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

2019-09-10陈佳阳桑子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陈佳阳 桑子伟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时期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也开始向着素质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文中简要论述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并给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1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按照当前国内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情况来看,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表面上看虽然沿用的是新时期的美术教学模式,但教学理念仍未能够摆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有一些中小学美术教师只重视学生的美术成绩高低,以此来评价学生的美水平,对于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评价并不关心;还有一些学校认为中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并不重要,经常出现停课或者被其他课任教师占用课堂的情况;还有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美术课时进行削减。这些错误的教学行为给中小学美术教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2.1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学生在面对喜欢的作品通常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向教师提出问题:“老师,这幅画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和颜料画出来的?”此时教师就会拿起手中的绘画工具向学生进行讲解,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的局限性,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只有离讲台近的同学可以看清教师的示范内容,大多数学生是看不清教师的讲解步骤以及颜色的配比、调试方法,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把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就可以把教师在讲台上的动作、讲解的内容清楚地投影到多媒体屏幕上,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山水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该节美术课的内容是国画,学生虽然对于毛笔的用法很感兴趣,但对于如何运用毛笔在纸面上表现出浓淡深浅的变化效果并不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讲台上一边进行绘画,一边讲解绘画的技法,学生也能透过大屏幕看到教师完整的教学过程,并产生强烈的实践欲望。由此可见,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但可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良好、和谐的信息教学环境,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这对于构建高效中小学美术课堂意义重大。

2.2  运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模式

要提高中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做好基础的美术教学工作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深度发掘出美术教材里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运用科学、正确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进行评价。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身心处在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自尊心强而且学习热情强烈,教师在美术教学时要控制好美术作业的难易度,确保课后作业的内容不会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而给学生的带来负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运用分层作业的方式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例如教师在讲解‘一粒种子’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班级中学生美术基本功的不同、和学习积极性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度不同的课后作业,由学生自行选择;其次,学生可以按照教材中的范围进行调整、修改,也可以依照原图的模式进行创新、再造,或者运用临摹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这种分层次作业设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激发学生艺术潜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最后,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们的作业内容进行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例如在对于作业中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把他们的作品进行展览,并鼓励他们尝试一些难度更大的作品;有一些学生虽然美术功底不高而且画作的表现力差,作品也较为潦草、色彩搭配不和谐,而他们在作品中却能够表现出极具想象力的线条和创意;还有一些学生的构图能力差,但是在作品中充斥着大胆、夸张的想象力......学生的美术作品中虽然会有许多的不足,但透过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艺术的真实理解,还可以从中发现他们独特的美术表现力和想象力,还有丰富的情感变化。所以教师在进行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要向学生强调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点,在认可他们才华的同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2.3  美术教学融入心理健康内容

在进行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艺术欣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还能够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良好、高效的艺术学习情境,教师也可以透过作品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欣赏艺术作品,并从中感受到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现,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忧虑以及紧张感等负面情绪。在进行中小学美术审美教学时,教师要把课堂的主权递交给学生自行控制,鼓励学生对于作品进行积极、主动地讨论,让学生用最为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感受作品的艺术内涵,从艺术欣赏中获得愉悦感。值得注意的是,美术教师在为学生选择审美对象的时候要选择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例如通过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欣赏,可以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到自然的壮丽之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广阔、豪迈胸怀和气度;也可以是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摄影作品,让学生从这些照片中感受到社会中的人情冷暖和人性的变化;也可以是一些漂亮的工艺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美术教师在坚决贯彻‘生本理念’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实践能力、运用正确的评价模式、以及在美术教学融入心理健康内容的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锐.中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2(3):131-132.

[2] 謝子希,钟宏桃.中小学美术教学尝试教学法的运用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2):96-97.

[3] 严抒勤.南通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2(1):96-98.

(作者单位:1四川省通江县铁佛中学校;2四川省通江县铁佛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中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