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穿婚纱上课:要跳出感动进行解读

2019-09-10郭元鹏

科教新报 2019年47期
关键词:婚纱基层精神

郭元鹏

  11月14日,河南新鄉秦庄小学,刘美迪老师正穿着婚纱在上课。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刘美迪决定不请假,结婚当天上完前两节课再走。下课后,在孩子们的簇拥下,刘美迪手捧鲜花缓缓走出校门。她称,有这么多“娘家人”送,实在太幸福了。

(11月15日《彭城晚报》)

  “小学女教师穿婚纱上课”,之所以让我们感动是因为这位“最美新娘”“最美教师”的精神,为了不耽误孩子的课程,她没有请假,而是在结婚当天跑到学校里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需要真心真意对待孩子的教师,需要真心真意对待事业的教师,有了更多认认真真的教师,才能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

  可是,也不得不说的是,为何就不能给“一桩婚姻”一个“完美婚礼”?我们真忙碌到“没有结婚的时间”?该不该赞美这种教条的“舍小家为大家”的所谓精神?

  “小学女教师穿婚纱上课”暴露的是一些基层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的真相。基层教育部门找不到好老师,找不到水平高的老师,不能按照“教育事业需要的比例配置教师”。在一些农村学校往往教师都是“多面手”,真正是“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基层教师匮乏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假如这个学校不是教师匮乏,也就不会有了“小学女教师穿婚纱上课”的感动了。

  对于学校而言,需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当一个教师需要结婚、需要年假、需要养病的时候,就应该有“其他老师来顶替”,而不是“小学女教师穿婚纱上课”,“不穿婚纱上课”就只能让孩子“无课可上”。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之一,何不让人家安安心心去结婚?再说了,“小学女教师穿婚纱上课”真是自愿的吗?

  最近这几年看到很多感动的新闻:打着吊水讲课的老师,拄着拐杖手术的医生,绑着绷带指挥的交警……其实,我们不该再倡导这种“有违常理和科学”的所谓精神了。

  “小学女教师穿婚纱上课”不该出现,就让人家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去结婚吧!

猜你喜欢

婚纱基层精神
基层巡览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要穿够本!英国女子婚后天天穿婚纱
GowN Abroad
拿出精神
纸婚纱
纸婚纱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