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深度教研机制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2019-09-10王德
王德
如何让教师发现、体验、创造专业成长的幸福,是区域教育持久焕发活力的关键所在。多年来,诸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探索与研究,积极构建深度教研机制,建立包容、赋能、共创的专业成长文化,努力让每一位教师找到专业研究的价值、教书育人的乐趣。
立体化教研平台:以专业设计铺好“先行一公里”
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高品质的教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促进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学科教研的若干规定》,明确了“遵循育人规律、把握学科本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学科教研原则,以发展需求为起点,以分类推进为重点,以协同育人为亮点,搭建立体化的教研平台,以专业设计铺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先行一公里”。
我们基于学校和教师发展需求,在常规视导和校本教研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深化订单式、问题式、推介式等视导方式,实现区域、学校、备课组协同推进,既解决共性问题,也突破个性难题。以“推介式视导”为例,我们选择各学段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各校认同的学校或级部,分学段进行观摩和推介,重点观察学校常规管理、集体教研和课堂教学的经验和做法,在帮助学校树立提炼经验的同时,在区域内推进智慧共享。2018年底,我们对诸城市繁华初级中学的合融教育进行推介,学校将推介视为发展和优化的契机,和教科院初中部开展协同研究,推动学校由最初的合融课堂走向合融课程、合融管理,整体构建合融教育。
同时,我们基于不同群体、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内在差异,探索顶层设计、分类推进、梯次发展的主题化教研。自2015以来,我市共招聘新教师2800余人。为解决新进青年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规范性的问题,我们构建起以本体性(夯实基础)、条件性(提供选择)和实践性(内化能力)为主的县域培训课程体系。同时,每位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个性需求,如现代化信息技术、人际交往能力、基本功等,形成自己的课程表。为了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覆盖面,我们以各学段学科为组织单元,持续推进全市半月半日教研活动。如本学期,高中学段针对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改革和选课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分主题进行培训;初中学段针对新教材、学生分层分类培养、核心素养的学科化落实渠道进行引领和培训;小学段针对新教材、学生学习习惯、活动课程的研发等展开研训,共组织了153科次教研活动,参与教师3万余人次。
为突出育人导向,我们积极探索跟班式教研,对同一班级的学科教师进行跟踪,对学生在不同教师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跟踪,借助数据分析班级管理、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学生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教研从关注学科教学走向协同育人。学校也不断创新形式,开展教育干部“跟班式”调研,教师“跟班式”研修,家长代表“跟班式”观摩,确定不同的观察目的(如信息获取、经验共享、问题诊断与改进)、观察对象(如班级生态、教师群体、个别学生)、观察内容(如班级文化、师生关系、教学行为、学生习惯),系统解决具体问题。
开放式成长路径:以自主协同走好“中间每公里”
让教师的职业生活过得有意义,有获得感,关键是唤醒其主动发展的内驱力,而这种力量来自卓越的成长文化。无论是区域还是学校,我们都积极构建包容、赋能、共创的成长文化,从而学不厌、教不倦,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系统化阅读,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创设各种阅读分享形式,促进教研员、校长、教师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我市一贯坚持的做法。教科院制定《關于加强阅读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设立“一道书屋”,以主题共读、按需自读、推荐阅读的方式,引领教研员做读书学习的典范。建立阅读资源推送机制,定期向学校和教师推荐推送阅读书目、专家讲座视频等多样化资源。同时,开展常态化互动深度阅读,不断提升阅读品质。诸城市府前街小学组建教师读书会,诸城市明诚学校每学期举行教师专业化发展赠书仪式;诸城市实验小学的校长王洪珍基本保持每周阅读两本书的频率,被老师们称为“走路都要读书的校长”;诸城市大源学校入职仅4年的教师孙莎莎,坚持共读、共写、共分享,已积累随笔和反思30余万字。
主题式分享,丰富育人智慧。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科教研员为牵头人,组建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搭建区域展示分享平台,引导学校积极参与、筹办各类别的教育教学会议,通过“教育叙事”“表彰推介”“项目展评”等活动,鼓励教师在横向上讲好课程、课堂、育人故事,纵向上讲好学校、级部、教研组的故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倒逼行动研究,在交流分享中推动行为改进。同时,各基层学校以教师兴趣爱好为基础,成立教师成长俱乐部,让教师在志同道合的群体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思考、感受,让学习和研究更有深度、更有内涵。
项目化研究,破解发展瓶颈。2016年,为提高薄弱学校学生英语水平,我们实施了“英语双师教学”项目,一批青年教师借助这一平台,在研究中迅速成长起来。这让我们意识到,项目化研究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重要路径。2018年,我们启动了区域育人模式变革项目,呼应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新高考改革的研究和落实。以这一项目为核心,我们打破学科和学段壁垒,确立了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教研转型、学生学习习惯、评价监测、新英语等9个主题,并进一步切分成147个小课题,供学校、教师自主选择、协同攻关。制度层面,我们规范“发起—规划—执行—监管与控制—评估”的项目工作流程;行动层面,教师们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体验到了团队的力量,激发了成长的内在动力。
多层次保障体系:以机制创新冲刺“最后一公里”
面对新时代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区域教师群体发展需求的多样性,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成为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机制,提升其普适性与科学性,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际的成长范式。
创新教研队伍建设机制。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教研员“双向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将优秀教研员推荐到基层学校,将基层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选拔到教研室,挂职锻炼,在人员流动中激发教研活力,切实解决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打通教研部门服务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组建不同层级的全市教研团队,如我们经过层层选拔和长期考察,共评出35名学科首席教师、86名兼职教研员、106名教研员后备人才,扩大了教研力量,逐渐形成了以“学科专家—教研员—兼职教研员(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后备人才—教研组长”为主的教研工作梯队。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基于县域实际,聚焦课程建设、课题研究、课堂改进、课业评价等四个专业发展维度,积极构建“教学新秀—课改优秀教师(优质课)—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等五个专业发展序列,让教师发展有奔头、有希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体系,搭好“领奖台”,释放教学成果奖、龙城园丁奖等红利,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2019年,全市有1名校长入选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4名教师入选第四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1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5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5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德育工作者,3名教师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
完善优质资源支持机制。优质资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我们不断拓展线上、线下的圈子,通过与优质资源的连接,为教师提供更为专业、更加精准的支持。我们实施“领雁计划”,以基地学校为变革孵化器,通过名师讲堂、跟岗研修、顶岗锻炼等多种方式,引领教师发展。同时,我们还积极拓展域外优质基地学校,如诸城市青潍中学的骨干教师到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深入学习分层、分类的课程建构方式,了解学校课程开发路径,提高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我们还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汇聚主题化、序列化的教学策略和学习工具,以最优化的教学资源配置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如果把教师专业成长看成一段教育生活的话,我们教科院正和广大教师结伴而行,一起营造专业的氛围,体验研究的乐趣,感悟协作的力量,共同追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