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中肯綮,巧析概念

2019-09-10钱雷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运算概念

钱雷芳

众所周知,数学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解题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上好数学概念课对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教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概念的巩固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简述。

一、注重概念的引入,创设情境

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引入的时候要适当的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1、从实际引入。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型,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观察有关的实物、图示、模型,使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数轴”这个概念时,在教学时,可以先列举温度计,演示、图示、重点突出“数轴三要素”。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利用折纸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借助直观、形象的模型或教具,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然后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书面认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2.用类比的方法引入。类比有助于明确概念的内涵,了解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类比不但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也是引入新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分式可类比分数引入,不等式可类比方程引入,相似三角形可类比全等三角形引入。

二、采用比较法教学概念、学会相关衔接

我们知道,概念一多就易混淆。学的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如“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两个概念的相同点是:都只含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不同点是:一元一次方程是建立在方程的基础上;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建立在不等式的基础上,只要找得准相同点与不同点,就容易对这两个概念理解和运用,也不至于混淆不清。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清晰,抓住异同点,把握好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以使概念教学升级。特别是数的扩充教学中,涉及到正数到负数的过渡,对“一”、“十”的理解有所变化,原来是作为运算符号,现在也可以作为数的符号,很容易混淆。例如:分数与分式,它们两者看似一样,但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新的数学概念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搞好教学内容间的过渡。

三、重视概念的巩固、深化和发展

概念形成之后,一是要使学生通过复习、归纳和运用来巩固,绝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中,每一章节中,适当安排一些相关概念的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好查漏补缺,利用适当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的兴趣活动,开发智力,提高对所教概念的巩固能力,增强对新概念理解的能力。教师在讲完一个数学概念时,还要注重概念的巩固过程,概念教学过程其实也是在不断纠正错误认识的过程,在纠正错误中加深所学概念的理解,同时重视概念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适当引导学生概括概念、活用概念

概括是概念教學的核心,是思维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分析,比较,把这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在学生没有完善的概括出概念时,教师可以以题问题的方式来加深巩固学生对概念的印象。突出对概念的关键字、句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如,“平方”与“开平方”,“平方”是乘方运算,“开平方”是开方运算,二者是互为逆运算,仅只有一字之差,但两个意义不同,概念不同,运算也就不同,结果也不同。又如,“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概念的教学,极易混淆,加强方法与过程的剖析,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时,可以引入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的概念,从特殊的四边形到一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这样可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同时对于矩形、菱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中是适用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应用概念中易错原因的剖析,通过概念的逆用、变用,教会学生活用活学数学知识,这才达到了数学概念的真正作用。

当然,在对新概念的学习后的最后-步就是反馈和检验,在向学生提问所学习的概念相关问题和练习题的设计都可以检查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检查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概念课,老师要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运用分析比较、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去理解,去教学,加强练习,掌握好概念的本质,要提高数学概念教学质量,必须是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多层次、多途径、直观的教学手段,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切中肯綮,灵活多变,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运算概念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找图形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