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V莱茵德国总部揭秘:客观、中立、第三方的生意怎么做?
2019-09-10陈小豆
陈小豆
前不久,我应TUV莱茵之邀,飞赴德国,对这个近150年历史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一场深度之旅。此行参观了TUV莱茵位于德国科隆的公司总部,以及他们在科隆、纽伦堡两地的庞大的实验室中心。像声学实验室、电气实验室、家电实验室、电磁实验室等等,涉及许多的专业技术和测试设备,就连实验室的地面、墙壁材料都有着它的“门道”。 坦白说,作为一个记者,可能无法完全搞懂各项测试实验的技术和原理,但整场参观下来,给我的总的感受是:这些测试和实验本身都是“细节魔鬼”啊。
无线实验室具备SIGFOX、LoRa、WiFi、蓝牙、ZigBee等相关测试的全部频谱
举个例子,在参观家电实验室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邀请记者充当“志愿者”,将一些处理过的食物涂抹在餐盘子上,这是负责测试洗碗机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这样“无脑”的一个动作,他们也有标准,如涂抹得是否足够均匀,覆盖是否达到要求的高度,连食物原料的种类、品牌也都有相应的规定。
据介绍,TUV莱茵仅在德国就拥有8800名员工,包括各专业领域的工程师、科学家、经济学家等。在纽伦堡有大约20个不同的实验室,包括全球最先进的电磁兼容性实验室和去年新设的无线实验室。由于国际化定位和跨国业务,德国的实验室仅仅占比20%的产品检测业务,80%的业务是在德国以外的地区完成,如亚太地区便拥有近30个实验室。
要不是这次深入的参观访问,我对这也很难想象,国内消费者对TUV莱茵的认知来源可能更只有各大手机发布会PPT了。但德国人却会普遍认为,有TUV莱茵认证不是很自然的吗?在他们认知中大概就是“产品上市销售就会有这个认证”。
这次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TUV莱茵的业务面涵盖相当广泛,六大事业群:工业服务、产品服务、交通服务、莱茵学院与生命关怀、数字化与信息安全服务、管理体系服务。每个事业群下面又覆盖了相应的行业产品和设备。
在德国,到处都可以看到TUV莱茵认证标志,小到一件衣服,大到一个球场、工厂的运作和安全标准,都可以见到莱茵认证检测的标志,他们的吃、穿、用、度都有着TUV莱茵认证的身影。
而且你要知道,TUV莱茵的前身是1872年成立的“蒸汽锅炉监督协会”,几乎在德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同时就出现了,至今147年的历史,德国人乃至整个欧洲地区对TUV莱茵都太熟悉了,去找TUV莱茵检测认证,购买TUV莱茵认证产品,已经成了一种“消费习惯”。
1986年,TUV莱茵进驻中国台北,1988年进驻中国香港,1989年进驻上海,如今上海已成为其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综合测试中心之一。
手机发布会上常常都会提到“TUV莱茵”认证
TUV莱茵提供了多种手机相关认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进程并不长,还有很多规范和标准有待建立及完善,当西方这种独立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制被带入中国,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改变也正在发生。
在我所在的手机等“科技类快消产品”行业,这种变化和反应可能来得更为迅猛。自2017年华为Mate 10成为“全球首个获得TUV莱茵安全快充系统认证的手机”后,OPPO、小米等头部厂商也相继获得了TUV莱茵低蓝光屏幕认证、游戏认证等。
企业的目的也很明确,通过TUV莱茵的认证,争取更广泛的消费者认可度,也能有助其打入海外市场。那么如何获得消费者对这一第三方检测认证的认知和认可,便是TUV莱茵与国内手机厂商在中国市场需共同面对的问题。
虽然TUV莱茵进入中国已经30多年,但过去其可能更多针对商业客户的产品进行检测认证,像手机产品这样直接将TUV莱茵认证推到消费者面前,在国内还是首次。
手机厂商要这个认证,因为它需要一个第三方对产品功能的背书,而消费者需要的则是“安全感”和“信任感”。做好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不管是对TUV莱茵,还是对第三方检测认证这一市场机制来说,都是其能在国内市场持续有效推广下去的关键。
手机厂商在宣传新产品的时候,会急于将这种认证直击功能点从而吸引消费者,比如TUV莱茵低蓝光认证在手机厂商的宣传中就变成了护眼功效。
但到了消费者这儿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消费者会觉得这种检测认证是不是就是在帮厂商做功能宣传?凭什么你说它是护眼的,凭什么你说它是游戏手机,我就要认可?
但TUV萊茵的独立第三方检测认证,收取的费用是检测服务费用,而检测结果不能预先确定,更不能被购买。所以它并不存在收了检测费,就要给产品认证,或者帮产品宣传的义务。
正如前面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TUV莱茵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个事儿本身,有必要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知,这一点需要TUV莱茵和厂商的共同努力与推动;另一方面,则有待第三方检测认证这一机制更广泛深入运作到国内市场当中。
除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或许将来在其他行业,如日化、电器、玩具、住房等,我们有望能看到更多的像TUV莱茵这样的第三方检测认证站到消费者面前。消费行为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每个人都是消费者,生产厂商需要被有效监督,过去这一职责主要依靠厂商自觉和政府行为,第三方检测认证不断发展和壮大,也是市场规范化进程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