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新趋势
2019-09-10邓宇
邓宇
未来,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应更加重视家庭财富的精神文化传承、资产的合理配置以及职业经理人的培养。
中国建设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联合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9:守正创新匠心致远》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高净值人士的数量已达167万人,增速放缓至6%,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241万人,形成一个可投资金融资产82万亿的私人银行市场。
经过四十年的积累,国内高净值家庭成为目前财富管理的最大市场。他们的家庭资产配置逐步往纵向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和趋势。随着高净值家庭财富管理的深度发展,未来国内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将更加趋向于長期价值投资,选择的机构也更加职业化,制度化、法治化程度更高,能够满足未来日益庞大的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需求。
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的主要类型
国内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等大量设立,海外房产、香港保险和私募股权成为高净值家庭的首选。因此,国内财富管理机构应从模仿、引进海外模式到本土化经营,应借鉴海外财富管理的经验和模式,打造适合本土文化、家族企业和法律制度的资产配置方案。同时,应注重打造高净值家庭财富管理的文化、理念和制度,确保国内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的高质量发展。
家族信托
国内高净值家庭的年龄多半在40岁以上,根据相关数据调查,高净值人士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比达到62%,其中50岁59岁占比20%,60岁以上占比7%。高净值家庭的资产配置目标逐步从投资转向家庭财富传承、财富保值和子女教育等等。其中,家族信托是高净值家庭财富传承的最佳选择。
日前银保监会下发的《信托部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简称“37号文”)明确了家族信托业务不适用“资管新规”,并且界定家族信托的财产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同时兼具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职能。监管层释放了对家族信托的利好政策和信号,再次凸显家族信托在资产配置的壳作用。
国内家族信托业务发展迅速,适应了高净值家庭迅速增长的需求,根据普益标准专题报告显示,2017年,近30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占比半数以上,存量家族信托的规模预计超过500亿元,存量产品数量超过3000单。家族信托从本质上是单一账户,委托人基于这个单一账户体系做财产管理、传承以及隔离的相应安排。据统计,近年有超过10位内地超高净值家族设立了离岸家族信托,规模超过5000亿元。
家族信托的特点在于其资产安全、资产隔离、家族传承以及合理避税等功能,非常符合高净值家庭的多样化、特殊的财富管理需求。家族信托的受托产品也日益丰富,以传统的现金类资产为主,同时有保单、股权、不动产以及艺术品等,随着家族信托制度逐步完善、家族信托机构更加专业、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家族信托将成为更多高净值家庭的首选。
家族办公室
国内高净值家庭增长速度正处于中高速阶段,增长规模和潜力巨大,对于财务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其中,家族办公室是目前最新的一种配置模式,这种源于国外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类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净值家庭认同和接受。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的家族办公室数量超过5000家,主要分为单一家族办公室(SFO)和联合家族办公室(MFO),但是由于家族办公室成本过高,需要大量投资和付出,在美国仅有585个家庭财富能达到10亿美元的标准。目前国内一些超高净值家庭已经开始接触家族办公室,并且由初期的投资管理服务转向非投资服务(NIS),与家族企业、家族资金用途和家族传承等紧密相关。
目前,国内的家族办公室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大多是引进国外家族办公室的概念和运作模式,但是数百的家族办公室类型则非常复杂,多半是从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延伸而来,有的则是一些增值服务。有类似咨询服务的家族办公室(法律、税务、留学、移民),有的则类似于经纪公司类(保险、房产和投资)。
家族的第二代绝大多数有出国留学和工作经历,对于家族办公室比较认同,随着高净值家庭规模增长,大量的家族办公室设置在亚太地区,根据康普顿调查数据显示,约有17%,资产回报率从2016年的0%,到2017年的6.7%,再到2018年的16.4%。而马云和蔡崇信设立的蓝湖资本,与香港对冲基金合伙人进行合作管理,王健林家族则是由王思聪设立的普思资本,主要投资互联网、娱乐消费领域。龙湖地产的吴亚军则是透过私人财富管理机构——双湖投资打理家族财富。
海外房产
国内的房地产政策频繁变动,受制于政策监管,高净值家庭在国内房产配置上则更加谨慎,加上房产税进入到立法层面,外汇管制日益严格,市场也出现观望阶段,因此更多高净值家庭开始选择海外房产配置。早期高净值家庭选择的房产多半是出于附性需求,如家庭生活、就业以及企业设立等因素,限定于国人比较多的聚集区,后期逐渐开始关注海外房产的投资收益和回报,融入国际化大都市群,配置也更加多元。
相关数据显示,2005—2015年,中国海外投资大幅上升,增幅高达1471%,虽然大部分属于国有资产的海外投资,但是招商银行 贝恩公司的数据则证实56%的高净值人群已配置海外资产,该比例呈现高涨趋势,预计2018年将达到80%以上。
从全球角度来看,股票、固定收益和房产是占主要的大类资产类别,房产标的则属于优质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占据重要角色。新兴市场的房产配置价值和收益非常显著,也是目前国内高净值家庭配置的重点市场。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的房产市场都有大量国内高净值家庭的身影,这部分地区正处于经济增长的高速阶段,也是房产投资的红利期,房产价值优越,适合长期持有,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直是高净值家庭的首选,因其教育资源丰富,居住环境优越,也适合移民。
在配置海外房产方面,一些非常富裕的中产家庭也开始进行配置,实现子女教育留学、投资移民的目标。高净值家庭配置海外房产,既可以分散资产配置,获得更多红利,而且方便子女教育、家庭医疗和移民等,越来越受到高净值家庭的青睐。
香港保单
香港保险是目前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类型,购买香港保险的优势十分明显,香港保险既是一份保障,也是一份以外币为单位的保险。香港保险的类型非常多样,每一种类型的保险都有不同用途,因此不同人群选择购买香港保险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高净值人士非常看重香港终身寿险,因其具备较低费率、境外资产的配置需求、高端医疗海外就医以及财富传承的特点;对于较富裕的中产家庭而言,主要购买香港的重疾险,本身具备较好的产品特性与保障、资产的多元化配置,美元保单更能满足为孩子准备留学教育金以及未来海外就医的需求。相关数据显示,内地居民赴香港购买保险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从2009年的30亿元,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15年,达到316亿元,几乎增长了10倍。
香港是全世界安全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发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香港的医疗制度健全,保险业全球排名第一,基础保障费率非常便宜,性价比较高。国内的保险产品和体系设计则还比较复杂,手续和程序多,而且产品本身并不具备高净值家庭所需的海外资产配置、美元保单、避税等功能,费率非常高。长期来看,香港保险的分红险收益普遍可以达到6%6.5%,终身保险则具备终身规划的功能,而且香港保险采取的是“严进宽出”的政策方针,理赔更加容易,只需把理赔单据寄送到香港保险公司,通常两周内就可以理赔到账。
私募股权基金
近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了《2018年中国高净值财富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是亚太地区财富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去年一整年财富总值增加了1.7万亿美元,达到29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产人数则达到了3.85亿人,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90%的高净值家庭选择主要投资新经济的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从“另类”资产变为“主流”资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7.27万亿元,占到12万亿私募总规模的61%左右,短短两年时间增长了将近118%。
私募股权基金具有分散风险、专业管理的特性,成为资产配置的“利器”。私募股权投资是指向高成长性的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以期通过IPO或者其他方式退出,实现资本增值的资本运作过程。
区别于股票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并非投资于宽泛的金融市场,而是集中于某一特定领域,以牺牲短期流动性为代价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数据显示,约有84.3%的高净值家庭配置了私募股权基金,23.7%的高净值家庭配置比例超过30%,有7.8%的高净值家庭配置比例超过5%。未来,私募股权配置的比例将会更高,而且交由专业机构打理或者联合投资将成为主要方向。
艺术品投资收藏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的艺术品市场开始繁荣,最近20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高速发展的时间,从1998年的27亿美元,到2017年的149亿美元,增长了456%。国内艺术品投资收藏市场同样呈现出繁荣景象,也成为了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
经调查,中国可进一步挖掘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潜在需求大约3万亿,是整个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的四五倍,前景可期。2007年至2017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总体交易规模年均增长率为8.5%,预计2020年规模有望达到171亿美元。
调查显示,高净值家庭对于艺术品收藏的偏好度较高,珠宝、字画是富裕阶层最感兴趣的收藏品种,其次是玉器、瓷器,接近50%的艺术品消费金融在10万元以下,消费金额在10—50万之间的交易占比35%。藝术收藏投资既有传承家庭文脉、身份高雅的特征,也具备较为安全的投资属性,适合慈善和遗产传承,逐渐受到高净值家庭的热捧。
高净值客家庭资产配置新未来
虽然财富管理机构数量庞大,加上银行、保险、证券、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专业机构投资者,但是还无法满足高净值家庭的更高要求。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等发展水平层次不齐,海外房产配置、赴港购买保险也存在一定的政策障碍,盲目投资和跟风现象十分严重,客观上造成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的收益和回报明显不足。未来,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应更加重视家庭财富的精神文化传承、资产的合理配置以及职业经理人培养。
资产配置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并不长,还处于摸索和调整阶段,过去包括私人银行、保险机构等借鉴了一些国外财富管理行业的模式和服务,主要提供银行理财、代销产品等,以收益为主,缺乏合理的资产配置组合,局限性较大,回报也存在一定的变数。
但是,目前高净值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愈加明显,而且在财富管理上不仅包括资产配置等基本的服务内容,还包括企业融资、税务、法律、医疗、教育、海外置业、移民等新领域,这需要非常专业化的人才、资源支持。个性化与专业化并存是高净值家庭财富管理向成熟阶段迈进的必经阶段。
资管新规重构财务管理方式
2018年资产新规落地和相关配套细则发布,对于高净值家庭的资产配置带来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是资产新规致力于让财富管理回归本源,附性兑付逐步打破,高净值家庭也开始接受“风险收益匹配”的理念,客户风险认知分化。
另一方面,资管新规要求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对于高净值家庭来说,真实风险显现,对于投资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会面临重新配置。同时,短期理财市场的收益连续下滑,净值型产品大范围发行,考验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能力。
更加注重资产稳健和长期配置
目前高净值家庭的教育文化层次更高,客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包括超高净值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在财富占比、人数占比上更为突出,接受到更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教育,这对于国内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发展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与机遇。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和财富管理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资管新规对于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有深刻影响,加上CRS的推进,隐私保护和风险问题成为私人银行客户群体关注的重点。同时,对于个人财富的保值、安全和合理避税等项目关注度颇高,一些企业主对于海外移民、海外投资的风险关注度也更高,包括贸易战、保护主义、海外市场的政策风险是一大热点。
开始重视家族文化和精神传承
国外财富管理行业历史悠久,讲求家族关系,通常财富管理顾问是非常私人化的工作,而且服务时间可以跨越几代人。国内的高净值家庭对于家族关系的维护,情感纽带的建立也愈加重视,不再是单纯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而是融入到高净值家庭的工作与生活,期望能够与私人银行顾问、家族办公室、家族信托基金等建立长久、稳定的情感纽带。
另一个突出现象是,高净值家庭对家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要求子女和继承人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修养,如参与公益慈善活动,设立家族慈善基金、信托,回馈社会,塑造高净值家庭良好的社会形象。
海外资产配唇的比例显著提升
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数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这与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财富分配和增长密切相关。早期的私人银行更多的是产品思维,并且配套有一些专属的服务,比如贵宾通道、专属礼遇、优先办理、免费服务等等。
但是现阶段,国内私人银行客户本身的认知和水平在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更高,一方面国际视野进一步打开,对于移民、海外留学、置业、全球化投资等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参与度更高,另一方面本土化特色明显,延续着地域文化的烙印,如传统的家庭财富传承、教育等,国际化与本土化交织。
作者系国有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研究人士,特约研究员,评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