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来谈自我教学的误区认识

2019-09-10李鹏翔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课堂活动

李鹏翔

精彩纷呈的导入语,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小动画,形式各异的超链接,环环相扣的答与问,小组活动沸沸扬扬,热热闹闹就等于成功的语文课堂吗?随着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包括一些同仁课堂实录观摩学习,我开始困惑于怎样的语文课堂能够让学生较为轻松地明了地,并且真真正正的获得语文关键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

拜读并认真体会了余映潮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及课堂实例,我对自我教学的几点误区得到了一些认识,特做以下整理。

一、关于导入

我曾经上过一次《沙漠的奇怪现象》,面对初次见面的学生,为了增强自己课堂的吸引力,我将“天狗吃月亮”的故事作为导入语,花了整整15分钟,将故事生动形象的讲完了。学生由于年代感,初听这个故事,津津有味,可余下的时间有限的,我的课程却还未进入主题呢。一节课后,自己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挫败感,我的教学目标也自然未完成。

再来看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实录,无论是深情清新的《散步》课堂实录,还是富于哲理,流传甚广的外国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学习等等案例,无一例外都是简简单单直接进入主题,从来没有绕山绕水,欲说还羞的矫情与设局,让学生让课堂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语文课的学习。我想一节语文课就应紧紧围绕着课堂目标有效展开,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进入课堂学习,也许我的困扰就能少一些。

二、关于课堂组织

无疑,提问精粹实在是所有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第一反应,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和关键问题。主问题,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意义在于大量减少日常教学中教师的“碎问”和学生的“碎答”,从而形成对学生非常有训练力度的课堂阅读。

曾一度羡慕层层设疑的课堂,将学生最终带入教师设好的终极目标,课堂以近似完美到毫无瑕疵的地步。一度也以追求如此的课堂为努力方向,并由此在公开课上运用和追求这样完美无漏洞的,被设计过的课堂,且以能上出这样的课堂而倍感小满足,然而一段时间再回味过来,却发现自己的课毫无无命的延展性,倍感空洞,不禁思考那一堂课,我究竟给了学生什么?我教会了他们获得了什么能力呢?如果仅仅为追求圆满!可要知道教学如天下诸事般不可能完美无缺。

为了力避课堂问题碎碎问,我开始理解学习主问题式教学模式,然而面对现实对学生的考查力度和达标要求,我无法驾驭一个问题,就让学生看透雾中花水中月。

然而余映潮老师通过他对上海著名特级教师徐振维老师的教学精品《白毛女》全场课堂教学实录的分享,再结合他自身对几个课例的主问题设置分析,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主问题设计理念。主问题不等于一个问题,可几个问题统领几个板块板块间最好有层进联系:另外微型话题可是阅读教学细节化个性化

三、关于课堂活动

随着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都是通过这一轰轰烈烈的形式,来体现教与学形式的先进。

一次在聆听云师大著名教学论教授张承明老师带来的面对面的讲座时,她就言辞恳切地谈到学生的课堂活动,不一定非得动起嘴热闹起来才算,调动起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的静静的思考,难道就不是课堂活动吗?

细细思考,所谓的课堂活动,就是指學生在语文课堂上所进行的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余映潮老师在他的教学主张一书中明确提到学生活动的种类要多,如活动时间长层次清晰的朗读活动,独立进行积累资料处理信息的阅读分析活动,思考比较充分的评析活动,目标明确的课堂交流活动,学生独立进行的长时间的读写活动等等。

至此,我清楚地知道了,所谓成功的课堂不应简单地以追求课堂热烈氛围为方向,而因以扎实稳健的走好课堂活动的每一小步,对学生的课堂指导和要求细致明确,有概念,有视力,有要求,有交流,更要有自我的独立思考,使学生真真正正的有方向,有方法逐步的获得语文素养,提升的核心能力。

教学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教学更是需要我们这些语文后辈努力向上,争取站在先辈的肩膀上,多加学习和提升,拨开自我的迷雾,脚踏实地的引领学生获得核心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语文课堂活动
“活动随手拍”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