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因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9-09-10丁景煜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5期
关键词:腰背重物腰椎间盘

丁景煜

【摘  要】目的:探讨病因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法对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病因调查及连续性多样性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前后复发率有明显下降。结论:病因教育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16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突出至椎管内,致相邻神经根遭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活动受限等,由于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1]。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在治疗的同步进行了健康教育管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202例,女98例,年龄17__57岁,症状与突出椎间盘压迫的相应神经节段相符[2]。

2 健康教育内容

2.1方法:每位患者治疗前发放本科自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知识调查表,包括基本项目,危险因素知晓率,生活方式,锻炼方式以及联系方式以便跟踪调查。成立康复护理小组,采取发放图片;小讲课;一对一讲解,电话咨询等方式多样、连续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2.2讲解腰椎间突出的危险因素:(1)退变:腰椎间盘的生理退变从20随即开始,30岁时已退变的很明显。(2)职业:长期从事反复举重物、长期弯腰、垂直震动、躯干扭转。(3)吸烟。(4)心理因素:对从事的职业长期厌烦、焦虑或紧张,或有恐惧心理的人群。(5)医源性损伤:如腰椎穿刺、硬膜腔麻醉。(6)体育活动:运动创伤。(7)环境因素:寒冷潮湿。(8)酗酒。(9)营养失衡

2.3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3.1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要保持正确姿势,以避免腰椎间盘过大压力而突出,例如:(1)不宜弯腰搬起重物,应先蹲下,用手搬起重物靠身,然后用力蹬起(伸膝),脊柱尽量保持正直。(2)不宜在双手搬重物的情况下转身(腰椎旋转)把重物交给别人,或卸下放在一个地方,应先移动脚步转换方向,然后再不转身的情况下处理重物。(3)不宜在长期弯腰下工作,以免腰背肌静态紧张。(4)不宜侧身用一手挽重,应两手平均挽重,或两手同时在胸前持重,脊柱保持正直。

2.3.2本病在慢性期也不宜进行跑步篮球足球等运动,但可进行温水浴,在温水中游泳。

2.3.3休息及姿势治疗:(1)卧位休息法:可仰卧侧卧俯卧,也可翻身,这样可松弛腰部肌肉,有利于突出髓核的部分回纳。(2)过伸位休息法:仰卧,腰下垫一肾形硬枕,高约8-10cm,过伸位可使椎间隙前方张开,加之后纵韧带对突出物可产生轻微的牵引,均有利于髓核的还纳。

2.3.4戒烟限酒,加强保暖:吸烟可使小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酗酒使小动脉先扩张后收缩,同样影响椎间盘的血液循环。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整洁,衣着舒适透气,局部保暖。

2.3.5心理平衡:焦虑、紧张、恐惧,可导致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神经肌肉血管紧张度增加。乐观向上,自我调整或寻求于支持系统,努力使自己心身处于轻松和谐状态。

2.3.6平衡膳食:减少糖、盐、脂肪含量,多食新鲜蔬菜和富含矿物质的海产品,进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或节食。

2.3.7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2.3.7.1五点支撑法:仰卧位,用头双肘及双足跟着床,使臀部离床,腹部前突如拱桥,少倾放下,重复进行。

2.3.7.2三点支撑法:在前法练习的基础上,待腰背稍有力后 改为三点支撑法—仰卧位,双手抱头,用头和双足跟支撑身体抬起臀部。

2.3.7.3飞燕式:俯卧位,双手后伸置臀部,以腹部为支撑点,胸部和双下肢同时抬起离床,如飞燕,然后放松。[3]腰背肌锻炼目的是增强腰背肌的力量,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治疗和预防的双重作用。锻炼不仅在治疗期间,在平时也要坚持。腰背肌锻炼宜在睡前进行,由于锻炼后随即睡觉,腰背肌得到充分放松休息,效果更佳。

3 结果

4 讨论

4.1腰椎间突出症是一种行为方式病

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前15种慢性病患病率”中“椎间盘疾病”已跃居常见慢性病糖尿病(居10位)之前而居第9位,城市患病率7.08%0农村患病率2.66%[4]。表1.2中轻体力劳动即长期坐姿,缺少活动锻炼者患病率最高,肥胖超重、吸烟饮(酗)酒、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在建档调查重中也有较大比例。腰椎间突出症和一切慢性病具有共同患病的危險因素:环境危险因素(17%);生物遗传危险因素(15%);行为方式危险因素(60%);医疗卫生服务危险因素(8%)。帮助患者了解腰椎间突出症的患病危险因素,分析自己存在和潜在的危险行为方式,在重塑脊柱内在稳定性,增强腰背肌力量的同时对全身状态亦具有良好改善,尤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控制均有好处,努力提高患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意识,制定改进计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我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表3.2、3.3示健康教育后知识知晓率、复发率有很大降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戒烟限酒、调节饮食和营养,改变行为方式对于腰椎间突出症而言本身就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4.2提高康复护士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管理能力是当务之急

慢性疼痛是指无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而迁延超过正常病程的一类疼痛[5],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慢性疼痛常伴有抑郁和焦虑问题,同时,心理精神问题也会加重慢性疼痛的症状[6],然而,曾宪明等的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抑郁症伴有慢性疼痛的患者的临床近期效果[7]。笔者认为为康复护士提供专业培训如专业讲座、上级进修等方式,可有效提高康复护士对慢性疼痛健康管理水平,提高疼痛康复科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伊建霞.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5,3(9):175.

[2]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4.

[3]郭慧玲.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康复影响的观察.甘肃医药,2013,7(32):553.

[4]李鲁.社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6.

[5][7]曾宪明,漆海如,刘烈斌.社区慢性疼痛性疾病管理.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5(19):475.

[6]康雪敬译,慢性疼痛患者子女心理问题的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5(19):312.

猜你喜欢

腰背重物腰椎间盘
腰背酸痛抖小腹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超重失重演示器
搬运重物时怎样才能不伤腰
最初的陆地交通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中药烫疗联合冲和软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2例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