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美化生活

2019-09-10邓定辉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学艺术

邓定辉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要尤其注重美学教育,这是不少教育学院提出的观点。学生可以在音乐的美育中培养出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体会和享受到音乐的美好,还能自主创造、表现和鉴赏音乐。然而在大多数农村高中,优秀音乐教师资源匮乏、音乐教学硬件短缺、课程设置为文化课让路、学生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审美教育更是比城市学生落后。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246-01

如何在农村高中开展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是笔者从教十年来一直考虑的问题。

1.农村高中学生亟需音乐美育

农村高中学生数量巨大,他们继承了上一代农民的质朴、单纯等特点,也受到新时代各类信息的冲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价值观尚未成型。音乐审美教育亟需在农村高中普及、深入,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音乐美育搭建沟通桥梁。农村高中生身处农村,社会环境相对闭塞、落后,但可以通过日益发达的网络接触到外界各类新鲜事物,比如与抖音相伴而生的社会摇、网红音乐等,在这点上他们与城市的高中生是具有共同话题的。但是因为音乐素养不够,音乐欣赏层次也较低,在于外界沟通交流时不免会产生自卑、敏感的心理。若能对农村高中生进行系统的音乐美育,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就能搭建起城乡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可以在音乐世界中分享体会和心得,也为以后农村学生走人城市、进入社会打下人文基础。

(2)音乐美育满足旺盛求知欲。农村高中生比初中时期的理解能力已经提升了不少,他们对音乐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因为农村环境的闭塞,整体审美水平较低等原因,即使在網络如此发达的当下,农村高中生也只能接触到譬如社会摇等音乐,类型单一,曲调重复。而高中音乐课本提供的音乐知识也较为陈旧、古板,满足不了农村高中生的对音乐的好奇。只有系统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音乐美育才能给农村高中生带来对学习的充实感、对未知的猎奇感、对情感的满足感。

(3)音乐美育塑造正确三观。农村高中生中很多是留守青少年、单亲家庭,长期与父母分离,学习成绩也落后,被冠以“问题学生”的名号。在这样环境中,他们也越发产生了对周围环境、周围人警戒甚至敌视的心理。同时,一些地下摇滚、RAP等音乐通过网络进入了学生们的世界,冲击着他们的感官和心理,价值观尚未成型的他们很容易效仿音乐里表达出来的叛逆、“个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容易偏离正轨。音乐美育的潜移默化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真善美和正能量,拥有分辨、理解音乐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地下音乐的“灰色”,保持三观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2.目前农村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农村高中音乐教学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

2.1 艺术教学程式化的误区

在农村高中音乐实践教学中,多数音乐教师基本上采用文学化、美术画的理解方式引导学生,将音乐传播的内容具体化、程式化,影响了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也影响了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广泛而丰富的心灵体验,从而影响了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2.2 教学手段传统化的误区

受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师能力等各方面影响,农村高中音乐教学大多手段单一、教学氛围呆板、教学模式陈旧。尤其是沿袭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过分重视基本阅历和音乐常识的知识性,采用讲授法、单向灌输法围绕概念进行阐述,过度强调音乐理解,甚至提高到了一个不适当的位置,设置了音乐审美教育的“绊脚石”,也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向往和追求。

2.3 价值传播绝对化的误区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仅仅把音乐内容外化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是走进了价值传播绝对化的误区。学生可以从听到的音乐中,结合自身的经验,得到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以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进行评判都是不可取的,要避免绝对化、单一化的理解方式。不管学生是从表现形式还是精神内涵来理解,都能体会到不同的美。一千个读者就能读到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音乐的理解自然是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

3.以美育为核心完善音乐教学闭环

3.1 以理论为起点,培养美育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意识地普及一些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如节奏、音响、音色等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基础能力。音乐与语言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内容构成方面。只有了解了音乐的“语法”“语义规则”基本理论之后,才能把握住音乐的主要基调。

3.2 以技术为杠杆,撬动学生兴趣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是每位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并能充分利用的教学手段。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讲授方法已经不适应追求新鲜感的高中学生,尤其是要调动农村高中生对音乐兴趣,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一遍播放音乐,一遍讲解,通过PPT、动画、视频、图片等媒体展现形式,向学生介绍作曲家的生平故事、曲目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品有更直观的印象。

3.3 以互动为路径,激发美育潜能

农村高中生相比初中生,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更为出色,同时也有叛逆、强调自我意识的意识,他们对拍手、跺脚等教学反馈并不热情,甚至会有反感心理,这显然不利于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好课堂课外活动和思考,灵活变通,挖掘每个学生的在音乐方面的潜能。比如在学习《中国汉族民歌》一课时,有的同学说到自己在广西桂林看“刘三姐”演出时听到了山歌,有的在课堂上就唱起了阿宝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师还可在课上安排学唱长江号子,节奏感强,感情强烈有力,学生们在学唱过程中就已经真切感受到了纤夫拉纤时的力量感了。

音乐美育在农村高中教学中任重而道远,中学、教师都要结合实际寻找突破点,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做好音乐美育教学,培养农村高中学寻找美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莘子冬,盛殿勇.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简析[J].教学与管理,2010(30):145-146.

猜你喜欢

审美音乐教学艺术
纸的艺术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