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创新

2019-09-10王迎春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新课改探究

王迎春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应该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伴随着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大多数教师在尝试打造创新性的课堂。创新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新课改理念首要的是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创新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视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学生人人都具备创造的潜能。数学教学欲充满创新的活力,就需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笔者通过新课改的学习与实践,总结出创新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需要教学民主创建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式

数学教师必须采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而是要适应学生的学。在新课改中,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以人为本、关注个性、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保护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力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民主教学,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全过程,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走向民主,学生才能乐学、会学、学会数学知识,因此民主的课堂是课改中迫切需要和亟待完善的课堂形式。

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完全被动,总体上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开放学校能力受到极大限制,难以激起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认知心理学中提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当认识主体清楚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会实现。从认识论意义方面,知识总是情境化的,只有把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与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因此,必须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起,这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真正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应该要新课改的重中之重。《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富有生动的,积极的、主动的、个性化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怎样确定教学内容,怎样选择教学方法,怎样设计评价方式,都应该有助于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习方式已经成为数学新课改的必然趋势,促进学生勇于探索,密切合作,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造动力和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观议课中发现,当下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的合作,并没有完全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因此,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需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情感的诱发和融入,对学生的问题和表达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肯定。教师要用平等开放、开诚布公的态度让学生树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由此产生积极的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学生的发现问题当中,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好,用一句鼓励的语言或一次热烈的掌声,就能有效提高问题质量,增强提问乐趣,这样学生中问题当中自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去回顾总结,让成功的经验再努力放大,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成功,让学生自己理一理、比一比,让学生在分析、交流、讨论、比较甚至争辩中,探究发现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通过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逐渐把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乐趣。

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并开展积极评价。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把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有机地统一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才会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新课改探究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设问引导探究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