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1号公路”引领县域建设

2019-09-10刘毅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溧阳市溧阳田园

刘毅

摘 要:以溧阳市“1号公路”为依托,深化提升农村建设,并通过打造示范点、村庄特色,为“1号公路”增光添色,让“1号公路”可看可游、宜居宜业。

关键词:1号公路;溧阳;美丽乡村

2018年,溧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江苏省率先启动并实施全域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了全长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并提出将“1号公路”打造成全国一流、省内示范的融“生态、旅游、富民、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公路。当下,必须积极探索以“1号公路”为依托的发展道路,深化提升农村建设,并通过打造示范点、村庄特色,为“1号公路”增光添色,让“1号公路”可看可游、宜居宜业。

一、目前“1号公路”沿线乡村建设现状

2013-2018年期间,溧阳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树点、串线、成片的战略布局,至2018年底,已建成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7个,其中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4个,溧城八字桥村、上黄浒西村、竹箦陶村村分别被住建部评为“美丽宜居村庄”,天目湖镇桂林村、戴埠镇李家园村被评为“江苏省最美乡村”。这些点基本都在“1号公路”沿线,初步形成“三边五线八区”美乡村示范格局。2019年,溧阳市重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1号公路”特色看点。通过深化规划设计、加强协调指导,推进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建设。其中,礼诗圩村以“水韵礼诗”为发展定位,打造集特色观光农业、湿地田园生活、溧阳耕读传家特色民宿于一体的小桥流水式的典型江南水韵田园乡村;塘马村以“睦邻原乡,文艺塘马”为发展定位,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打造融合田园生产、田园文化、田园居所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杨家村以“田卧于岕”为发展定位,打造集高品质农业生产、乡村休闲旅游、山水康养度假、农业创业、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的江南丘陵地区特色田园乡村;牛马塘以中华薯文化特色文创农业为基础,以乡村民宿、田园体验、文化驿站和文创活动为纽带,打造集特色农业、田园生活、客家民宿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传统意蕴的乡村居所。目前已有4个特色田园乡村完成了核心区建设,逐步发展成为1号公路最闪亮的明珠。

二、对“1号公路”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特色风景段建设。虽然“1号公路”成功串联起溧阳市主要景区景点、乡村旅游景点、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道路两边的景观都进行了打造,但无太多特色。可以将1号公路分成4个片区,每个片区突出1个主题或风格,例如参照蛀竹棵村的梅花大道,拉长梅花大道,形成梅花景观大道;选择沿线水杉较多的路段增加水杉种植,形成水杉景观大道、同理形成银杏景观大道、泡桐景观大道等,特别是增设水上景观通道。

(二)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目前“1号公路”已经成为了溧阳的网红公路,节假日自由行的游客很多,虽然“1号公路”根据沿线景区、景点分布情况,规划设置了驿站、观景台、休憩点,开通了“溧阳行”、“溧阳交通”、“美音溧阳”等手机APP服务平台,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可以在“1号公路”沿线,增加临时停车位,增设卫生设施;特别是要扩大重要节点的延伸,增加步道、慢行系统等;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定位系统等;丰富驿站的农产品展销、地方文化特色展示等配套功能。同时注重沿线的农业产业、旅游产业的培育。

(三)开展沿线村庄整治。将“1号公路”沿线一些民风淳朴、具有一定文化特色、农业产业基础、自然环境和谐的村庄推荐为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按照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打造;将一些村庄主体形成时间较早,乡土文化特征明显,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或者传统乡村布局的形态、肌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村庄按照省级传统村落标准进行保护和利用,其他一般村庄按照《溧阳市交通干线沿线村庄环境整治标准》进行统一整治,在整治过程中注意建筑风貌、景观小品与“1号公路”的协调,要融入文化元素,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三、推进“美丽溧阳”建设的思考

美丽乡村是美丽溧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虽然溧阳市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乡村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如何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升内涵和档次,已然成为了当下美丽溧阳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让集体壮起来。美丽乡村建设要靠经济实力,钱从哪里来,发展集体经济是一条重要途径,“一等二靠三要”是没有生命力的。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动脑筋,想办法,群策群力,可鼓励国有公司、乡村工匠、民间乡贤等,多方参与联动,攻坚克难。有些村庄采取“用资源、挖资源、借资源、兴办农家乐、搞民宿”等办法,对于少数经济薄弱村,市镇有关部门要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先输血,再促进其形成造血功能。

(二)让产业强起来。稻麦、茶叶、油菜、毛竹、板栗、果品、蔬菜等都是溧阳的优势产品,开发潜力很大,可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进一步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延伸富民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溧阳是世界长寿之乡,发展健康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在高端体验、观光医疗、中医中药、养生养老等方面打造新高地。

(三)让农民富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平台。旅游业已成为撬动创业富民的新支点。当前要抓住机遇,激发年轻人的创业创新热情,吸引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现在溧阳市“农庄”、“农家乐”有二百余家,“民宿”也有几十家。但从总体来看,其结构不够合理,经营比较单一,管理粗放随意,经济效益不高。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产品结构、经营管理、技术支撑、资本运作、服务提升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让文化活起来。溧阳美丽乡村建设,凭借独特的山水资源,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但在保护传承和开拓村庄特色,注重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首先,有整体思维和深耕乡村的情怀和措施。其次,要多做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提出实施方案,邀请专家论证。要结合溧阳市丘陵山区、平原圩区、水网地区等不同的地形地貌、历史古迹、红色经典、人文风貌,结合溧阳古近代“百景”修复建设,打造极具乡村特色和浓厚文化底蕴的典型村庄。

(五)让管理久起来。一是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要保持和加强。二是市、镇、村三级要把长效管理所需资金列入财政支出计划,确保制度化、常态化。三是要建立政府平台级别的溧阳市游客服务中心,为溧阳市的旅游企业服务。

猜你喜欢

溧阳市溧阳田园
溧阳有个“苏南第一方”
溧阳全域旅游:乘春日东风,澎湃前行
我的名字很任性
社渚镇311人两天献血94800毫升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田园风
童心画廊
不听话的小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