。

3. 壮族称谓“哥”符合利益中心原则。这反映了壮族是一个照顾他人感受的民族。

参考文献

[1]  吴秀菊.湘西苗族情歌的恋爱称谓语研究[J].民族翻译,2017(01):80-84.

[2]  杨国萍,韩瑞,许硕.汉语称谓语语义认知初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03):82-87.

[3]  何雪源.试析“爷”“哥”作为称谓语的性别附加意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06):122-124.

[4]  魏在江.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J].外语学刊,2012(05):31-36.

[5]  李琼.汉语当代社会称呼语的变异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04):168-174.

[6]  韦达.壮语称谓与壮族精神文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24-27.

[7]  朱从书主编.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01.

[8]  马斯洛.马斯洛说完美人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9.

[9]  刘京林等编著.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05.

[10]  李秋洪著. 广西民族交往心理[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09.

[11]  马宏基,常庆丰著. 称谓语[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06.

[12]  罗艺雪,徐亮,李月炯.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称谓语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07.

猜你喜欢

壮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谁远谁近?
壮族山歌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