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的基础原理考察
2019-09-10刘韫
刘韫
一、经典考题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试题】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二、考点分析
题目通过双层膜和积雪作为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要素进行考察,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解释能量交换过程,进而分析其特定区域背景下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地理过程问题。
三、解题思路
通过气温日变化的自然地理过程,分析双层膜和积雪在大气受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太阳、地面和大气的能量交换过程中,双层膜扮演了削弱作用弱,但保温作用强的角色;积雪则扮演了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很强的角色。
(1)小题中,①②曲线表现出温度较③④高,说明地面受到太阳辐射后,大量地面辐射被保留,故膜内温度高,体现出双层膜的保温作用。而①較②日较差小,①最高温较低,最低温较高,说明两者相比,①膜内得到的太阳辐射少,但是地面辐射被保留多,故为积雪作用。所以①为丰雪年膜内的日较差曲线,而②为枯雪年膜内的日较差曲线。
(2)小题中,由图可知,平均气温已经接近-16℃,最低气温肯定低于-16℃,A选项错误。丰雪年和枯雪年的曲线变化一致,差距只有1℃左右,所以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不大,B选项错误。由图可知丰雪年膜内的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变化幅度明显比较小,而枯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规律一致,故D错,C对。
四、考向预测
大气受热过程一直都是高考的重点,之前的高考考点主要是通过选择题来考察大气受热过程的两大作用以及大气中对流层中的温度变化。近年来,在2016全国卷Ⅱ、2017年全国卷Ⅰ选择题中,反复考察积雪充当受热过程中保温作用的角色,可能在未来高考中继续会有深入的考察。而在将来,特别是全国卷对于自然地理过程考察的强化下,重点考察地理过程的成因和过程分析,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代表的能量交换过程将作为重要的考察方向,尤其是对于不同物体之间热量通过辐射或其他的方式进行交换的过程描述,探讨热量平衡或者不平衡的运动的综合题,有可能作为高考的主要命题方向。因此,通过对以上例题的分析,在教学中将大气受热过程中每一个能量传递环节和物体性质都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理解其运动过程,才能应对相关的过程性题目,也能提高学生解决类似题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