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的关系

2019-09-10翟康洛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材质

翟康洛

摘 要:论述了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之间的关系,艺术是主体、是核心,工艺必须服务于艺术,艺术与工艺是协调统一的关系,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共同创造陶瓷文化的辉煌。

关键词:陶瓷艺术;陶瓷工艺

陶瓷艺术是艺术家借助特定的客观物质媒介(高岭土、釉彩、窑火等)经过成型、制作、绘画、烧成等工艺手段,将作者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文化等用多维视觉形态的艺术作品形式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陶瓷艺术作品是由陶瓷艺术家采用陶瓷作为物质材料,经过一定的工艺制作和绘画设计,再经窑火烧制而成。陶瓷工艺是指制作方法和处理手段在内的直至最后产品烧成的整个制作、处理过程。工艺的本质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在造物活动中对原料的加工等技术过程;二是指造物活动中的诉诸于器物的技术加工。工艺既包括手工的工艺,也包括机械工艺;既有设计过程也有制作过程。它是融造型、色彩、装饰为一体的全工艺过程。

一、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工艺不等于陶瓷艺术,艺术需要工艺来实现

陶瓷艺术是讲究工艺材质的一种艺术,艺术是有思想的、有灵魂的,陶瓷艺术家要通过一定的工艺材质来表达他的思想主题,但工艺材质本身不等于陶瓷艺术,若工艺材质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彰显陶瓷艺术的思想、文化特征。比方说,单种色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料,不能表达有任何某种“意义”的东西,若经过艺术家的某种组合,绘制出某种物象,含有某种哲理、思想的图案,并结合陶瓷的造型才能表达出陶瓷艺术来。又如,青花料随意涂抹在陶瓷表面上,尽管其工艺都做得非常到位,但因为其图案没有表达出某种思想信息,也没有结合器型的造型,即使烧成出来了,那也不能算是一件艺术作品。

2、陶瓷工艺应服务于陶瓷艺术,艺术是工艺的最高境界

陶瓷工艺是陶瓷艺术家实现其目的的物质条件和具体手段。陶瓷艺术是在陶瓷器的表面或坯体上进行艺术处理,以体现陶瓷成品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和作者的艺术修养。工艺与艺术两者是相辅相成、交融于一体、缺一不可的。陶瓷工艺技术在范畴上属于物质文化领域,它表现为材质(瓷土、釉料、颜料)的性能和材料的加工、处理技术等。陶瓷艺术则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方面的内容。艺术是首要的、是本质、是核心,工艺材质是手段,是服务于艺术思想的,不是目的。艺术是前提,工艺是基础,工艺是服务于艺术的,艺术是工艺的最高境界。

二、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既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工艺技术有其规律性和科学性,它受到人的技术水平和科技条件的制约,而艺术是自由的、开放的,可创造性地发挥。它们的相对独立性不仅表现在工艺流程不是统一、标准化的生产(这是由陶瓷艺术作品独特的制作工艺所决定

的),而且表现在不同的陶瓷工艺美术家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艺术作品的美涉及到“艺术”与“工艺”两个方面,作品制作技术包含着艺术性,反过来技术不全等于艺术。艺术和工艺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工艺技术将原材料转化为物质产品,技术的每一过程都为艺术的需要而服务,而艺术思想能否准確表达,表达得是否深刻、富有哲理,是否具有造型美和文化价值,又取决于陶瓷艺人的个人艺术修养和对陶瓷工艺技术的把握。

1、陶瓷艺术是火的工艺艺术

陶瓷艺术与其它艺术相比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熟练的工艺技术与精湛的艺术创造力,陶瓷艺术创作在经过火的煅烧后才呈现出神奇的艺术效果来,所以陶瓷艺术是火的艺术。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的确,现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也不是仅仅“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的。它已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中,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观念,进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2、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

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当然严格说来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院校中的那些最早实践者有关。20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等在现代陶艺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吕品昌、罗小平、白明等,风格流派众多,技法日趋多样。他们中大多数是高校教师,或受过高等教育中传统陶瓷艺术的薰陶,因此,中国的陶艺在一开始便与学院有着不解情缘。

然而单纯的学院发展,不管是在观念上,还是在传播上都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在学术层次上也是狭窄的。在90年代,首先是1991年“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继而是1995年的“景德镇国际陶艺研讨会”,1998年5月在宜兴举办了由罗小平等人策划的规模更大、学术研讨更具深度的“98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同年秋在中国美术学院由刘正等人策划的“首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也与观众见面。1999年岁初在广州美术馆由左正尧策划的“超越泥性——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更是颇具水平。这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研讨性的展会,预示着中国的陶艺正在兴起,其规模和范围及影响正在向全社会拓展。

三、结语

陶瓷艺术和工艺造型、材质利用、装饰方法和手段、烧成工艺等都蕴藏着文化信息和审美观念。陶瓷传统工艺不是单纯的工艺技术,它同时包含着“工艺美术”,具有特殊的技术因素和工艺观念。工艺之美不象造型、装饰和材料那样直接,而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更为含蓄和内敛的内在美,需要仔细品味才能领略。如果把工艺、材质等比作人的躯体,那么陶瓷艺术则是人的灵魂,只有灵魂和躯体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一个有深邃思想的、有血有肉的完整人来。陶瓷艺术是生命,它决定陶瓷文化精神方面,而陶瓷工艺是造就陶瓷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两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共同创造陶瓷文化。

参考文献

[1]何笠农.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J].中国陶瓷,2012,48(02):62-65.

[2]蒋丽强,姚赛.浅谈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陶艺的创新[J].景德镇陶瓷,2014(03):94-95.

[3]章朝辉.浅谈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之间的联系[J].大舞台,2013(09):251-252.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材质
刚柔并济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陈烈汉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