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2019-09-10赵晋
赵晋
摘要:信心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加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力度,依托信息技术,科学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效果。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融合
引言: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开发、设计和实施信息系统,从而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管理与分析。其具有一定的技术性与信息性,被广发的应用在教育等各个领域。而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融合时,应能充分发挥融合后的优势与功能。避免产生形式主义,令信息技术的价值没有更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在此诉求下,相关人员应制定有效策略,结合当前教育领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能融入“以人文本”的先进理念,通过融入信息技術,不断完善教学教育机制。
一、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定位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开展的学科教育与教学活动,其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生态学在教育领域中进行教育生态健康评价的功能。教育生态学具有独特的风格与特点,其中实践性质属性,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完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与警示价值。具体来讲,教育生态学的兴起与应用,与教育领域中层出不穷的诸多教学问题,具有直接的关联。特别,在多元的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下,教育主体中的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学习的理念,产生一定的矛盾,这样,对学校高校培养符合高质量人才,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教育领域为有效解决问题,应充分发挥教育生态学基本功能的优势。能利用其诊断与评价功能,精准找到教育教学实质问题,从而能“对症下药”,获得“治病良方”。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路径
(一)增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力度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在对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既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着力点,找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关键点。基于此,不断加大融合力度,从而促使二者进行深度的融合,令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具体而言,在确立融合关键点时,应从意识层面进行把握。明确在对其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手段进行形式化的结合。相关人员要以应用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实践手段。确切的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是更高层次的应用。在这个层面上,相关人员应建立先进的融合意识。在实际操作过中,应充分考虑到受教者的需求与成长规律。并能结合当前学生群体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等,科学打造一个趣味性、实用性更强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将游戏化教学形式与云计算,科学的与信息技术等进行融合,从而创建更生动、交互性更强的教育教学平台。例如,基于传统课堂,科学的利用云计算平台中的直播功能、点播功能、互动功能等,创建集线上与线下、课堂与课下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手段。
(二)依托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效果
基于社会经济及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借助于教育生态学的评价等功能,对当前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效果进行评估,其并为形成最优化状态,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易发生本末倒置的问题。如在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过程,教师过于看重传统教学的作用。无法有效利用更具有教育价值的现代信息,取代教材中不太适用的内容。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播,而忽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相关人员应深刻的了解到资源的整合与建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的基础。因此,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优势,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管理系统。例如,将地区内的办学机构进行连结。将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基于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不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可利用这个平台,去搜索、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并结合自身学科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与丰富。同时,各校应积极充实自身的MOOCS资源库。并科学设置平台方位权限与受众范围。与此同时,科学借鉴社会机构、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将ERP等系统融入到教育教学资源管理体系中。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在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应明确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定位。科学的对其进行应用,深入了解当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着力点,探寻行之有效的融合手段,最大化发挥其信息技术的优势,创建更加完善的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芳.教育生态学视域下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融合途径[J].智库时代,2018(47):206+215.
[2]王东升.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移动技术与教学融合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08):17-18.
[3]王永红.教育生态学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启示[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