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绍荣:破译陈寅恪家族的文化基因密码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49期
关键词:大家族陈氏故里

谁也无法想象,地处赣西北幕阜山腹地这方古老而偏僻的土地,竟能孕育出一个如此声名显赫的文化型大家族——“义宁陈氏”。

陈寅恪故里江西省修水县旧称义宁州,“义宁陈氏”因此而得名。“义宁陈氏”的辉煌,因文史大师陈寅恪而声名远播。因此人们习惯于将陈寅恪称之为“义宁先生”,将“义宁陈氏”称之为陈寅恪家族。

这个家族的辉煌,委实让人叹为观止:

翻看新编《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一家三代祖孙四人享有如此殊荣者,翻遍《辞海》,仅此一家!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乃清末维新派著名人士,他领导的湖南新政真正赋予戊戌变法以实际意义。戊戌变法失败后,陈宝箴——这位“受天下之谤,尤享天下之名”的著名维新人士,被“革职永不叙用”。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 清末进士,曾授吏部主事,但他淡于名利,未尝一日为官,时为“维新四公子”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息影庐山,作文赋诗,成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初诗坛泰斗。

陈寅恪的长兄陈衡恪(字师曾),近代著名画家,与鲁迅同为北洋政府教育部同事,且交谊甚厚,常与齐白石切磋画艺,备受齐白石推崇。他把画、诗词、书法、篆刻熔于一炉,四美相得益彰,为画坛所倾,可惜仅48岁便英年早逝。他的逝世,文坛震撼,被梁启超称之为“中国文化界的大地震”。

陈寅恪家族恰似一座巍峨的丰碑,高高地耸立在星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历史長河里。

人们在惊叹钦慕之余,不禁连连叩问:芸芸众生,同一片蓝天,同一方土地,为何陈寅恪家族英才辈出贤杰满门?是冥冥之中的造化?是风水及先人的庇荫?是其优秀血统的遗传与裂变?抑或是其他别的什么?

于是乎,一股陈寅恪研究的热潮随之在国内外骤兴。然而,在国内外出版的研究和评介陈寅恪的著作中,有关陈寅恪家世溯源及家族流变的叙述考证却不能尽如人意。作为陈寅恪故里的江西作家叶绍荣在这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他克服重重困难,撰写了长篇传记《陈寅恪家世》。

得地利之便,叶绍荣曾多次前往陈寅恪故里探访拜谒,发现了“义宁陈氏”后裔珍藏的宗谱残本及其他相关史料,拓印了“义宁陈氏”祖墓群的所有碑文,从而打开了沉睡在陈寅恪故里荒野林莽间有关陈寅恪家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陈寅恪家族的起源、流变、迁徙及源流演化脉络便在他的眼前渐趋清晰。这些史料的神秘性、可靠性和唯一性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创作此书,叶绍荣又历时数年,行程数万里,查阅了大量的馆藏资料,从大量鲜活翔实的史料中爬梳钩稽出本书的脉络主旨。

《陈寅恪家世》凝聚了叶绍荣数年的心血和思考,他所选取的观照角度是新颖的,他着眼于从家族文化的独特视角,破译孕育“义宁陈氏”这一文化型大家族的基因密码,这是本书的独创和可贵之处。分析形成这个文化型大家族的家世家风、家学渊源、家族流变以及贤杰满门互为表里的家族荣耀,揭示这个“文化贵族”(吴宓语)的精神蕴涵及其对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使读者对陈寅恪人文精神、学人风骨的形成有全方位了解。

(摘自《陈寅恪家世》 叶绍荣 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大家族陈氏故里
义宁陈氏家风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单词分分类
漫悟漫画
项王故里
思乡
陈远
林挺
企鹅大家族
陈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