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策略分析

2019-09-10搭仁机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9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搭仁机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保证学生可以独立思考问题的同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提出比较高的要求。许多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会存在许多困难,这是因为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运算和推理去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数学学习不再有难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要是因为学生一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不必依赖教师和其他学生,自行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学生所拥有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均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第二,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从而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第三,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将独立思考的能力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为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则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学习数学时,如果不能采取差异化教学措施,就会导致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必然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遇到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的行为,总是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不能充分利用小学生的优势,就会难以提高小學数学教学质量。涉及到几何图形计算时,教师既要保证课本上的内容可以被小学生所掌握,还要将书本上所画的几何图形进行有效的转化,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这来自于教师有效的引导,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逐步解决问题。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角色转换。不过,在许多课堂中,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听课状态十分被动,而且没有养成提前预习和思考的好习惯。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对策

1、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模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攻克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传授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教学措施,使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培养,逐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提前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保证教学具有针对性,发挥出数学学科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间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2.加强对学生的鼓励

教师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并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索欲望,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认识图形”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图形进行认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正确认识图形,还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更加新颖

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通常比较枯燥乏味,加之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很难对学生形成吸引,还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得到更新。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材料相结合,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一年级的学习时,有用字母表示数字这一个教学板块,教师可以融入游戏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首先,全班同学和教师都围成一个圆圈,从1开始进行报数,当数到3或是3的倍数的时候,就无需报数,而是采取拍手的形式来代替,随着学生陆续参与其中,数字会变得越来越大,3的倍数也逐渐增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出现错误,因为不熟悉的数字越来越多。一旦出现错误,教师将采取上台表演节目的方式作为惩罚措施,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还可以收获快乐,即使出现失误也不会觉得尴尬。当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游戏的过程中是否发现规律,当学生形成讨论时,其实就是探索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而这则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够爱上数学,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不断驰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丽琼.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45.

[2]  韩慧慧.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45-146.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中职生数学习惯养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